不断创新中国农村科技金融服务模式

2014-02-15 10:53龙小燕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金融研究室
中国农村科技 2014年12期
关键词:金融服务金融机构金融

文|龙小燕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金融研究室

不断创新中国农村科技金融服务模式

文|龙小燕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金融研究室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农业实现了从长期短缺到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当前国家提出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现代农业必然离不开现代科学、现代技术和现代科学管理方法,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跨越也必然离不开新的农业科技革命,以此来解决农民生活水平问题、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问题。

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农业科技的创新和进步,尤其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农业产业化方面更离不开资本的助力。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助推产业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创新驱动的重要加速器。

10月28号,国务院发布了一个《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49号文)提出要在科技服务领域深化农村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探索发展新型金融服务组织和服务模式,建立创新科技金融服务体系。这是农村科技和金融结合的一个有利契机。

金融与农村科技结合要多模式并进

近些年来,国内农村科技金融服务和产品不断推陈出新。经过多方尝试,根据主体发挥作用的差异,金融与农村科技结合大致可分政府牵头型、市场牵头型、互联网依托型(民营)三种农村科技金融服务模式。

政府牵头模式由政府直接投入,如政府直接投资、贴息、投资参股到农林牧副渔、水利设施等科技示范项目;政府牵头建立综合科技金融服务平台或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支持投资农业科技企业等。

市场牵头金融服务模式是以市场需求为主导形成的。但在目前情况下,这种模式离不开与政府的合作。如银行金融机构可成立支行为农村科技创新提供专业化的金融服务,一些政策性银行如国家发展银行以统带方式,把钱批到一个机构,再由该机构按照一定认定条件和标准筛选合适的企业,将钱“批发零售”出去;一些民间金融中介机构(非银行金融机构)通过与政府的合作,在市场上抓到商机和业务合作的机会。

互联网依托型模式在互联网普及、云计算与大数据较为发达的情况下应运而生,包括信息平台和电商信贷两种模式。前者是由网络公司搭建服务于资金需求方和供给方的信息平台,如P2P、众筹等。其中一个典型案例是宜信公司,该公司在130多个城市,48个农村建立强大的全国协同服务网络,为客户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普惠金融和理财服务。海量电子商务公司则多属电商信贷模式,其中就有著名的阿里商业金融。

不过,单个模式难以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需要多方协作。首先,整合各方金融主体的资源,让政府投资和社会投资相辅相成。其次,需要不断努力拓展金融服务机构模式,根据各地情况多种模式共同促进。此外,要结合互联网与云计算、数据库计算,加上已有传统的和新的商业模式,促进了现代金融服务业的发展。这就要求政府通过制定政策和资金投入,支持、引导并吸引银行的和非银行的社会资本参与到农村科技创新的大潮中来。为此,政府要根据各主体利益诉求的不同,在市场化模式运作下,制定一种结构化的利益激励机制;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平台,连接资金的供给与需求,以解决主体间的风险收益不匹配、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从而实现各参与主体的共赢。

借鉴美国农业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为支持农业科技创新与发展,美国政府与金融机构对农村科技金融体系做了一系列努力与尝试,其经验值得借鉴。

一是为支持农村科技发展建立一套政策性金融服务体系,如农业家具局,农村的电器化管理局,农村小企业管理局,农村商品信贷公司等,这些政策性金融机构主要通过政府的资本金和预算、拨款和借款,向有融资需求者提供一些商业金融机构不愿提供的贷款。

二是满足多种需求的各类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体系。在政府方面有联邦中期信贷银行、生产信用合作社、农民营业组织、农业抵押贷款组织,来促进农牧业的生产和经营。但它们只向合作社和农民企业组织提供抵押贷款,不向个人提供贷款。第二类是合作社银行,为农业和合作社提供设备贷款、经营贷款和商品贷款三种贷款。联邦土地银行为本地区的农场主、农业生产主等与农业有关的借款人提供长期的不动产抵押贷款。这几个机构都由农村信用管理局来管理,政府对这些农村合作机构则给予优惠政策,如减免税收、建立信用社存款保险制度、信用社不交存款准备金制度、可参照市场利率自主决定存贷款利率等。

三是采用多种方式吸引商业金融机构。美国的一些商业机构也会参与到农业科技发展当中,如一些商业银行、保险公司以及个人和经销商开展的农业信贷服务等。这些商业金融机构也是逐利性的,由于农业有天然的弱质性,它们在农村金融机构体系中也只起到补充作用。但美联储为了吸引这些商业金融机构,对其采取优惠政策是:凡是农业贷款占了其贷款总额25%以上的商业银行,可以享受税收优惠。在这种政策激励下,90%以上的商业银行都参与了农村金融服务。

四是为促进农村科技发展创新制定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为吸引社会资本对工程量大、投资多、涉及面广、工期长的大型水利工程建设的支持,国家会对项目进行先期投入。在国家的前期投入结束后,再让金融机构以收益权质押或国家担保为条件参与到项目中,支持方式主要有银行贷款、建立基金、发行债券和股票等。此外,美国还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田基本建设、农村的生产活动提供一些金融支持。

五是对涉农工商企业技术改造提供金融支持。美国小企业管理局与农民家具局是相辅相成的,小额贷款由农村家具局提供。但是等借款人经济条件改善之后,有更多贷款需求时,则由小企业管理局来提供。

创新我国农村科技金融服务模式

商业金融机构更看重企业的收益,对生产效率低、利润少的农业企业不甚关注,但仅仅靠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支持远远满足不了农业企业的创新需求。吸引商业金融的参与,探索农村科技金融服务新模式,建立满足农业企业发展需求的金融服务体系,是进一步提高农业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关键。

一是要大胆创新和转变财政投入方式,采取一些间接投入和市场化运作的方式,比如建立农业应用基金、风险金的方式,重点发挥财政资金的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我国目前有两支非常有名的农业基金。一个是现代种业发展基金,是国内第一支有政府背景、市场化运作的基金,首期规模是15亿元,专门对高成长性的种业企业进行股权投资,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等服务;另一个是农业产业化发展基金,重点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挥龙头企业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的作用,提高农业产业化的整体水平,目前基金规模是40亿元。

二是建立激励约束机制。要让主体按照符合各类资金、各主体的商业逻辑,用满足各主体利益诉求的市场化方式来设计激励约束机制。国务院49号文提出,要建立融资、风险与收益相匹配的激励机制来支持天使投资、创业投资等股权投资对科技企业的投资和增值服务,探索投贷结合的融资模式,完善投融资担保机制,建立风险补偿机制等,调动主体的积极性,防范风险。

三是要大力发展专业机构,建立多方联动机制,发挥各方的综合优势。促进农业科技和金融的结合需要全社会相互配合,不仅有农业自身、农业科技进步、政府的政策意图、银行信贷意愿,更需要广泛的社会中介力量把这些资金、政府政策等串起来。民间金融机构的市场化程度非常高、市场经验丰富,可以由它来具体对接与整合政府政策、农业企业、研发部门、银行、农业保险、科技保险、民间资本和创业机构等资源优势。此外,国家还可以采取必要的财税金融优惠政策,引导中介机构按照市场化运作的方式来实现国家意图,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发挥效益,撬动社会资金,达成各方共赢。

四是大力发展和运用政策性金融和普惠金融。

五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金融平台,鼓励各种农业合作社、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农业银行、农村合作社等以及其他相关机构发挥带头作用,注重通过网上网下的结合来实现农业科技和金融的对接。

另外,还要不断创新金融产品。不断提高直接融资的比重,发展股票、债券市场,多渠道的推动股权投资;继续完善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地区四板的股权市场建设;引导私募股权、风险基金、投资基金的健康发展,支持创新型、成长型企业股权投资、债券市场来推进经济产品的创新和多元化,中小企业集团债券、私募债,探讨建立农业科技方面的债券作为融资工具;完善再保险金融补充机制,比如农业保险、农业灾害保险等。通过保险再保险分散风险;继续鼓励金融创新,来丰富金融市场的层次和产品,拓展金融市场发展的深度和广度,促进农业科技和金融的深度结合。

(注:本文由本刊实习记者范圆圆根据作者在“创新五访谈”论坛录音整理)

猜你喜欢
金融服务金融机构金融
“三农”和普惠金融服务再上新台阶
让金融服务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协力推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
前海自贸区:金融服务实体
金融机构共商共建“一带一路”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央企金融权力榜
民营金融权力榜
资金结算中心:集团公司的金融机构
一季度境内金融机构对外直接投资17.79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