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击:文本主旨的力量

2014-02-19 09:44丁雄鹰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4年3期
关键词:宋庆龄樟树主旨

丁雄鹰

文本主旨是一个陈旧的话题,文本主旨也叫文本主题,是指在文章中通过有组织的文字表现出来的目的性,能反映出作者的某种思想、观点和倾向。文本主旨是通过文字来表达的,这静态的文字会有一种动态、持续的力量吗?可以肯定的是,无论以什么形式存在,这种力量都在用它的方式告诉我们它的存在与强大。

然而,这么强大的力量是否如预料般,似重锤似的直击学生的心灵呢?记得周一贯先生说:“这股力量,虽然重要,但体量不大。”不难看出,文本主旨力量的隐匿,是因为教者儿童立场的缺失,将儿童的生命成长局限于自己对文本的解读,忽略了文本主旨的“融化”; 局限于“道理”的相遇,忽略了心灵的相约;局限于书本文字的碰撞,忽略了生活的链接,以为文本解读的开放、深度就等同于主旨力量的出击、着落。关注了“前”:解读在前,朗读在前,欣赏在前,理解在前,知道在前;缺失“后”:后面有心灵共振吗,后面有延续伸展吗,后面有铭刻在心吗?后面有融入生活吗?所以,主旨的力量不能仅仅“存在”,要撞击它,让它“发生着”。

一、涵泳,在文本中种植主旨的种子

我被这样一个真实的事件震撼:有一次赵丽宏先生亲自聆听一位特级教师教学《望月》。听后,只说出了这样一句话:“这篇文章的思想内涵有很多,我并不知道。”赵丽宏先生原本只想通过清新质朴的文字表现一个天真可爱、想象力丰富的孩子,却不曾想经过老师们的解读,他的笔下居然有“江中月”“诗中月”“心中月”,自然而然的笔调居然成了精心雕刻的美轮美奂。赵先生的感慨至少给了我们这样一个顿悟:过度的语言阐释可能恰恰远离了文本的主旨,削弱了文本主旨的力量。

再来看另一位教师教学《望月》第一小节的片段:

师:(配乐朗读之后点红第一句)读一读第一句,你觉得月亮像谁?为什么呢?

师:(一生回答后)很喜欢你的用心品读,请你来读一读这句话。

示范批注:刚才这位同学抓住了最有感觉的词语“安详”(加圈),读出了自己的感受,觉得月亮像“一位慈祥的母亲”。(直接批注关键词语)接下来请同学们默读第二、三、四句,你还觉得月光像谁呢?你是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的?也可以像老师一样,画一画关键词语,并用简练的语言在课文的空白处做一做批注。

生自由读句子,展开想象,写批注

师:(切换到投影,展示学生的批注)谁愿意把自己的阅读感悟与大家分享?

生1: 这跳动的光斑多像调皮可爱的孩子啊!千点万点,是一大群孩子。

生2:我从“黑色剪影”中觉得月亮是剪纸高手。

生3:月光是一位心灵手巧的裁缝师傅啊!给树木添上“花边”。

生4:月亮就是魔术匣子里飞出来的天使,在江面上跳舞呢。

生5:月亮是一本连环画,画里有……

……

这样的场景最富有感染力,因为我们看到了学生完全进入了想象的世界,课堂真正成了学生的思维空间。而整个教学过程围绕的中心“想象”,不正是这篇课文的主旨吗?作者通过一个个场景,想让我们的孩子充满想象力,这是语文素养的必备条件,也是现在学生缺失的能力。怎样将文本的主旨“想象”化为一种学生的能力呢?并不需要在咬文嚼字,也并不需要凌驾于文本,来个反复强调。可依托文本,将文本主旨还原于文本中,使主旨在文本文字中种植下主题的种子,使文字富有了张力,从而成为学生素养的增长力。

二、转承,在生活中找到主旨的落点

马丁·布伯说:“真正的生活是相遇。”这意味着课堂是文本主旨和生活的交往与对话。文本主旨只有在生活中被激活,在生活中被“承接”,才能从文字变成力量。

以《爱如茉莉》为例,这篇课文是经典之作,教师在研读文本时,会聚焦在“爱”的主旨上,自然浓墨重彩带领学生去体会这夫妻之间的爱,试图让每个孩子被这种爱所感动,最终泪眼蒙眬自然更好。那么,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非常深刻地感受到了这对夫妻之间的爱,之后还会有什么呢?我们还希望有什么呢?来看这样一个教学片段:

师:有这样一位小姑娘,在一天清晨,在妈妈的病房里,她深刻地感受到了爱如茉莉。(播放画面动画)

师:小女孩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生:(用自己的话表述)

师:这样的画面似乎平淡无奇,细细地读一读这一小节,找一找爱在哪里。

生各抒己见,纷纷说出自己的感受。

师根据每个学生的回答,相机作出点评。

爱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也并不缺少,缺少的是发现爱的心,更缺少的是会表达爱的心,所以这篇文章叙述的是“生活常态”的爱,不仅是要学生感知、体察到爱,更要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如何去爱。究竟如何去爱呢?从上面的教学片段可以看出,文本中隐含着很多爱的方式。“映儿,本来我答应今天包饺子给你爸爸吃”这句话里告诉我们爱就是做对方喜欢吃的东西。“一天清晨,我按照爸爸的叮嘱,剪了一大把茉莉带到医院去。”这句话里告诉我们爱就是知道对方的喜好,送上对方喜欢的礼物,让对方开心一笑。“紧握”一词告诉我们爱就是在对方需要的时候能守候对方,送上关怀,温暖心田。两个“怕”字告诉我们爱就是不娇纵,无论自己身处何种情况,都能为对方着想,懂得心疼对方。其实,这些就是平常生活中平淡无奇的爱的方式,是细水,小小的,但能长流。让每个孩子都知道这些爱的方式,在生活中用小小的行动表达丰富的爱。

三、跃出,在现实中朝向主旨的方向

有些文本,往往通过虚幻的场景或者丰富的想象告诉我们人生的哲理。这些哲理是学生人生的启蒙,是不可或缺的,但这些哲理背后的故事却是生活中不会发生的,那么这些哲理不成了虚无缥缈的吗?怎样使这样的哲理富有现实意义,在真实生活中找到现实支点,从而撑起一片导航的力量源呢?

例:《最大的麦穗》教学设计

学习第7小节

人的一生仿佛也是在麦地中行走,也在寻找那最大的一穗。有的人见到了颗粒饱满的“麦穗”,就不失时机地摘下它;有的人则东张西望,一再地错失良机。当然,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endprint

(1)轻声读一读,你最喜欢哪句,为什么?

(2)学生交流。

(3)教师追问:

第一句:人的一生仿佛也在麦地中行走,也在寻找那最大的一穗。

“人的一生”与“在麦地中行走”有什么相似?“最大的一穗”指什么?

第二句:有的人见到了颗粒饱满的“麦穗”,就不失时机地摘下它;有的人则东张西望,一再地错失良机。

这里说到了哪两种人不同的生活态度?如果你们就是苏格拉底的弟子们,此时听到老师说“你们已经到头了”,会怎么想?“麦穗”为什么加引号?“颗粒饱满的麦穗”指什么?

第三句:当然,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4)联系生活实际,举个事例说说对“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这句话的理解。

(5)学习名言警句。

从这个教学设计中,我们不难看出,“联系生活实际”成为了“说生活”,成为了“说道理”的辅助。这篇文章的主旨不仅需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用心体会,更需要在“实战”中洞悉其中的精妙,这也是一个培养学生走进自我精神世界的过程。我们不妨在最后加入一道现实情景题:学校组织一次演讲比赛,你并不是演讲能手,你准备参加吗?这样的故事在学生生活中时常发生,那么在真实的现实里,如何来把握机会呢?是通过刻苦训练抓住演讲的机会,还是扬长避短,放弃这次机会,将时间用来练习自己擅长的方面,等待下次机会?这是不是更好地抓住机会的体现呢?所以,文本主旨力量的传递,必须指向学生真实世界、贴近学生人生体验,才能使学生心弦得以拨动,哲理得以消化,人性得以舒展。

四、映照,在写作中破译主旨的密码

例:《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片段

师:自由地读一读课文第四小节,点出描写樟树的一些词语,说说樟树有什么特点。

(生自由读课文,思考练说后)

师:同学们肯定有收获了,再来看看樟树的图片(出示多张樟树不同形态的图片),你能用下面的句式来说一说吗?

我从“ ”这个词感受到了樟树 ,瞧,樟树 。

生各抒己见。

(生齐读)

师:是呀,无论是夏天还是冬天,樟树总是那么生机勃勃。无论是清晨还是傍晚,宋庆龄总要看看这两棵樟树。看着这樟树,宋庆龄会说些什么或者想些什么呢?

生:宋庆龄会抚摸着这两棵樟树说:“你总是那么蓬蓬勃勃,看着你们,我就好像也有了力量,也要像你们这样充满生命力。”

生:宋庆龄会想:你们都能这样强健有力,我就更应该永葆活力。

生:不管是烈日还是寒冬,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都要像你们这样生机勃勃。

师:宋庆龄和樟树是融为一体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生活中,也有这样一种树,一种花,一种草,和你是知己吗?

师:请你写一个片段,“我和( )”

由于时空的跨越,有些文章潜藏的精神密码很难破译,《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就是如此。“宋庆龄”与“樟树”不是割离的,而是物与人的相互呼应。宋庆龄每天面对这两棵樟树,樟树的蓬勃自然使她得到精神的激励,这就是人类总是从大自然汲取的前进的力量。而这两棵樟树因为在宋庆龄的故居,变得更有精神象征。“无论是清晨还是傍晚,宋庆龄总要看看这两棵樟树。看着这樟树,宋庆龄会说些什么或者想些什么呢?”这一问题就自然地将树与人联系起来,树中有人,人中有树,人与树相得益彰。而后文“樟树有永久的香气,能拒虫”也采用类似的教法,人与树的环环相扣,使得“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不至于分解成“宋庆龄”“樟树”两个质因素。学生在不断认识樟树的过程中,也在不断认识宋庆龄。樟树的形象越来越清晰,宋庆龄的形象也越来越高大,越来越鲜活。因而文本主旨宋庆龄一身正气、永葆革命斗志的高尚情操逐渐深入人心。而这种深刻的认识是基于对樟树的逐步了解循环上升的,到文章最后水到渠成,情感浓厚。至此,人与树始终是合二为一的,人树相形,真情相生。

学生虽然理解透彻了,但未必明白得深刻。一则因为人物与时代的遥远,二则因为文本主旨过于主体精神色彩浓厚,很难引起共鸣,那么主旨的力量其实是虚空的。在阅读中,既要有从主旨到学生的过程,即从语言层面进入作者精神世界的过程,也应该有一个从学生到主旨的过程,即从学生的人生经历、心路历程、精神状态进入语言层面的过程,这才能体现学生与文本主旨的对话性质。所以,通过“我和( )”的片段练习,正是让学生从吸收、输入到倾吐、输出的过程,从自己的实践体验中找到自己的精神空间,从而明白每个人都可以找到大自然的力量,成为自己前进的动力。而这样的一个过程正是文本主旨“深入浅出”的力量作用。endprint

猜你喜欢
宋庆龄樟树主旨
宋庆龄,三城记
宋庆龄
香樟树,樟树香
主旨演讲
记叙文的选材与主旨
樟树扦插繁殖研究进展
平淡真实显主旨
困扰宋庆龄一生的疾病
辛亥革命后的宋庆龄与日本
樟树木化学成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