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延青的农机梦

2014-02-24 01:45张洪
山东农机化 2014年1期
关键词:农机局跨区机手

张洪

徐延青的农机梦

张洪

“我最大的梦想就是利用手中的农业机械,让它们发挥更大的效益,实现我多年以来的农机致富梦。”马年除夕,笔者回乡下过年时,巧遇正在车库门口为自家农机宝贝贴春联的徐延青,“为了他们跑得更欢,不受风吹冷冻,我又投资5000多元为他们盖上新房。”高青县高城镇纸坊村农民徐延青打趣地说。

46岁的徐延青,矮矮的个子,黝黑的脸膛,在交谈中,朴实的话语透露出经营农机带来的喜悦。

徐延青初中毕业后就回家务农,当时家中十几亩地全靠父亲一人劳作,兄妹4人,他是老大,母亲常年有病,生活的压力不允许他继续读书。此后,他怀揣致富梦想,带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干劲,干过建筑、种过蔬菜大棚、养过鸡、做过买卖、还带着老婆外出打过几年工……十几年下来,起早贪黑,不知受过多少苦,但并没有摆脱贫困。

真正使徐延青改变致富思路的还是他的老父亲。父亲看到儿子在外摸打爬滚十几年,也没有挣到多少钱,就心疼地说,“还是买台拖拉机在家种地吧,现在国家对农民种地有这么多、这么好的政策,种地照样能致富。”老父亲的一席话,点燃了徐延青的“农机致富梦”。

徐延青其实也早有这种想法,可是从来没有玩过农机,对农机一窍不通,感觉很难学。一旦认准的事情,他就非要做出点名堂。他先是在村里跟玩农机的人拉家常、交朋友,一有空闲就围着农机转。三夏、三秋农忙时,他就跟着农机户走南闯北开展跨区作业,给他们打下手、搞服务;农闲时,就帮助他们给机械搞检修、忙保养。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年下来,用心的徐延青已经掌握了不少机具的结构性能、操作要领和检修保养知识,成了行家里手。

2012年春天,已过不惑之年的徐延青自筹资金7万余元,购买了一台大型自走式小麦联合收割机,正式开始了他的农机致富路。麦收期间,他先后转战河南新蔡县、平舆县,山东单县、东平县等地作业,短短不到一个月,就进账3万多元。

初尝到致富甜头的徐延青对经营农机的信心更足了。麦收过后,他不顾家人的劝阻,又东拼西凑投资12万元,购买了一台140马力的大型玉米联合收获机,由于机械马力大、作业质量好,加上玉米扒皮和秸秆还田一条龙作业,农民愿意用,承揽的活也多,一季下来收入颇丰。年底一算账,纯收入6万。

交谈中,徐延青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他向笔者介绍,2014年,第一个梦想是利用春季农闲的时机主动参加县农机局举办的技术培训,多学农机技术,掌握更多、更先进的农机知识;第二个梦想是在三夏、三秋时节报名参加县农机局统一组织的跨区作业,干活放心又赚钱多,还避免盲目流动,造成损失;第三个梦想是提前招兵买马,定好技术好的机手,随着机械的增多,好机手越来越抢手,价格也越来越高,为让机械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必须提前确定机手;第四个梦想是积极争取今年能享受上国家的惠农政策,再买台享受国家农机补贴的收割机。

猜你喜欢
农机局跨区机手
约翰迪尔地头智能管理系统(ATTA)上线
跨区取件的困扰
跨区基地化演习中医疗保障组的任务探讨
为民着想紧急协调拖拉机驾驶员资格证办理
邵东县多措并举开展农机互助保险工作
应城市农机局到陈河镇汤庙村开展春节前走访慰问
省农机局科技扶贫暨雷沃重工帮扶捐赠活动在曹县举办
麦收时如何进行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
淄博市农机局举办以案释法专题讲座
江华把手扶拖拉机驾驶培训班办到乡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