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神香”情

2014-02-27 23:18曉陽
澳门月刊 2014年2期
关键词:經營神像吉祥

曉陽

順風順水之“吉祥號”

位於祐漢街市一街之遙的永康街,竟然同時經營有三五間神香紙料舖。更為奇怪的是,一年365天,每一家香舖都永遠是客人如雲的景象。記者來到其中一家“吉祥號”神香紙料舖,聽聽老板娘湯女士如何經營她的“吉祥號”的。臨近歲末,在門口走廊道,湯女士一早已懸掛满一本本紅色新年年曆,招徠客人,而門口的貨架上也擺滿一礨礨的賀年曆供客人選購,湯女士如此善於“經營”的心思可由此體現。

湯女士經營這家店舖已七年,不到200呎的店舖空間,卻沿墻摆满了超大的貨架,雖然貨物由地面一直擺放到接近天花,但各式貨品都井然有序。一進門口的右側貨架全部是紙品,有紙紥用品、金銀衣紙,左側貨架由下至上,分別放置稍重的祭祀器具及一梱梱神香、焟燭,客人可親自選取“心頭好”。

早在十幾年前湯女士就已經在祐漢街市附近的生果街經營香燭紙料攤位,七年前才搬到現場經營。雖然店內物品種類繁多,但每一樣貨品的位置、品質和價格、湯女士都已熟記於心。讓她憂心的是,所有貨品進貨價都從數年前的數元漲至數十元,加上連年加舖租,如今經營壓力變得更大。湯女士無奈說,“几年前舖租只要三千幾蚊,宜家八千幾蚊了,已經翻咗成倍都不止!”值得慶倖的是,因為鄰近人流暢旺的祐漢街市,每天都有新舊客戶買了餸順道購買祭祀用品,所以生意一直都可維持。以湯女士的話說,黑沙環區很多來自福建的善男信女,祭拜媽祖或觀音習俗的人不少,生意還算不錯,逢年過節,光顧街坊會更多。

誠如“吉祥號”這樣的神香舖,緃然每一單交易也不過十多到幾百元,但來貨價、舖租都加價逾倍下,經營空間是不是越來越窄呢?雖說只是一門小生意,湯女士二十多年來卻樂於其中,經營的環境一直在改變,生意卻是一路走來順風順水,還有不變的是她對神香文化的一份堅持,這就是我們見到的“吉祥號”。

悠悠然之榮馨祥香莊

位於營地大街附近的關前正街,座落著一家古色古香的“榮馨祥”香莊,雖說舖位不大,几乎每位經過榮馨祥香莊的行人,都會被舖內擺满各式包裝神香所吸引而停駐片刻。對老一輩澳門人來說,“榮馨祥”不只是一家老店,更是一家承載了老一輩澳門人回憶的香舖。

與店主譚先生的閒聊,得悉他十多歲就已經與神香結緣,最初在填海前的新口岸開設作坊製香,後來幾經搬遷,製香作坊搬去了內地,留下現今的門市售賣自家製造神香。榮馨祥香莊於1968年開業至今,所有的神香均是由自家手工製作。舖內的擺設,店舖的招牌,甚至墻頭風扇都是開業時的模樣。“這條街經過重整已有了很大變化,但榮馨祥從開業至今都從未變過。唯一變化的,是店主的年齡。”譚先生笑侃。

紮根澳門四十五年的榮馨祥香莊,想必和譚先生一起見證了澳門神香業的興衰。若是細心的客人會發現貨架上有一相架,是一名中年華人和葡國人的合照,身後的背景正是如今的榮馨祥香莊。譚生告訴筆者,這是前葡國總理來澳門期間在榮馨祥香莊和譚父留影。連葡國總統也來到這間小舖來幫襯,相信這一張小小的相片足以印證榮馨祥香莊過去的輝煌吧。“生意最興旺的時候是在內地文化大革命時期,由於當時破四舊禁止拜神,內地沒得生產,有需求的人便只能前來港澳地區採購香燭。今時今日,澳門的‘靚香依然是有口皆碑。不時會有香港人、大陸客觀光時順道‘幫襯。”譚先生感慨。

由於榮馨祥香莊賣的是自家自製神香,譚先生和工人經常要在舖頭里擺出一張小桌子來包裝神香,因而有很多遊人專程來觀看這一難得的傳統工序,生性很低調的譚生每每見到遊人拍攝,只好停下手上的工作,有禮貌地說:你們有興趣拍照的話,快點拍完,我才可以繼續做嘢!說這些話時,譚先生已快步退到角落處,以騰出地方讓人拍攝。問起榮馨祥香莊的生意如何?譚先生不時搖頭,更無奈表示,昔日信奉媽祖的漁民眾多,他們不時來光顧,如今都是上了年紀的街坊來買香。隨着年輕一代觀念改變了,不願意在家裡點香,來買香的人就越來越少了。

面對越來越難盈利的窘境,年過六旬的譚先生倒是抱著很樂觀的態度,“如果我不做,明天不開舖都行,有時想想不做这個又沒有其他生意可做。做這行就自由點,不中意就不做,這樣的生活才悠閒。”最初以神香謀生,維持香莊常在,如今依著心情開舖度日,無論賣多賣少,只求自我富足。譚先生淡薄的人生態度深深打動了筆者,如今的榮馨祥,可以說已成為他老來的陪伴者了。

一脈相承之和生紙料神像

和生紙料神像,位於澳門露天市集──義字街,因應這區周邊各式服裝、飲食商舖林立,人流人氣非常暢旺,各行各業商舖生意紅紅火火一點都不難。“和生紙料神像”座落於此,可謂佔盡地利人和,想必生意一定相當好。

這家閙市區街邊的紙料神像舖,雖然隔壁舖位都是成衣店舖,但絲毫沒有讓人覺得有突兀感。反而是這間紙料舖為何位居如此商家寶地?為何舖位如此之濶落(未計閣樓起碼成千呎的平面面績)?細問舖主梁女士,方知果然有不同,原來梁女士父親在三十多年前自置了現有舖位,開了這間和生紙料神像店舖。後來梁女士父親將舖頭連生意交給她打理,如今一脈相承,傳至梁女士兒子手中。

這間始於1983年的紙料神香舖,門口櫃檯仿如一座山般推满了各式紙紥品、神香及神像,連門前走廊也被充份利用起來,懸掛滿了裝满各式紙紮祭品的紅色大膠袋,門口大大的紅色招牌上還書有中葡文的店名:和生紙料神像。連名字都用“和”和“生”,相必“和氣生財”最貼現店主的經營思維。因為舖頭歸自家物業,不用“捱貴租”,梁女士從父親手上接手經營和生紙料神像,想必如魚得水,加上經營數十年街坊生意,一定客源也不少。然而,梁女士卻黯然表示,“由於這行業利潤不高,加上大部分年輕人已沒有拜祭習慣,且各種新樓宇不容許住客在大廈內拜祭,近年買神香紙料的人越來越少。就連接手這一舖位的兒子都不願參與經營。預料過了這一代,行業會日漸式微。”梁女士一語道出了辛酸。她還不忘感歎:澳門街以前的移民很注重拜神,現在則追求簡單,一般只在房屋入夥、添丁或者新年的時候拜神,平時則能免就免。舖頭的生意,也只能靠著街坊的“幫襯”才能維持。每一日都有人生有人走,紅事白事的人都會來“幫襯”,能夠幫助到他們,也深感安慰。

結 語:

點香代表一點靈光,和著縷縷上揚的輕煙作為與神靈及先人溝通之橋樑,備受老一代追崇。製香業在澳門已經存在了超過百年,可謂看盡了小城一個世紀以來的變遷,也見證了澳門人生活習慣、方式的轉變,一柱香,一代情。時移世易,形式或許會被時間剝去外殼,但那份澳門的“香”情卻在時光的輪軸下越滾越深——相信“點香”不僅僅是對神靈與先人的溝通,更是對澳門人生生不息的信念敬畏。

順風順水之吉祥號的“用心經營”讓人欣慰,悠然之榮馨祥香莊記載著澳門神香業的輝煌,而一脈相承的和生紙料神像則讓人擔憂它會否繼續傳承下去。從曾經澳門遍地開花的“香莊”,到如今大多因為各種原因而日漸難以經營。會否有那麼一天,隨着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不再傳承千年祭拜的傳統,神香會否退出人們的視野,而神香店舖也將銷聲匿跡……

猜你喜欢
經營神像吉祥
同敲吉祥鼓 共度欢乐年
同敲吉祥鼓 共度欢乐年
与人为善 一路吉祥
李真 为神像赋新韵
神像与游走:文昌出巡非遗口述史系列之十一
디디·우버 합병, ‘경쟁자에서 파트너로’
现在在哪里?
品牌事業經營注入善與誠信的正能量
有錢的企業家 你還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