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现状剖析

2014-02-27 03:31姚宏光
读与写·下旬刊 2014年1期
关键词:词语初中语文目标

姚宏光

摘要:新课标实施以来,当前语文教学中仍面临着很多改革遗留问题以及新时代面临的新问题。面对种种问题,广大老师和学生渴望从语文教学面临的种种问题中解脱出来。从当前教育局势和语文本身的特点分析当前语文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导致初中语文教育效率低下的原因及改进方法。

关键字:初中语文教育;现状;改进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02-0108-01

语文是初中学生课程中的一种最基本的课程,如果语文学习不好,将直接影响学生其他课程的学习,对学生的日常生活也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如何有序的对学生进行基本的语文方面的训练,在训练的过程中既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又发展学生的智力,将会显得更加至关重要。但是,在我国现阶段教育模式下,语文教学中存在很大的问题。

1.反思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中,初中语文教师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初中语文教师的岗位责任不明确。当前初中语文课程作为主课之一,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往往集班主任与任课教师于一身。更为严重的是,在广大农村中学,由于师资匾乏,一名初中语文教师除担任班主任与某些班级(有些为跨年级)的语文教师外,还兼有学校的管理岗位职能。这一局面的存在,囿于学校导向、个人认识、精力分配等主客观因素,部分初中语文教师很难制定清晰、明确的岗位职责。

1.2 教学过程中很难实现精细化。语文课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一位合格的初中语文教师,就课程内容本身而言,应解读出语文的文字美、艺术美、逻辑美、德育美、思想美等多维知识体系,并通过不同的讲授和互动方式及工具,与学生进行交流,达到授业目标。但是在"唯成绩导向"的原则下,语文教学过程机械化、功利化,很难实现精细化、人文化的教学过程。

2.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的理论指导

人本主义心理学重视人的尊严价值,主张发展人性和追求自我实现,主张人类具有自我实现的潜能和倾向性,认为人是主动的、理性的、成长的、追求有价值目标的、有其积极生命和生存态度的生命个体。因而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核心是人性化,认为"人具有先天的优良潜能,教育的作用在于使人的先天潜能得以实现",提出"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观点,把自我实现的抉择权留给学生自己,强调教师要相信学生的自我发展,尊重学生的人格、情感和意见,建立良好融洽的师生关系。人本主义教学尤其重视情感陶冶,把情感活动视为心理机能、提高认识的基础和动力,认为教学是情感活动的过程,情感活动左右着人的精神世界。初中语文教学改革根据人本主义心理学原理及其教育教学观,结合活动课程的性质特征,应提出以自主活动为前提、自我发展为目标,强调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力求做到"四性",即参与性、自主性、情感性、独创性,培养学生的自我概念。

3.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的措施探讨

3.1 词语积累。当前的中学语文课堂,对课文内容的解读、挖掘、赏析、拓展成为了重点,对学生概括、分析、发散、创新等思维能力的培养成为了主流,对人文意义的发掘追求受到了追捧。但是,在这样的课上,教师对文本最基础的字词教学却有所忽略。词语是构筑语言大厦的基石,词汇的贫乏显然不可能形成思维的缜密、情感的丰富、表达的准确。遗憾的是,当下对词语的积累和训练并没有在常规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受到重视,反而渐渐被掩盖在一拨又一拨的质疑讨论声中,淹没在一浪高过一浪的探究创新潮中。相对于同属语言学科范畴的英语学科而言,其单词识记、默写等常规教学活动落实得相对到位,可是作为母语的语文教学却缺乏积累词语、扩充词语的自觉意识。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当依托课文或单元,有意识地进行词语的听写,让学生逐步掌握一些重要词语的音、形、义,通过一定量的词语积累来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

3.2 对多维教学目标的精细化执行。初中语文教师要制定的多维教学目标,创新教学手段与模式,通过启发式、情境式、角色式等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注重传统教授过程与现代教学媒介的整合利用,实现师生之间快乐的"教学相长"的教学过程。除了实现以成绩为主要结果导向的教学目标外,初中语文教师还要注重德育、心理、团队意识等目标的教学。

3.2.1 德育教学 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功能正在受到越来越普遍的认同与应用。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对课本内容进行深浅适度的引申和发散教育,通过课文中的典故联想到相关典故,再由故事性向思想性进行升华,完成德育之旅,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3.2.2 心理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初中语文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和内容。由于该目标更具抽象性和不易测量性,初中语文教师在实践中,要结合课文内容,辅以课外读物,通过现代教学媒介,创新教学方式,注重教与学的交互性,并要注意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但是,无论教学目标如何多元化,这些目标在实践中都应该有机联系在一起,不能简单地分解目标,孤立地进行单一目标的执行。在教学目标执行过程中,要注意建立详细的教学反思档案,记录在各阶段、各目标实施过程中完成成果、工作创新等。

3.3 构建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型教学模式。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人,学生只是被动地接收知识的容器,一言堂,满堂灌,往往是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辛苦,但教学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教师在学生学习中的重要作用。随着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进,尤其是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为语文教学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使广大语文教师看到了希望。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构建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要通过教师的启发、点拨、引导,不断启动学生的内因,从而把教师的主动性落实到学生的主动性和有效性上来。

总之中学语文教学改革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她必将开创中国中学语文教育的新纪元。让我们全体语文界的老师和同学们,行动起来,用我们的智慧去开启语文素质教育的新篇章,去迎接语文素质教育的美好未来。endprint

猜你喜欢
词语初中语文目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容易混淆的词语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找词语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一枚词语一门静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