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之治”在于谏

2014-03-01 02:10
人民公仆 2014年7期
关键词:纳谏房玄龄贞观

■ 王 刚

史海拾珍

“贞观之治”在于谏

■ 王 刚

公元626年8月,唐朝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次子李世民登基,年号贞观,史称唐太宗。李世民面对经过严重战乱破坏,社会经济凋敝不堪的局面,励精图治,在不长时间内,社会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出现了政治比较清明、社会秩序相对稳定、国家逐步强盛的景象,使贞观时期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盛世”,历史把他当皇帝这一段时期称为“贞观之治”。“贞观盛世”出现,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而李世民勇于纳谏、在一片“谏声”中辨是非、用贤才、推良策则是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本文从史料中撷取李世民纳谏、析奏、拒馋一些趣闻,告诉大家一个心胸宽广、善用贤臣、英明睿智的明君李世民。

诤言刺耳谏也纳

李世民应该是我国历史上最善于纳谏的皇帝。他清醒地认识到,如果臣下对他隐恶扬善,一味顺从、奉承,“则国之危亡,可立而待也”,因此他要求下属“君有违失,臣须直言”。其实,人都喜欢听表扬和奉承的话,皇帝也是这样。一个皇帝之所以能成为一代明君,主要取决于他的心胸和睿智。李世民并不是天生喜欢被规劝或批评的人,但他有自知之明,善于克服个人好恶,采纳铮言良策。

提到李世民纳谏,大家就会想到魏征。魏征原是太子李建成手下有名的谋士,多次建议李建成除掉李世民,可谓李世民的大仇人。但魏征为人耿直,有才干,是个忠臣,李世民当上皇帝后不记前仇,任用他为谏议大夫。谏议大夫就是一个专门给皇帝提意见或建议的职位。魏征不辱使命,不负厚望,屡屡向李世民提出好的建议,甚至敢当朝顶撞,也正是他的耿直和才华,不断得到李世民的重用,先后被提升为秘书监、侍中、宰相,直至封为魏国公。

李世民作为明君,深知“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即使不合“圣意”,也能克己纳谏,从善如流。魏征进谏,经常在朝堂上据理力争,语言也充满“胡椒粉味”,毫不顾及李世民的情面。有一次,魏征犯颜直谏,惹得李世民拍案大怒,但是魏征面不改色,依然慷慨陈词,毫不退让。李世民心里十分气恼,碍于面子,在朝堂上不好发作,回到后宫就破口大骂魏征,说那个乡下老头子弄得我一点面子都没有,一定不放过他。长孙皇后是一个贤惠的人,一听这话,马上换上朝服庆贺李世民有一个贤良的大臣。长孙皇后这一行为提醒了李世民,转怒为喜。还有一次,唐太宗喜得一个珍奇的鹞子,爱不释手。魏征防止李世民玩物丧志,疏于朝政,便决定找机会劝谏。恰巧一天遇到李世民正在玩赏。李世民见到魏征赶紧把鸟藏在袖子里,而魏征假装没看见,只是一个劲地说事情。唐太宗心里着急,但是也不好说什么,几次要结束话题,都被魏征纠缠下去。等到李世民袖子里的鹞子不动弹了,魏征才告退离开,此时鹞子早就闷死了。

除了魏征,还有如张玄素、戴胄等也敢“犯颜直谏”。公元630年(贞观四年),李世民打算大兴土木,兴建洛阳乾阳殿。给事中张玄素说,在国家还未恢复元气时,您这样做的过失比隋炀帝还大,甚至会得到同夏桀、商纣一样的下场。对如此尖锐的言辞,李世民非但没有动怒,而且接受了意见,下令缓建,并重赏了他。有一回,李世民一气之下要判处一名伪造资历的官员死刑,大理寺少卿戴胄坚决反对,认为依法应判处流放。李世民受到顶撞,十分生气,戴胄仍然据理不让,对李世民说:“法令是国家取信于天下的凭借,皇帝不能因一时愤怒而杀人。”争辩的结果,李世民不仅没有生气,收回成命,依戴胄之言办理,并且称赞戴胄能够秉公执法。

聆音察理觅贤才

公元631年(贞观五年),唐太宗李世民要求在朝官吏每人都要写一篇关于时政得失的文章。中郎将常何是个武将,不会舞文弄墨,见皇帝要他写文章,不禁着急起来。门客马周得知了这个消息,本着报恩的想法,主动提出替常何写这篇文章。常何很高兴,便让马周代自己写。李世民看到常何奏折中20多条建议和观点,条条有理有据,很有水平,知道以常何的文才是不可能写出这么透彻的奏章,便问常何这倒底是不是他写的。常何为人诚实,没有冒功。便老老实实的对李世民说:“臣没有这个本事,这是臣的门客马周代臣写的。”李世民一听常何门下居然有这么一个奇才,很高兴,并产生了立刻想见见这位人才的想法。

李世民想到做到,命人到常何府中将马周叫来。据说李世民派出四次使者,才把这位性格高傲的马周请到了皇宫。李世民见到了这位穿着普通却气质非凡的年轻人时,更感到这个人非同一般,便与马周谈起了当时政治局势以及为政之道。马周侃侃而谈,对从古到今的为政得失说得非常细致。李世民非常惊叹马周的才学,立刻让马周到掌管机要的门下省任职。李世民为了表扬发现马周的常何,赐给常何三百匹锦帛。

马周此后谏李世民要以隋为鉴,少兴谣赋,提倡节俭,反对实行世封制等许多治国理政良策,均被采纳,为唐朝初年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马周在李世民心目中留下越来越好的印象。李世民曾经对左右的人说,一天见不到马周就想他。可见马周在李世民心中的地位是很高的。公元645年(贞观十八年),马周当上了宰相(中书令),兼任皇太子李治的老师。李世民为了表彰马周对国家做出的巨大贡献,亲自为马周题词:鸾凤凌云,必资羽翼;股肱之寄,诚在忠良。公元648年(贞观二十二年),马周因长期为国事操劳,积劳成疾,一病不起,医治无效,离开人世,年仅四十八岁。马周死后,李世民为他举行了规格很高的国葬,并特别把马周的遗体陪葬在自己的皇陵。

用人不疑拒谗言

鉴于隋文帝用人“多疑”的弊病,李世民信奉“为人君者,驱驾英才,推心待士”的待臣准则。他认为对任用的人才要推心置腹,洞然不疑,这点至关重要,若不“推心待士”,又岂能“驱驾英才”。

尉迟敬德是刘武周手下的一员大将。武德七年,他和另一员大将寻相投降了李世民,不久寻相叛变。有人怀疑尉迟敬德也要叛变,就将他囚禁起来,要李世民将他杀掉。李世民却说:“敬德有心叛变的话,会落在寻相之后吗?”他命人释放了敬德,并安慰敬德说:“大丈夫以义气相许,请你不要把这误会放在心上,我决不因别人的闲话而加害良士。”敬德十分感动,对李世民忠心耿耿,在历次战斗中,出生入死,屡建奇功。

唐初政治清明,并无朋党之争,但也有群小之徒利用广开言路的机会,诽谤君子,馋害贤臣。公元629年(贞观三年),监察御史陈师合上《拔士论》,“毁谤”房玄龄、杜如晦“思虑有限”,觊觎房、杜的宰相之位。李世民与房、杜相处颇长,对他们的为人与才能了如指掌,怎么会偏信陈师合之言?李世民既未偏信谗言,也未纵容小人之举,判陈师合“妄事毁谤”之罪,罚处“流于岭外”。

公元645年(贞观十九年),李世民亲征高丽,停留在洛阳。临行,让宰相房玄龄留守长安,全权处理国务。在房玄龄主持国务期间,有个官员声称要向皇帝举报,房玄龄问他要举报谁,那人说举报的就是你房玄龄。房玄龄作为宰相,确实“肚子里能撑船”,不敢隐瞒,立即派人用驿马送这个官员去洛阳面见皇帝。李世民听说有人举报房玄龄,便令武士持大刀站在前面,然后引见来人,问他举报什么人。那个官员回答说举报房玄龄。李世民直接说:“果真如此,推出去腰斩!”事后李世民命人带话给房玄龄,说你房玄龄太不自信,以后如有类似情况,自行处理。由此可见,李世民对贤臣洞然不疑,不因些许谗言而有所改变,值得世人敬仰和学习。

猜你喜欢
纳谏房玄龄贞观
浅析唐太宗的文化人格
房玄龄的为相之道
分析唐朝贞观之治的当代启示
“吃醋”曾经是佳话
房玄龄的为相之道
房玄龄的为相之道
论《左传》关于春秋霸主重耳的纳谏叙写
太宗纳谏
栾书纳谏
唐贞观年间“罢大都督府”事考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