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农村学校体育师资培训模式研究①

2014-03-02 09:09张翔
当代体育科技 2014年20期
关键词:师资体育教师培训

张翔

(信阳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河南信阳 464000)

2010年,教育部开始实施“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计划”。并着手构建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的示范性培训机制。因此,各地和有关部门也开始针对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对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工作进行着积极的探索。当前我省对农村体育教师这个特殊群体的师资培训模式与实践的探索,由于我校在11月份承担着河南省部分农村学校体育教师的国家级培训的任务。本课题将在当前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河南省农村体育教师的一般现状和培训现状,并从培训体系、内容、管理模式三个方面进行实验性探索。构建适合我省农村学校体育师资培训的理论基础,为农村体育师资培训探索新的思维视角。

图1 河南省农村学校培训模式的实施步骤与时间分配流程图

图2 河南省农村学校培训模式课程内容体系的构建

1 国培计划背景下河南省农村体育师资培训置换培训模式方案设计

国培计划中,为改变以前体育师资培训中存在的问题,教育部建立“顶岗实习,置换培训”全新模式。主要是指:实习学生到实习基地进行正常的教育实习,将实习基地学校教学一线岗位的教师顶替下来,集中到实习学生学校进行专业能力培训,最总形成“顶岗实习,置换培训”的教育实习模式。对于体育专业实习学生形成“教育实习前校内培训—校内模拟实习—实习学校的教育顶岗实习—实习后返校竞赛、总结、表彰”四位一体的教育实习模式。具体的实施的办法如下:对于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首先在校内前两周把实习生编成若干实习小组(小组成员的分配一般按男女、按照实习学生专业的特点均衡的分开),学校给每个实习小组分配1~2名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对他们的教学内容、教案进行全方位的指导。其次在两周的校内实习中,每个实习生逐一在指导教师安排的班级内进行逐一试讲,指导教师认真点评学生在试讲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要改进的相关教学技能。最后,在集中实习后,学生将分配到指定到农村中小学,顶替将要来高校参加培训的农村学校体育教师,从事真正农村学校体育课堂教学;在完成农村学校相关的实习后,实习生从实习基地返回学校后,和来高校培训的农村学校体育教师进行体育教学技能竞赛,共同分析总结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对于置换培训农村学校体育教师在培训中建立:“体育教师专业课程培训—返校教学总结与实践—个性发展的选修课培训—返回培训学校与实习生教学技能竞赛—培训总结与评价”的农村学校体育教师置换培训新模式。两者结合一起形成“顶岗实习,置换培训”运作模式(图1),建构了培养、培训相结合的良性互动机制。通过这种模式的建立,无论是教育实习还是农村体育教师培训工作在时间上都能得到保证,在实施过程中实习学生和受训教师共同开展教学竞赛,即能看到自己的不足又能发现自己的优势,这对农村学校体育及体育教学改革和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双方达到互补与双赢。

2 河南省农村体育师资培训内容体系

根据当前体育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经过两年的实践,本培训依据教师专业发展对农村体育教师的专业能力要求,培训内容的设置采用必修和选修相结合的形式,并以学科知识体系结构为主的课程结构。创建以教育教学中专题问题为中心的模块式结构。课程结构可分为三大类型(即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十个专题:必修板块分为体育课程改革专题、体育课程标准专题、体育新课程实践等专题形式。选修板块分为体育课程改革发展趋势专题、体育课程标准。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专题、体育教学评价运用专题等专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我们必须遵守的一条原则。以满足受训教师培训的不同需要,体现较强的针对性、实践性。在形式上采用如专家论坛、专题讲座:即聘请长期从事中小学体育教育教学研究,熟悉中小学体育教学的教师,为学员开设专题讲座。充分利用学员自身资源,以达到自主、互助、互学、共同提高的目的问题,围绕学员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小问题、小课题”,由优秀骨干教师组织学员开展小组研讨,体现较强的针对性、实践性。(见图2)

3 河南省农村体育师资管理体制的构建

3.1 构建三级共管的教育实习与师资培训管理模式

在“顶岗实习、置换培训”管理中,将由高校管理机构,地方教育局以及高校实习指导老师三级协同管理的体制。高校教务处与培训院系主要负责“双向培训”工作的教学与管理;而教育实习生有当地教育局派有经验的教师作为实习指导老师,具体负责教育实习生的教学、生活及实习后成绩评定等工作。对于顶岗培训的教师,将有省教育厅,高校教务处,高校教学培训单位三级协同管理体制,具体的分工是教育厅对于培训教师考核,颁发优秀、合格、不合格证书。高校教务处在培训期间,建立相应的考勤制度,而教学培训单位建立培训结果的评价等级体系。最终建立三级管理的一体化管理体制。

3.2 制定农村学校体育师资教学预审管理制度

教学质量是培训效果好与坏的关键,所以对教学质量的监控与管理是师资培训管理的首要任务。在实施培训前,教育厅将组织专家对承担培训的教师进行动员和相关的专业培训,让授课老师明白培训的目的、培训生源的特点,之后授课教师才能很好的把握农村体育教师的需求,这样才能制定相关的体育教师培训具体方法与内容。教育厅对培训的内容及其进度安排在培训前有个全面的把握与了解。对不符合要求的要促其改进,并把培训内容和进度提前发放给农村学校体育师资培训的教师。若再次不符合要求的,取消其培训教师资格。

3.3 制定考核激励制度与集中培训后的网络跟踪、指导、反馈工作

在培训中,教育厅要建立督导组与考核小组,在培训开始或中期对授课教师的教学情况不定期进行考核。考核主要包括教学、考勤基本基本情况等。对考核结果不合格的授课教师将取消下一届的体育师资培训的授课资格。这些激励与监督的方法,主要是为提高培训教师的工作态度和责任心。另外,由于经费等各个方面的原因,体育师资培训的时间一般较短,受训人数也极其有限,为此,每次培训后,最好做到培训期间以及培训后的网络跟踪、指导、反馈工作,形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培训体系。

4 结论

(1)建立了实习学生“校内岗前培训—模拟实习—实习基地岗位锻炼—返校后竞赛、总结、表彰”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培训教师建立“教师必修课程培训—返校教学实践—教师选修课培训-返校后与实习生教学竞赛—总结性评价”的“顶岗实习,双向培训”的新模式。是实现当前河南省农村学校体育师资培训的有效途径之一。

(2)河南省农村学校体育师资的课程设置要建立在必修和选修相结合的基础上,形成菜单式、选择式的课程模式,才能满足不同层次教师的培训需要。

(3)河南省农村学校体育师资培训实习的学生,要建立高校领导,市(县)教育局的负责人以及校内外实习指导老师三级共管的管理体制。对于培训教师,要建立省教育厅,高校领导,本人从教学校三级共管的管理体制来确保培训的质量。

[1]张广成.体育师资培训运行机制研究[J].长春成人教育学报,2010:56-58.

[2]王天泰.中学骨干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模式的探索[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2):93-94.

[3]韩春利.2005~2010年体育教师职后培训组织管理与模式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40(l):7-14.

[4]黄永飞,肖桃芳.论新时期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J].继续教育研究,2004(2):13-16.

[5]吴小涓.高校体育师资培训需求与培养对策[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31(4):126-128.

猜你喜欢
师资体育教师培训
重庆市乡村体育师资配置现状及培养路径研究
决策权动态流转:国民政府初期华侨教育师资政策考察及当代启示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幼教师资培训班在京开班
关于印发公务员培训兼职教师暨公共管理硕士(MPA)校外导师人员名单的通知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寻困而学之笃学常行——谈镇江市润州区青年体育教师自主成长
培训路上的感悟——“喜、忧、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