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运动生物化学教学探讨①

2014-03-02 09:09李丽
当代体育科技 2014年20期
关键词:生物化学教学内容教材

李丽

(汕头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汕头 515000)

根据教育部体育专业课程的教学指导纲要,高等院校应从学校实际出发,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形成以主干课程为核心,现代复合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课程体系,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运动生物化学是高等院校体育专业的必修理论课程,是生物化学在体育科学中的应用,运动生物化学主要研究人体运动时体内化学物质的变化即物质代谢及调节的特点和规律,并将这些规律应用于体育锻炼与竞技体育的运动实践之中。[1]如何提高高等院校体育专业运动生物化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本文将从教学现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

1 教学现状分析

1.1 学生的基本状况分析

高等院校运动生物化学的授课对象主要是体育教育专业和社会体育专业学生。首先,体育专业学生在入校时文化课的招考分数要明显低于非术科学生;其次,学生高中生物化学的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存在“轻理论,重训练”的错误思想,造成体育生对理论课教学缺乏兴趣,学习本课程的积极主动性和自信心严重不足。

1.2 教师的综合素质分析

据调查了解,大多数高等院校运动生物化学教师都是从生物学院或医科学院毕业的,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传授专业的生物化学知识,忽略了课程的主要目的是理论知识要科学有效地指导运动实践;教师的教学模式还比较保守,仍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随着本学科新理论、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教师死板的讲解和学生被动地接收,愈加偏离了“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素质教育理念。另外,教师的教学手段也比较单一,近年来,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和多媒体教学在大学课堂上得到了推广和普及,但对于年纪偏大的教师,计算机技能相对较差,机械地板书无法呈现出动画和影像所带来的生动性、直观性和实际效果,课堂氛围不够活跃。而已具备一定计算机基础的青年教师,又过于依赖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表面形式做得非常花俏,但整个课堂无法传达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3 教学内容的现状分析

高等院校选订的《运动生物化学》教材普遍采用的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深入辩证性地分析整个教材体系,本课程系统性强、知识全面、内容丰富。但也存在一些弊端,首先,教学内容的先后顺序设置欠佳,在未涉及能源物质的重要代谢过程,就直接讲述运动时物质和能量代谢,让学生感觉条理非常混乱。在教学过程中还发现,教学的内容比较多,学校在学时安排上也比较局限,因此,一个学期的课程只能重点讲解运动时糖类、脂类、蛋白质的代谢和能量利用,运动人体机能的生化评定。关于运动性疲劳及恢复内容,与运动生理学、营养保健学有适度的重复,可略讲。关于儿童少年、女子、中老年人体育锻炼等后几个章节只能靠学生课后自主学习的方式去解决。另外,该教材联系竞技体育、体育健康相关的内容和数据偏少,而体育比赛中运动员滥用兴奋剂问题及缺乏运动导致慢性疾病的产生机制就属于理论密切联系实际的典例。[2]运动生物化学还是一门需要强化实验技能的学科,教材中实验教学内容比较少且单一,很少涉及探究性的实验,无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2 针对教学现状研究对策

2.1 教学内容的创新

根据教育部体育专业必修课程的教学指导纲要和加强高等院校教学质量的总体要求,修改、制定出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大纲。合理的利用教材教学,对教学内容进行加工和创新。

2.1.1 设置合理有序的教学内容

通过比较研究教材体系和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比较赞同趋向“生物化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训练”的体系模式来安排教材。[3]这种顺序更有条理性,学生理解起来也比较容易。具体教学安排先后顺序如下所示。

(1)组成人体的七大物质的基础知识。

(2)运动时三大能源物质的代谢过程及能量的利用。(重点讲解)

(3)运动时三大供能系统的供能过程。

(4)物质和能量代谢与运动训练的关系。

(5)运动性疲劳及恢复过程的生化特点。

(6)提高运动能力的生化分析。

这种合理有序的教学能较好地扬长避短,克服学科教材安排中的困难,有利于系统知识的连贯性。

2.1.2 简化教学概念和知识点

运动生物化学的基本概念多而抽象,知识点复杂且容易混淆。在实际讲解中,应多贴近生活,用生活化的“语言”帮助学生去理解。例如:运动时物质代谢的相互联系一节,讲解三羧酸循环是三大能源物质分解代谢最终的共同途经时,教师可以用生活中的“水果的买卖”为例,将三羧酸循环比喻为水果超市,三大能源物质比喻为苹果、香蕉、梨,能量ATP就是流通的人民币。将这一复杂的代谢过程转化为生活中的买卖水果,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简单化、趣味化。

2.1.3 加强理论与运动实践相结合

教材要充分体现理论指导科学锻炼、合理膳食并有效地提高运动能力,增强体质,促进健康。(1)尽量使用调查数据。例如:不同运动水平游泳运动员赛后血乳酸比较(见表1)。利用数据不难得出结论:运动时乳酸生成愈多,则糖酵解供能能力愈强,运动员的运动能力也愈强,运动成绩愈好。(2)引导学生查阅文献资料。一些慢性疾病如糖尿病、肥胖、动脉硬化等发病率的剧增是缺乏运动产生的,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了解运动对这些疾病产生作用的原理和途径。(3)播放健康的饮食处方、营养保健等相关领域的视频。

2.1.4 强化实验课时的比重

运动生物化学也是一门实验性的课程,应将理论与实验相结合。适当增加实验课的课时,科学地进行讲与练的协同配合。高等院校的学生至少要安排理论课1/4的课时来组织实验教学。

2.2 教学方法的改革

俗话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是高等院校教学质量的保证。教师要结合本学校学生的知识基础、学科特色及个性发展的不同,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遵循以生为本的教学原则,本文将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简单探讨几种教学方法:问题讨论教学、情景模拟教学、兴趣激励教学等。

表1

2.2.1 问题讨论教学

问题讨论教学法是指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组织学生深入讨论,再由师生共同总结使学生获得新知识的方法。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讲解运动时物质代谢内容开篇,教师可导入引子:人为什么要呼吸、要吃饭、要喝水。学生讨论激烈,教师可从物质氧化分解和能量转化利用的角度进行引导,进而掌握新陈代谢的基本过程。

2.2.2 情景模拟教学

情景模拟教学是指根据教学内容,教师充当编剧和导演的作用,并设计与运动生物化学相关的场景,让学生进入情景,扮演各种角色,进行模拟实战演练。[4]完整过程包括:案例选择→场景设置→分组、角色分工→模拟实施→总结评析。例如在运动训练的生化评定教学中,将学生分成各小组,每组指令领队(1名)、教练(1名)、参赛队员(若干)进行400m全力跑血乳酸评定法。此情景模拟测试的具体程序为:测定安静血乳酸值;做准备活动;全力跑400m;测定运动后3min、6min、9min血乳酸值。情景模拟教学法具有实践性、趣味性、开放性等鲜明的特征。

2.2.3 兴趣激励教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好运动生物化学这门课程,会让学生更加喜欢参加体育锻炼,更能科学地指导运动训练及预防疾病的发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就能自觉地想学习,强烈的要学习。这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考虑到高等院校体育生的文化基础不太扎实,教师应多指导和鼓励学生,让其看到自己的进步,增强自信心;在教学过程中,要多列举联系运动实践的案例使学生学以致用。比如运动疗法可预防骨质疏松,治愈动脉硬化、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针对学生特点,适当应用好赏识教育。教师要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身心发展规律,真诚、友好地与学生交往,不断进行表扬和肯定,学生群体定会热情高涨,课堂教学活跃而井然。

2.3 优化教学手段

2.3.1 现代教育技术与板书整合

运动生物化学学科教学,既要适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和多媒体网络教学,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引入优质的教学资源,又要结合黑板板书课堂重点、难点及课程大纲,两者双向互动整合,不断地提高运动生物化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2.3.2 建立网络课程平台

现目前,许多高等院校都建立了网络课程教学平台,教师在网络平台上编制本教材的网络课程,分三级导航,包括课程资源、参考资料、讨论、答疑和任务。[5]开辟了了体育生学习运动生物化学的第二课堂和自学园地,使其成为开发建设运动人体科学课程网络教辅基地。

3 结语

运动生物化学是高等院校体育专业的主干核心课程,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运动训练和全民健身的科学化水平。新的时期,随着教育部提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贯彻落实,运动生物化学的学习又赋予了新的内涵,高等院校的体育生要牢牢掌握运动生物化学的理论知识及实验技能,才能成为厚基础、高素质的复合型体育专门人才。

[1]张蕴琨,丁树哲.运动生物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许亚丽.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的运动生物化学教学改革初探[J].科技创新导报,2011,7(19):154-155,157.

[3]杨长山.运动生物化学教材体系安排的一个尝试[J].体育科学研究,1997,1(14):39-41.

[4]余群,翁锡全,王丽平.运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与创新人才培养[J].安顺学院学报,2010,12(4):94-96.

[5]严金慧.应用网络课程优化运动生物化学教学[J].体育科学研究,2009,13(4):90-92.

猜你喜欢
生物化学教学内容教材
我校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高职高专护理专业生物化学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教材精读
重视教材探究,多法破解圆锥曲线点线距
题在书外 根在书中——圆锥曲线第三定义在教材和高考中的渗透
山西省2019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生物化学 临床检验基础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专升本会计专业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以北京联合大学生物化学工程学院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