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末香蒜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2014-03-03 21:00张建文
新疆农业科技 2014年6期
关键词:大蒜生产对策

张建文

巴州农科院,新疆巴州 841000

且末香蒜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张建文

巴州农科院,新疆巴州 841000

且末香蒜是且末大蒜种植中的一个亮点,虽然规模仅占全县大蒜种植的十分之一左右,但蒜素含量高,耐贮性强。种植效益好。本文就且末香蒜产业的生产现状及产销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展开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以指导产业健康发展,提升产业效益。

且末香蒜;现状;发展对策

且末香蒜是新疆且末县地方蒜种,种植历史悠久,产区地理气候条件独特,采用传统的种植管理方式,生产的产品风味独特,蒜素含量高,耐储性强。但受种植地域的影响,规模较小,规模效应没法发挥,产业链较短。但产品价格好,种植效益可观。成为当地农民增加收入的朝阳产业之一。为了进一步促进且末香蒜产业的发展,对且末香蒜的产销现状进行分析,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今后的发展对策。

1 生产与销售现状

1.1 生产现状

且末香蒜生产主要集中在昆仑山下平均海拔2800m以上的库拉木拉克乡江尕勒萨依村。该村位于且末县东南部,距县城170km,平均海拔1 600m,座落在三面环山的峡谷当中,地势南高北低,江格勒萨依河从村内穿过,水资源丰富,光资源充足,气候相对湿润。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为轻沙壤土,土质疏松,透性较好。适合大蒜等喜冷凉作物生长。

种植区处于高原与平原的交汇点,属半农半牧区。农户的种植管理方式为粗放管理,种植管理过程中只施用一定量农家肥,未追施化肥等速效肥料。生产的大蒜纯天然无污染。

种植区所用蒜种属农家自留、自繁、自用。由于大蒜生产区气候冷凉,大蒜生长期较短,生长速度慢,因此更适合单一的蒜头生产。

且末香蒜的种植规模很小,2014年种植面积仅为300多亩,仅占全县大蒜种植面积的十分之一,产量300kg/666.7m2左右。且末类似江尕勒村自然气候条件的村镇不少,只是没有种植的传统和习惯。这些资源还有待于进一步开发。

1.2 营销现状

且末香蒜生产,在2011年以前都是自产自销。2011年成立了江尕萨依大蒜专业合作社,县科协授予“库拉木拉克高原香蒜协会”铜牌。合作社将为香蒜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和保障。同时为做精做强且末高原香蒜产业,扩大知名度,县国资公司会同县农业局、县工商局申请了农产品原产地保护和商标注册,拟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提高香蒜附加值,正在积极力争把且末高原香蒜打造成自治区乃至全国的名优特农产品。

2 产销中存在的问题

2.1 蒜种自繁自用,导致品种退化

该村有种植大蒜的习惯,种植大蒜的历史较长,蒜种都是自繁自用,这是引起蒜种退化,蒜头变小,产量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2.2 沿用传统模式,产量产值不高

大蒜从种到收只在整地前施入农家有机肥,且施肥量小,在大蒜整个生育期中不再追施化肥等速效肥料。这种种植方式会导致大蒜生育后期土壤养分供应不足,因此蒜头长不大,单产较低。现代农业生产技术措施,脱毒大蒜蒜种繁育、品种的提纯复壮、引进、标准化栽培技术的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未在生产中应用。

2.3 服务机构薄弱,功能尚待健全

产业合作组织还不健全。虽然在大蒜主产区成立了香蒜协会,但是协会成立时间短,各种服务功能还还不健全,协会的服务意识和质量有待进一步改善。

2.4 种植规模偏小,产业链条不长

种植规模较小,香蒜产业的规模效应无法体现,产业链条不长,附加值低,影响蒜农收入的进一步提高。

2.5 缺乏项目支撑,发展资金不足

由于且末香蒜的种植规模较小,在当地居民收入中所占比例不高,因此对大蒜产业项目资金支持不多。大蒜产业合作社的建立和完善、龙头加工企业的建设等都需要大量的资金。

3 发展对策

3.1 积极外引良种,加强技术示范

根据产业发展的要求,积极开展适合当地发展的特色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开展大蒜标准化栽培技术示范,积极开展大蒜高产、高效标准化生产技术和栽培模式的试验研究,促进大蒜生产发展。

3.2 加快品种复壮,建立良繁基地

通过对优质蒜种提纯复壮和优良品种繁育,从根本上彻底解决大蒜品种退化的问题,为生产提供大量优质蒜种,为把且末大蒜产业做强、做大奠定坚实的基础。

3.3 加强科技培训,提高种植水平

推动大蒜标准化栽培技术的普及推广,提高蒜农生产的质量意识,提高栽培技术水平,使广大蒜农熟练掌握大蒜标准化栽培技术规程,提高产量,生产出市场需求的无污染甚至绿色大蒜产品。3.4健全服务功能,建立产销机构

为了保护蒜农、客商的利益,加强对已建大蒜协会的管理,进一步完善协会的服务功能。同时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加强产前、产中、产后管理和社会化服务,为产销各方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推动大蒜产业的健康发展。

3.5 加强组织领导,拓宽种植模式

推广单作、套作模式和高产栽培技术,提高土地利用率。且末县域类似于江尕勒村气候、地理、水资源条件的村镇不少,大部分地方都可以推广种植大蒜。只有充分的利用当地的有利条件,提高生产管理技术,扩大规模,才能把且末香蒜产业做大做强。

3.6 完善监管体制,确保质量安全

通过推广大蒜标准化生产技术,引导群众按照合理使用肥料、农药、农膜等农业生产资料。同时要加大大蒜产品质量安全政策、法律法规、标准技术的宣传和培训,提高群众的质量安全意识,确保大蒜产品质量安全。

[1]李平,杜卫东,刘同鲁,等.我国大蒜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J].中国果菜,2003(4):8-9.

[2]韩素梅,姜新菊,夏卫国.邳州地区大蒜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9(23):147-148.

[3]刘召娟,李明权.金乡大蒜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J].中国蔬菜,2013(11):9-11.

[4]梁新安,张慎璞,杨红丽,等.中牟县大蒜生产现状调查研究[J].长江蔬菜,2013(6):66-67.

张建文(1972年11月—),新疆库尔勒人,农学硕士学位,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蔬菜作物育种与栽培。

2014-10-18

猜你喜欢
大蒜生产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种植大蒜要注意啥
用旧的生产新的!
对策
“三夏”生产 如火如荼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代工生产或将“松绑”
大蒜养生法
种大蒜
防病抑咳话大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