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勒克县早熟高产马铃薯原种扩繁技术示范

2014-03-03 21:00甘文英
新疆农业科技 2014年6期
关键词:尼勒克县原种薯块

甘文英

尼勒克县种子管理站,新疆伊犁 835700

尼勒克县早熟高产马铃薯原种扩繁技术示范

甘文英

尼勒克县种子管理站,新疆伊犁 835700

本文介绍了尼勒克县引进早熟优质高产马铃薯品种费乌瑞它的品种特性及产量表现,从备种催芽、整地播种、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该品种的优质高产扩繁种植技术。

马铃薯;早熟优质高产;扩繁技术

尼勒克县气候冷凉、土质疏松肥沃,因地制宜发展马铃薯种植产业是增强该县农业经济的有效途径。但由于本地马铃薯品种陇薯5号、紫花白等种植多年,种性退化、产量下降、商品性差,无法适应市场需求。尼勒克县种子管理站抓住近年农业结构调整和订单农业逐步完善的时机,2014年春引进综合性状好、产量高、品质优、适宜本地栽种的早熟高产马铃薯原种费乌瑞它,通过实地扩繁种植和摸索积累,形成较完整的马铃薯原种扩繁技术。

1 品种特性

费乌瑞它马铃薯原种最初从荷兰引进,又名“荷兰薯”、“荷兰7号”、“荷兰15”,为我国主栽早熟品种之一。伊犁地区引种表现出早熟、优质、高产、抗病等优点,较当地传统马铃薯品种早上市35~60d。费乌瑞它株型直立,株高60cm左右,分枝少,长势强,茎紫色,叶色绿,花紫红色,能结无籽浆果;结薯集中,块茎长椭圆形,大而整齐,产量高,品质优,商品性好;薯块芽眼少而浅,休眠期较短,薯皮光滑,黄皮黄肉,食味好。鲜薯干物质含量达17.7%,淀粉含量12.4%~14%,还原糖含量0.003%,粗蛋白含量1.55%,维生素C含量136mg/kg。

该品种伊犁地区4月上中旬播种,5月上旬出苗,7月中旬收获,生育期65d左右,在尼勒克县表现为中熟。

2 产量表现

2014年在尼勒克县农业科技示范园和乌拉斯台乡集中连片种植23.33hm2,经测产验收,在2014年高温干旱的情况下,农业科技示范园种植的2.33hm2,经测产鲜薯平均产量33735kg/hm2,比当地紫花白增产20.6%,鲜薯干物质含量高达19.7%。乌拉斯台乡种植21hm2,经测产,鲜薯平均产量34320kg/hm2,比紫花白增产22.6%。

3 原种扩繁技术示范

3.1 适时备种,切薯催芽

4月中旬播种前2~3d调进费乌瑞它原种,将种薯置于自然光下1~2d晾晒练苗后切薯,以促进薯皮嫩芽转绿、表皮木栓化,提高抵御病菌能力。选择无病、无伤的薯块作种薯,准备2把切刀,用5%高锰酸钾或75%酒精消毒交替使用。切薯时用已消毒的利刀沿种薯顶端自上而下纵切后,再从中部横切成小块,每个芽块保证有1~2个芽眼,薯芽块重量为25~30g,切块应尽量带有顶部芽眼。薯块切后用40%福尔马林200~250倍液浸种20~30min,捞出闷6~8h即可播种。

催芽处理:种薯生理年龄小、未过休眠期的需要进行催芽处理。将需催芽的种薯置于高温、潮湿、黑暗的条件下,促其度过休眠期,种薯萌发出5~6个芽,芽长2~3cm,然后摊放在散射光下,促芽变壮、变绿。

3.2 选地整地,施足基肥

选择土壤疏松、土层深厚、排灌方便的地块,秋深翻、春耙碎、整平,确保根系在30~40cm深的土层扎根。以腐熟有机肥作基肥,45000~60000 kg/hm2、硫酸钾复合肥750kg/hm2,有机肥不足时,施硫酸钾复合1500kg/hm2。

3.3 适时播种,合理密植

春播时间一般为4月上中旬,海拔高山区易发生霜冻,可适当推迟播种。尼勒克县2014年4月20日完成播种。

原种扩繁以增加单株结薯数为目标,播种量3 000~3300kg/hm2,保苗数75000-82500株/hm2,机械播种,行株距60cm×20cm,播种深度8~10 cm;播后覆土压实防旱、保水、防霜冻。

3.4 田间管理

3.4.1 水分管理

马铃薯整个生长期需水量较大,有条件的播种后先灌1次全沟“跑马水”湿润土壤。出苗后,如遇干旱,再灌半沟“跑马水”保持土壤湿润。现蕾至开花阶段块茎开始形成和膨大,需水量骤增,保持水分充足,使薯块迅速膨大是高产的关键。成熟期要注意开沟排水,避免水分过多导致土壤通透性差,造成田间或贮藏烂薯。

3.4.2 中耕培土

齐苗后约10d,苗高20~25cm培土,培土厚度3~4cm。现蕾期结合清沟,壅土覆盖薯块膨大露出地表的部分,防止因阳光照射薯块产生青皮,并拔除田间感病植株,提高薯块品质。

3.4.3 化学除草

播种完成后,用50%丁草胺乳油2.25kg/hm2兑水750kg/hm2喷施土壤抑制草籽萌发。出苗后3~4叶期,喷施盖草能375~450g/hm2对水750kg/hm2,防除马唐、看麦娘、稗草、牛筋草等禾本科杂草。

3.4.4 及时追肥

苗期肥:碳铵375kg/hm2+过磷酸钙375kg/ hm2结合培土施入。现蕾期:用复合肥225kg/hm2+尿素75kg/hm2,结合浇水施入。施好叶面肥:在幼苗期、结薯期、膨大盛期各喷1次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适当使用生长调节剂,收获前20d,每克“920”兑水75kg喷施以延缓衰老。

3.4.5 病虫害防治

病害的预防从种薯开始,剔除带病种薯和烂薯,并注意种薯和切刀工具消毒,防止把病原带入田间。当发生病情时,及时将随机分布的较少病株拔除深埋,连片发生则用药剂防治。

为害马铃薯较为严重的病害主要是晚疫病,其次是病毒病、青枯病、环腐病、黑胫病等,要以农业防治为主,药剂防治为辅。

晚疫病:主要以预防为主,齐苗后,当苗高10~15cm时,结合预防早疫病,每隔7~10d,用代森锰锌、科博等保护性杀菌剂交替喷施,发现病斑,及时用塑料袋包装清理并带出田间深埋,同时以代森锰锌、科博加克露、乙磷铝、杀毒矾等治疗性杀菌剂交替喷施防治。

病毒病:用病毒A和植病灵等药剂防治;青枯病:用农用链霉素和可杀得等药剂灌根防治;环腐病、黑胫病:采取种薯消毒和播前土壤消毒预防,在整地时施石灰750kg/hm2+多菌灵1kg/hm2处理预防。田间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带出深埋,并对病株穴撒施石灰消毒,防止病菌扩散。

为害马铃薯的虫害主要有二十八星瓢虫、蚜虫和地老虎等。齐苗后用扑虱蚜+乐斯本防治蚜虫、螨和二十八星瓢虫。封行前防治病虫害时可加微肥及叶面肥喷施,培育健苗,尽早搭起丰产架势。

4 收获与贮藏

田间植株90%以上茎叶枯黄时收获。机械翻挖时防止机械损伤,去净泥土,按鸡蛋大小分级装袋,运输贮藏注意遮光,提高商品价值。收获的薯块在通风透光阴凉处放置1~2d后入窖,入窖前对窖清除和消毒,窖内薯块堆高不超过1m,窖温稳定在1~4℃。

[1]杜培兵,杜珍,白小东,等.同薯20号马铃薯优质高效栽培技术[J].中国马铃薯,2007,21(3):176-177.

[2]张国君,高世铭,张朝巍.陇中半干旱区旱地马铃薯平衡施肥效应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6):1724-1725.

[3]郭冬花.浅山干旱地区脱毒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1):3187,3254.

[4]顾成刚,顾成勇.马铃薯优质高效栽培技术[J].新疆农业科技,2007(3):26.

[5]刘爱华,何庆才,胡辉.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模型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2):2711-2712,2714.

甘文英(1972年2月—),新疆伊犁人,大学学历,农作物植物保护专业,农艺师,工作方向:农作物栽培与植物保护。

2014-10-18

猜你喜欢
尼勒克县原种薯块
“川山×蜀水”原种保种技术及效果
家蚕原种繁育微粒子病防控措施及成效
家蚕原原种“871”“872”种性变化分析
全方位管理 提高原种整体质量
红薯窖藏的“三期”管理
甲基托布津SC马铃薯使用技术实验总结
红薯窖藏“三期”管理
薯块储藏腐烂原因及防止对策
新疆尼勒克县吉仁台沟口墓地和遗址
My Short View on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