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时期西河郡河西属县治城位置考

2014-03-06 13:45石春平
关键词:广田杭锦旗故城

石春平

(陕西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2)

据《汉书·地理志》记载:“西河郡,武帝元朔四年置。南部都尉治塞外翁龙、埤是。莽曰归新。属并州……县三十六:富昌,驺虞,鹄泽,平定,美稷,中阳,乐街,徒经,皋狼,大成,广田,圜阴,益阑,平周,鸿门,蔺,宣武,千章,增山,圜阳,广衍,武车,虎猛,离石,谷罗,饶,方利,隰成,临水,土军,西都,平陆,阴山,觬是,博陵,盐官。”[1]1618对于其属县治城位置,《中国历史地图集》(以下简称《地图集》)标注其中河西有12个:富昌,平定,美稷,大成,圜阴,鸿门,增山,圜阳,广衍,虎猛,谷罗,阴山;河东有8个:中阳,皋狼,平周,蔺,离石,隰成,临水,土军。而驺虞,鹄泽,乐街,徒经,广田,益阑,宣武,千章,武车,饶,方利,西都,平陆,觬是,博陵,盐官16县,《地图集》未标注。[2]

一、《地图集》所标注西河郡河西12县治城位置再考述

《地图集》所标注河西12县,主要分布于今鄂尔多斯地区及晋陕交界黄河以西地区,乃东割秦代上郡东部、北部而置。

富昌,有盐官,西汉前期为西河郡郡治,莽曰富成,东汉废。传世战国三晋古玺中有“富昌韩君”印。有史家考证此印为赵国(官)私印,从而推知赵曾置富昌县。[3]《水经注·河水》载:“楠水又东径西河富昌县故城南……楠水又东流入于河。”[4]82经考证,“楠水”即今陕北榆林市境内纳林川。由此判定,富昌县故城址在今陕北府谷县古城乡古城村。在古城村的纳林川北岸,发现一座汉代古城,其平面略呈方形,周长2600多米,形制整齐,规模较大。并且在古城北面发现一处面积较大的汉代墓葬群,约千座有余,出土大量碗、罐、壶等生活用具及刀、剑等军事物品。[5]652

平定,西汉后期为西河郡郡治,莽曰阴平亭,东汉因袭。在内蒙古杭锦旗浩绕柴达木北约1.5公里处发现一座汉代古城,周长在5000米以上,城内设施齐全,分布有铸钱、炼铁、制陶等手工业场所。古城周围有墓葬千座以上。另外,还发现了“西河农令”、“中营司马”等汉代官印。根据古城内曾出土的铸币、官印以及附近墓葬群等有关文物推断,霍洛柴登古城应为西汉及王莽时期北方重要城市之一,极有可能是西汉西河郡郡治所在。[6]170然其位置过于偏西,因此,西河郡治平定应该有一个由西向东的迁徙过程。此城为最初平定所在,后来治城向东移。

美稷,属国都尉治,东汉沿袭。美稷县在西汉时期十分重要,特别是东汉前期匈奴分裂后,南匈奴入居塞内,该城成为匈奴属国的重要政治、军事中心。《水经注·河水》载:“河水又左得楠水口,水出西河郡美稷县,东南流。”[4]82据鄂尔多斯高原汉代墓葬研究成果,位于今内蒙古准格尔旗纳林镇政府附近的汉代古城,地处纳林河东约500米处。其位置与《水经注》记载吻合。古城城址呈长方形,周长1700多米。古城内出土大量铜箭头、铁剑、铁斧等,其城墙夯土层厚达十几厘米,形制完整。应为西河美稷县故城。[6]170

增山,东汉废。《汉书·地理志下》“西河郡”条在增山县注称:“有道西出眩雷塞,北部都尉治”。在今内蒙古准格尔旗暖水乡榆树壕村发现一座汉代古城址,城址分内外两城,并建有子城。李逸友认为,其城应为都尉治所。故推测榆树壕古城为汉代西河郡增山县故城。[7]

广衍,莽曰广翰,东汉袭。1975年,在内蒙古准格尔旗勿尔土沟秦墓出土的秦昭襄王十二年(公元前)上郡守寿戈及大量铜矛、陶壶上,均刻有“广衍”铭文。同时,对勿尔土沟古城考古研究表明,该古城当存在于战国至秦汉时期。从而推测,勿尔土沟古城即为汉西河郡广衍故城。该城一直沿用至东汉末年,是鄂尔多斯高原目前已确定的唯一一座战国及秦汉时期的古城址。[6]160

鸿门,有天封苑、火井祠,火从地出也,东汉废。圜阴,惠帝五年置,莽曰方阴,东汉袭。圜阳,东汉袭。圜阴、圜阳二县因分别位于圜水南北两岸而得名。师古曰:圜字本作圁。据《水经注·河水》可知,圜水分别流经鸿门县(《水经注·河水》引《地理风俗记》曰:圜阴县西五十里有鸿门亭)、圜阴县(经其县北)和圜阳县(经其县南)。然而圜水究竟是今天哪条河流,史学界存在分歧。现主要有窟野河、无定河、秃尾河三种观点。圜水的定位直接决定上面三座古城的定位。近年来,在陕西绥德一带发现大量东汉画像石,题记多有“鸿门”、“圜阳”、“圜阴”字样。故研究者渐认可无定河说。[8]根据无定河说定位:鸿门,今榆林市红石桥乡古城界城址。圜阳,今榆林市榆阳区鱼河镇郑家沟村汉代古城。圜阴,今横山县党岔城址下城。[5]622-623但要得到史学界公认,还需时日。

大成,莽曰好成,东汉划归朔方郡。今内蒙古杭锦旗东南胜利乡鸡尔庙汉代古城,分内外两城,内城周长1000多米,外城周长5000多米,周围分布大量墓葬。城址夯土层较为清晰,应为后代不断修缮之故,当为汉大成县故城。[9]41

虎猛,西部都尉治,东汉废。《读史方舆纪要》云:“虎猛城在榆林卫东北。王莽天凤二年,匈奴遣使至虎猛制虏塞下。六年,莽遣使至制虏塞诱胁匈奴大帅须卜当,即此。”《汉书·匈奴传》注师古曰:“制虏塞在虎猛县界。”位于今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红庆河镇政府所在地的红庆河汉代古城址,分内外两城,同时建有子城。外城周长约1400米,附近还有大面积的汉代砖室墓葬群。根据出土遗物分析,古城在隋唐时期仍有人居住,当为汉西河郡虎猛县故城。[10]

榖罗,武泽在西北,东汉废,但仍为重要军事要地。“武泽,又名紫泽、虎泽、空泽。清人所编《河套志》云:“空泽,即武泽,一名紫泽,在府谷县北套内。”[11]《汾阳县志》云:“汉西河郡谷罗,武泽在西北。武泽,本名虎泽,唐人避庙讳所改。”[12]《汉书》载:文颖云,“西河(有)榖罗县有紫泽,在县西北,于长安为在北也。[1]2549安帝延光元年(公元122年)“虔人羌叛,攻谷罗城。”[13]235戴震曰:“《读史方舆纪要》以谷罗城及虎泽在永宁州北,美稷城在汾州府西北,皆无可指。实自府而西北至永宁州之北,群山簇拥岩谷之险,绝无平地以容所谓虎泽者。”[14]今内蒙古准格尔旗沙圪堵乡佛爷庙村附近的城圪梁汉代古城,平面呈长方形,周长1000米以上,城墙夯筑而成,部分地段用石块垒砌。城北500米处有汉代墓葬群。当为汉西河郡谷罗故城。[15]608

阴山,莽曰山宁,东汉废。《水经注》载:“蒲水出阴山县东北入河。”“河水又南合蒲水。西则两源并发,俱导一山,出西河阴山县,王莽之山宁也。”[4]103据考证,今陕西省宜川县境内鹿儿川河,源出宜川县西北,由两条河流汇聚而成,符合《水经注》记载之“蒲水”。同时,宜川县党湾乡党湾村东400米处的党湾秦汉古城遗址,位于鹿儿川河下游,面积约6万平方米。出土有外饰绳纹瓦、布纹瓦残片。在附近已发现汉代古城中,属于面积较大者,当为阴山县故城。[9]850

二、《地图集》未标注的部分西河郡属县治城位置考

关于《地图集》未标注的西河郡16县,文献资料记载较少,似乎无从考究。但若细细加以推敲,会发现多数亦位于河西地区。

乐街,莽曰截虏,东汉袭。宣武,莽曰讨貉,东汉废。由莽所改地名字义推测,当在西河郡北界,与朔方郡之临戎类似,靠近匈奴之地。

方利,莽曰广德,东汉废。字义上看,应是取“方便便利”之意。笔者考证,此城当位于关中通往鄂尔多斯地区的直道附近。并且,“宣武”“广德”相对应,亦当近匈奴地区。今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漫赖乡海子湾村发现一座汉代古城,在城内发掘出大量绳纹瓦当及铜镞等。古城西约500米处便是秦直道。而距离此城不远,东胜区柴登乡城梁村有一处汉代古城,地势险要,城南约500米处亦有一段秦直道。[15]572笔者推想西汉王朝置此二城当有“先礼后兵”之意,故后者偏北,当为方利县故城,而前者即为宣武县故城。

驺虞,《说文解字》言:“驺虞也。白虎黑文,尾长于身。仁兽,食自死之肉。”古有“邹虞”一职,《路史》卷四十二《余论·邹虞续》有言:“邹虞为天子掌鸟兽之官。”即为天子掌管狩猎场的官职,也掌管少数牲畜,品级低微。[16]西河郡邹虞县之得名当与此有关,反映出当地膏壤沃野,适宜田牧。然具体位置难以考究。

广田,莽曰广翰,东汉废。《汉书·地理志》西河郡增山县:有道西出眩雷塞。史载:武帝时曾“北益广田,至眩雷为塞”。《居延汉简甲乙编》278·7A“广田以次传行至望远止”,广田、望远皆隧名。[17]笔者推断,西河郡之广田县当设于眩雷塞的南侧,即增山县的西部,是一个军屯性质的要塞。

饶,莽曰饶衍,东汉废。根据考古发现铭文和汉简记载,在秦代已有地名“饶”,西河郡之“饶”当为袭秦而置。然地望不可考。若从字义理解,“饶”当与西河郡之“美稷、广田、谷罗、富昌”一样,皆表明这些地区良田广辟,庄稼茂盛,粮食丰收,充足富饶。[18]

综观整个汉代西河郡辖域内,陕北地区河流密布,形成众多的冲积地带,泥沙沉积使得这里土地肥美,同时这些支流带来了丰富的地表径流,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西河郡之饶县、广田县当在此范围内。榆林市榆阳区牛家梁乡古城滩汉代古城(牛家梁遗址)四周地势平坦开阔,东边靠近秦直道遗址,符合广田县条件,当为其故城。[5]622

徒经,莽曰廉耻,东汉废。已出土秦兵器和汉简中常发现有地名“徒泾、徒涅、徒淫”的记载,[19]《后汉书·西羌传》:“秦伐义渠,取徒泾二十五城。注曰:‘徒泾,县名,属西河郡。’”。[13]2874义渠,为先秦时期活跃于今甘肃东部的少数民族。因此,徒经县在西汉重置后当位于原秦上郡地区。吕吴调阳云:“今神木县,县北小水西入榆溪,象裸不裳也,莽曰廉耻。”[20]然具体位置不详。

鹄泽,东汉废。“鹄”我国古代指天鹅。“鹄泽”字面理解应为“天鹅聚居的湖泽”。考古发现,陕西省北部红碱淖一带在秦汉时期是一片沼泽湿地,聚集大群天鹅等飞禽。其东北不远处,发现一座汉代古城:温家河古城(前鸡遗址)。古城内出土汉代遗物多而分布密集,有可能为西河郡鹄泽县城。[5]638

盐官,东汉废。《后汉书·百官志》载:“凡郡县出盐多者置盐官,主盐税。”因此,置盐官之地当为产盐地。西河郡属县富昌就置有盐官。而此“盐官”县或亦因盛产食盐而得名。笔者考证今杭锦旗浩绕柴达木西北的敖伦布拉格汉代古城近盐海子,此湖至今仍为重要盐场。故此古城可能为西河郡盐官县故城。[7]579

三、结语

1982年,由谭其骧主持编纂的《中国历史地图集》虽然是中国历代疆域政区研究的集大成者,也是迄今为止内容最为详确的中国历史政区地图集。然而由于当时客观条件有限,《地图集》中也存在许多不足。三十多年过去了,新的考古资料陆续被发现,《地图集》也亟待补充、完善。

以西汉名郡西河郡为例。经过笔者考证,西汉时期西河郡河西属县共有23个。今鄂尔多斯地区有13个:平定(杭锦旗霍洛柴登古城)、美稷(准格尔旗纳林古城)、增山(准格尔旗榆树壕古城)、广衍(准格尔旗勿尔土沟古城)、大成(杭锦旗鸡尔庙古城)、虎猛(伊金霍洛旗红庆河古城)、谷罗(准格尔旗沙圪堵乡城圪梁古城)、乐街、宣武(东胜区海子湾古城)、方利(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城梁古城)、邹虞、盐官(杭锦旗敖伦布拉格古城)、中阳(杭锦旗古城梁古城);陕西境内有10个:富昌(府谷县古城乡古城)、鸿门(榆林市红石桥乡古城界古城)、圜阴(横山县党岔城址下城)、圜阳(榆林市鱼河镇郑家沟古城)、阴山(宜川县党湾遗址)、广田(榆林市古城滩古城)、饶、徒经、鹄泽(神木县温家河故城)、平周(榆林市米家园则古城)。

综上研究,西河郡辖区虽跨连黄河两岸,但属县却多位于河西鄂尔多斯地区,特别是秦直道沿线和秦汉长城沿线地势高亢处。目前考古材料及文献证明,这些属县多兼有居民点和军事驻防的性质。河西地区为防御匈奴前沿阵地,所以汉政府在此修建大量的军事堡垒和边城来抵御匈奴的南下,主要职能为军事防御。[8]

参考文献:

[1]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2]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一册)[M].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17-18.

[3]后晓荣,胡淼.赵国置县考——以赵国兵器铭文和玺印考古资料为主[J].邯郸学院学报,2012(2):44-48.

[4]郦道元.水经注校证[M].陈桥驿,校证.北京:中华书局,2007.

[5]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陕西分册(下)[M].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1998.

[6]高毅,王志浩,杨泽蒙.鄂尔多斯史海钩沉[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

[7]李逸友.内蒙古史迹丛考[C]∥王志浩.鄂尔多斯文物考古文集:第二辑.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4.

[8]吴镇烽.秦晋两省东汉画像石题记集释——兼论汉代圜阳、平州等县的地理位置[J].考古与文物,2006(1):66-68.

[9]杭锦旗文物管理所.杭锦旗文物志[Z].杭锦旗:杭锦旗文物管理所,2006.

[10]伊金霍洛旗文管所.伊金霍洛旗文物志[Z].伊金霍洛旗:伊金霍洛旗文管所,2012:65.

[11]陈履中.河套志[Z].清乾隆寓园刻本.

[12]方家驹.汾阳县志[Z].清光绪十年刻本.

[13]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

[14]戴震.戴东原集[Z].四部丛刊景经韵楼本.

[15]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内蒙古自治区分册下[M].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2003.

[16]王先谦.十三经清人注疏·诗三家义集疏[M].中华书局,1987:118-123.

[17]徐苹芳.居延、敦煌发现的塞上蓬火品约——兼释汉代的蓬火制度[J].考古,1979(5):445-454.

[18]刘俊霞.秦汉时期西北农业开发与生态环境问题研究[D].咸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

[19]李天虹.二年律令钱、田、□市、赐、金布、秩律诸篇集释[D].武汉:武汉大学,2005.

[20]吕吴调阳.汉书地理志详释[M]∥二十五史补编·史记两汉书三史补编:第四册.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46.

猜你喜欢
广田杭锦旗故城
Design of vertical diamond Schottky barrier diode with junction terminal extension structure by using the n-Ga2O3/p-diamond heterojunc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atial position of the seed and growth mode for single-crystal diamond grown with an enclosed-type holder
未尽赡养义务,有权继承遗产吗
费县故城勘探报告
杭锦旗蒙古族中学蒙古语使用情况
Archaeological Discovery Confirms the Ancient Past of Yin County
杭锦旗地区辫状河定量地质知识库建立及应用
七夕
郑韩故城北城门遗址航拍图
民族地区本土音乐文化教育传承现状与思考——以杭锦旗“古如歌”教育传承基地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