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吸入性肺炎患者120例临床分析

2014-03-06 23:28黎英富湖北省通城县隽水镇卫生院内科437400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4年22期
关键词:吸入性胃管细菌

黎英富 湖北省通城县隽水镇卫生院内科 437400

吸入性肺炎主要指误吸了气道分泌物或胃内返流物而发生的一种化学性肺炎,该病在老年群体中十分常见。老年人因身体各项机能退化,反应性变差,且大部分患有一种或多种基础疾病,对肺功能影响较大。吸入性肺炎的临床症状与普通肺炎相似,无明显特异性,因此,如不能及时诊治,预后较差。本文对120例吸入性肺炎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疾病特点,分析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20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呼吸内科病房收治的吸入性肺炎患者,男72例,女48例,年龄60~89岁,平均年龄(68±5.8)岁。合并的基础疾病类型:脑溢血24例,脑梗死19例,慢性阻塞性肺炎30例,早期肺癌12例,帕金森症3例,癫痫发作7例,颅内肿瘤6例,糖尿病9例,胃癌术后10例。疾病诱因:长期留置胃管鼻饲57例,长期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31例,创伤手术12例,营养不良20例。临床症状:发热69例,干湿性啰音30例,咳嗽、咳痰29例,意识不清15例,喘憋、喘息37例,昏迷8例。辅助检查结果:(1)血常规显示白细胞(4~10)×109/L 59例,>10×109/L 39例,<4.0×109/L 22例。(2)X线显示早期双肺病灶21例,右肺病灶67例,左肺病灶24例,阴性8例。(3)血气测定显示,全部患者均属Ⅰ型呼吸衰竭。(4)细菌测定(痰培养>3次)显示,大肠埃希菌41例,革兰氏阴性菌25例,金黄色葡萄球菌18例,肺炎链球菌12例,肺炎克雷伯菌10例,混合菌8例,真菌6例。

1.2 治疗与方法 患者入院后,均行基础性的抗炎、吸氧、排痰、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治疗,对合并有基础性疾病者,给予对症治疗;对发生进食呛咳,留置胃管,进行鼻饲的患者,床头要抬高30°~35°,情况严重者,给予吗丁啉、莫沙比利等促胃肠动力药,防止呛咳和胃反流;根据痰液的细菌培养结果给予抗生素联合用药,抑制肺部炎症,存在真菌感染者,进行抗真菌治疗;对隐性吸入患者给予抗酸剂,使用支气管镜吸出吸入物,并进行灌洗;对肾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给予机械通气治疗。

1.3 效果评判[1]痊愈:临床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体温、血象均恢复正常,X线复查病灶炎症全部吸收。好转:临床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体温正常,血象正常或接近正常,X线复查病灶炎症明显好转。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无明显改善,X线复查显示病灶炎症无任何好转。

1.4 结果 经治疗后痊愈67例(55.83%),好转41例(34.17%),死亡12例(10.00%),总有效率为90.00%。

2 讨论

有文献指出,吞咽困难或咳嗽反射迟钝是诱发吸入性肺炎的重要因素[2]。年龄较大的老人各项身体生理机能退化,咽喉肌的运动功能也有所退化,喉部黏膜变薄,吞咽的感觉衰退,此外,一部分老年人存在一种或者多种基础性疾病,例如脑梗死等,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吞咽障碍,这是诱发吸入性肺炎的隐患。通过分析本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出老年吸入性肺炎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心脑血管疾病是吸入性肺炎的高危因素,本组存在脑梗死和脑溢血的比例为35.83%(43/120);(2)合并有多种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出现严重的营养不良症状,因此机体免疫差,一旦出现误吸,发生肺炎的风险极高。(3)吸入性肺炎的症状无典型性,需要反复查证病史、详细观察是否有病征,如喘息、突发性发热、呕吐等,还要完善各项检查,例如细菌培养、白细胞检查、血象检查、支气管镜检查、胸部影像检查等,才能诊断疾病。(4)发生呼吸衰竭及ARDS合并症的比例较高,死亡率也较高,且死亡病例大多是存在多种基础疾病者[3],因此认为,合并多种基础疾病的吸入性肺炎老年患者死亡风险更高。

临床认为,早期确诊并实施针对性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死亡率,能够及时地根据症状给予抗生素治疗是缓解病情的关键。通常在就诊的4h内,要给予首剂抗生素抗炎。此后,通过多次病原菌培养,可根据培养结果选用对症的抗生素。本组检测中,发现的细菌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给予患者β-内酰胺类及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联合用药,效果满意。此外,本组针对患者的基础疾病、发病原因实施综合治疗,包括对误吸患者实施吸入物吸出,并进行灌洗治疗;对肾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给予气管插管治疗;对于长期留置胃管的患者,鼻饲时为防止胃管反流,可适当抬高床头,把鼻饲管前端放在空肠或者十二指肠的上端,或者给予促胃肠动力药,减少呛咳和反流。

要减少老年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预防是关键。预防措施如下:(1)通过加强营养补给,增强机体免疫力,减少细菌入侵的机会;(2)避免误吸,及时人工排痰,必要时建立人工气道;鼻饲时为半坐位,放慢鼻饲的速度,减少每次鼻饲的量,可有效防止胃部反流。(3)注意口腔的清洁护理,防止口腔细菌滋生感染至肺部。

综上所述,老年性的吸入性肺炎无典型的临床症状,诊断特异性差,且合并的基础疾病种类多,预后较差,需要临床给予重视,辅助多种手段早期确诊,实施综合治疗,以降低各种并发症风险及死亡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1] 曾治平,刘惟优,黄清云.老年吸入性肺炎患者143例临床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12):2318-2319.

[2] 王洪冰,李佩珍.老年人吸入性肺炎的诊治难点和对策〔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6,25(5):325-327.

[3] 金燕芬,杨红菊.老年吸入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及防治探讨〔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4,12(1):51-52.

猜你喜欢
吸入性胃管细菌
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继发吸入性肺炎的危险因素
伟大而隐秘的细菌
别让吸入性肺炎伤害到您
重症昏迷患者可视喉镜在胃管插管中的临床应用
极低出生体重儿胃管喂养后采用空气冲管的临床效果
细菌大作战
细菌大作战
小儿面部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的临床特点分析
介绍一种导丝插胃管的方法
细菌惹的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