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防粘连措施预防阑尾炎术后肠粘连疗效评价

2014-03-06 23:28辽宁省大连市金州新区友谊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16000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4年22期
关键词:糜蛋白酶肠粘连甲硝唑

杨 鑫 辽宁省大连市金州新区友谊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16000

肠粘连是阑尾炎术后常见并发症,若不及时预防和治疗,易发展为粘连性肠梗阻,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尤其是女性患者,会影响其生育功能。当前临床尚未制定统一的预防措施,因此,探讨阑尾炎术后肠粘连的预防措施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对阑尾炎术后患者采取常规有效预防措施加药物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2年1月-2013年2月来本卫生服务中心治疗的150例阑尾炎手术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男55例,女20例,年龄17~60岁,平均年龄(36.7±6.4)岁;治疗组男57例,女18例,年龄18~62岁,平均年龄(37.1±6.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预防措施,术中彻底清除腹部脓液,并逐层关腹。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甲硝唑和糜蛋白酶药物治疗,彻底清除腹部脓液后,将100ml甲硝唑与5mg糜蛋白酶混合均匀,用注射器将混合液喷射在有创面的肠管浆膜面、腹膜表面及腹腔,再逐层关腹,无需放置引流管。术后8h进行塞肛处理,使用40~60ml开塞露行2次塞肛,每次间隔时间为6h,每次塞肛时间为15min。经预防和治疗后,观察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情况及术后肠粘连发生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进行分析,采用百分比、均数、标准差进行描述性统计,组间比较应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恢复情况 治疗组术后切口愈合时间(8.24±1.58)d,肛门排气时间(32.08±10.02)h,肠鸣音恢复时间(24.01±10.16)h;对照组术后切口愈合时间(9.87±2.50)h,肛门排气时间(46.35±11.29)h,肠鸣音恢复时间(36.0±14.19)h。由此可见,治疗组各项指标所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术后肠粘连发生情况 治疗组术后发生肠粘连11例(14.7%),术后未发生肠粘连64例(85.3%);对照组术后发生肠粘连28例(37.3%),术后未发生肠粘连47例(6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预防效果更佳。

3 讨论

肠粘连是腹部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较高,若临床预防和治疗不及时,极易发展成为粘连性肠梗阻,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尤其女性患者,甚至引起不育。阑尾炎术后发生肠粘连的几率较高,如穿孔型阑尾炎、化脓性阑尾炎等,均会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不同程度的腹腔炎症。因此,有效预防和控制阑尾炎术后肠粘连的发生,并采取有效的措施给予治疗尤为重要。

减少患者切口感染或腹腔感染的关键是要做好术中灭菌,可以采用局部注射抗生素予以预防和控制,这样能够有效减少细菌数量,避免腹腔炎症发生,从而达到降低阑尾炎术后并发肠粘连的发生率。在本文中,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术后恢复情况及术后肠粘连发生情况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治疗组采用糜蛋白酶药物与甲硝唑治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分解纤维蛋白,有利于炎性反应的消退,从而降低阑尾炎术后肠粘连的发生。

综上所述,对于阑尾炎术后肠粘连的预防,采用常规预防措施加药物治疗能够起到十分显著的疗效,可加快术后恢复速度,降低术后肠粘连的发生率,值得推广及应用。

[1] 刘琪.小儿急性阑尾炎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治体会〔J〕.中国医疗前沿,2009,4(14):35.

[2] 郑有鑫,郑有福,苏伟,等.神阙灸预防化脓性阑尾炎术后肠粘连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3,20(2):83-84.

[3] 陆伟辉.阑尾术后肠粘连的预防〔J〕.中国实用医药,2013,8(32):94-95.

猜你喜欢
糜蛋白酶肠粘连甲硝唑
牙膏中甲硝唑和诺氟沙星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GB/T 40189-2021)
重组Bowman-Birk型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的性质及抑制机理
甲硝唑,3类人不能拿起就吃
肠粘连的形成机制及预防措施调查
联合雾化吸入对肺癌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术前肺功能的影响
甲硝唑栓联合雌激素软膏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临床观察
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肠粘连合并阑尾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肠粘连的形成机制及预防措施调查
重组人糜蛋白酶表达、纯化和性质研究
中医辨证联合西药治疗腹部手术后肠粘连5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