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科研与重点学科建设的关系与成效*

2014-03-08 03:25汤庆丰TangQingfeng姚子涵YaoZihan琼WuQiong许喻岚XuYulan周文超ZhouWenchao邢丽娜XingLina殷佩浩YinPeihao岱PengWen
医院管理论坛 2014年4期
关键词:重点学科我院学科

□汤庆丰Tang Qing-feng 姚子涵Yao Zi-han 吴 琼Wu Qiong 许喻岚Xu Yu-lan 周文超Zhou Wen-chao 邢丽娜Xing Li-na 殷佩浩Yin Pei-hao* 彭 岱Peng Wen

随着时代发展,医疗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医院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主要体现在医院学科的内涵建设方面,而科研管理是影响重点学科发展的重要因素。我院是一所集医、教、研、防于一体的大型三级综合性医院。多年来,一直奉行“科教兴院、院兴科教”的宗旨,不断创新科研管理理念,探索新的科研管理模式。通过加强科研管理,促进重点学科建设持续健康发展。

学科建设的意义

1.提升医院内涵建设。学科是医院医、教、研管理功能的有机结合,是医院发展的基础。学科建设的水平能反映出医院的整体水平和学术地位,加大力度建设品牌和优势学科,是提升医院内涵的有效保障,并带动全院其他学科建设,增强综合实力,为医院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1]。

2.促进医院人才培养。通过加强重点学科建设,有利于促进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有利于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使其能够“在竞争中提高、在提高中生存、在生存中发展、在发展中竞争”,使人才队伍不仅具备精湛的临床医技能力,还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高度的责任心,尤其是良好的人文素质以及科研能力。

3.推动医院科研发展。医学科研是推动医学科技发展和提高的强大动力。通过推动重点学科建设,对医院打造一批有特色的优势和品牌学科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优势学科将成为医院人才培养基地与医疗研究中心,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起到引领其他学科建设的作用,形成结构较合理的人才梯队、科研体系,对全院的医学科研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学科建设的措施

1.规范科研管理制度。医院积极构建科研管理机制,出台了一系列科研工作管理与奖励办法,医院先后制订、修订了一系列管理文件,使科研管理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在管理中运用公开、公平、公正的科学管理方法,不断采用激励措施,突出成绩、强调贡献,进一步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2]。医院还成立了重点学科建设工作小组,聘请相关专家为顾问,院领导任组长,有效保障了重点学科建设持续健康发展。

2.加快科研平台建设。为落实医院“科教兴院、院兴科教”的发展战略,医院整合科研资源,成立实验中心、重点专科实验室、肿瘤介入研究所、实验动物中心、药物临床试验中心等;同时加强科研设备配置,现有膜片钳、荧光成像、凝胶成像分析系统、荧光定量PCR仪、流式细胞仪等设备。实验室人员定编定岗,区分科研和技术人员,以及通过采用个人定期回国工作、兼职PI[3-4]相结合的方式,积极吸引人才,为学科的发展出谋划策;积极调动科研工作者的积极性,每个重点学科配备1-2名研究人员,协助学科带头人科研工作,促进学科的发展;科研平台的建设,为医院科研人员提供了良好的科研环境,保证了科研课题开展的可行性,促进了重点学科的健康发展。

3.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充足的科研经费是科研工作开展和学科建设的基础,我院在每年申请各级科研项目经费的同时,提供了倍增匹配经费,有效地保障了各项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进一步促进了学科建设的健康持续发展。近几年,我院科研经费投入逐年增加,今年资助1200万元资金,用于院级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项目等建设,为我院的飞跃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加强学术交流合作。学科建设过程中,应加强学术交流,多方科研合作,加大学科带头人及学科骨干分子培养力度,对其外出学习、参加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学术交流以及科研合作等均给予积极的鼓励和支持。医院定期组织各重点学科专家及学术骨干进行专题讲座,邀请名老中医、知名专家进行学术指导,为学科的发展出谋划策,提供金点子。医院还有目的、有计划组织高水平、高起点的学术活动与科研合作项目,为重点学科建设创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我院相关重点学科还举办了聘请客座教授以及学术交流等一系列活动,通过学术创新、思维创新,通过专家悉心指导,找准学科发展方向,提升学科发展内涵。

学科建设成效

1.重点学科建设成效明显。坚持学科建设为立院之本理念,要求各学科建设方向重点突出,并能实现可持续性协调发展。近几年,医院通过有效的科研管理,学科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我院中医肿瘤科通过遴选成为国家临床重点学科,老年科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学科,中医骨伤科学成为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主要成员,中医全科、中西医结合列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肾脏内科学、心血管内科学、眼科学、急诊科学通过遴选成为上海市医学重点学科,感染科学、呼吸内科学、普外科学、检验医学成为区医学重点专科。

2.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优异成绩。人才队伍建设是学科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医院坚持引进和培养相结合的模式,建立适合我院发展的人才队伍建设的机制。医院利用各级人才计划吸引一批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学科和学术带头人加入,加大力度培养和打造一批优秀的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学科创新团队。近年来我院引进了呼吸内科、普外科、中医内科、放射科、超声科、妇产科等学科带头人以及引进国外优秀人才,这批人才已经在学科建设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2013年引进的科研型博士后已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一流学科建设基金等高级别的科研项目;目前医院重点学科人才培养有上海市高级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项目、杏林学者、上海中医药大学杏林学者培养计划、上海中医药大学后备业务专家、上海中医药大学优秀护理人才、上海市普陀区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上海市普陀区后备人才培养计划。

3.获得的科研课题、SCI收录文章及科研经费逐年增加。从我院近几年课题中标情况看,各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的中标课题95%以上是与学科主攻方向有关。重点学科获得的院外课题逐年增加,高级别科研项目有所突破,近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已立项21项,国家级和市级重点学科承担90%以上。近年医院重点学科SCI文章收录逐年增加,占全院发表数的80%以上,重点学科获得的院外科研总经费逐年增加。

进一步促进学科建设的举措

1.完善学科激励制度。进一步完善科研管理制度,增强科研管理能力和水平,根据学科建设的具体情况,邀请国内外同行专家、教授进行指导,正确定位学科发展方向,制定中长期的建设目标,建立并完善各项科研激励机制,调动广大科研工作者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大胆发明创造,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高端人才。在具体实施运用过程中坚持实事求是、把握正确导向、奖优罚劣、体现公平、按劳分配的原则,突出成绩、强调贡献,进一步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促进重点学科建设持续健康发展。

2.加强学科过程管理。医院与纳入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的科室签订合同,明确建设目标和考核内容,并对项目建设科室实行过程和目标管理,定期对合同内容进行考核,并将执行情况通报全院。对未按合同规定要求和进度完成建设的项目科室提出整改,推进学科建设经费投入的滚动机制,医院在资源配置上对重点学科给予大力支持;对重点学科建设工作开展较好,达到学科建设评估指标体系的,继续给予支持提供资金保证;对学科建设取得优异成绩的重点学科予以表彰和奖励,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对院级重点学科验收不合格者,予以整改,一年内仍未达到建设目标者,取消院级重点学科建设资格;强化过程和目标管理,在组织制定学科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建立各级重点学科考核评估制度[5]。

3.树立学科品牌效应。重点学科建设承担着探索发展道路、带动其他学科发展的使命,为加快学科建设步伐,积极组织医院各级人员献计献策,有计划地将学科,尤其是重点学科建设和发展纳入规范有序的管理轨道。实行长效动态管理方法,即重点科室优先发展,发展受限科室实行优化组合,有潜力的科室扶持其做大做强,在努力创建重点学科的品牌效应的同时,带动其他学科共同发展。加强科研管理,有利于带动医院学科的整体发展。

4.强化学科人才作用。人才是医院建设的灵魂,是重点学科发展的核心。强化人才培养机制,依据学科队伍建设现状,制定培养政策、人才队伍建设稳步推进的机制,高水平的人才队伍是医院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学科带头人是学科发展建设的关键所在[6],应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创新才能,能够带动重点学科不断的发展,以及培养一批优秀的年轻的后备学科带头人和科室骨干。进一步健全人才管理机制,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力度,把人才培养作为科主任任期考评的一项指标;注重培养年轻优秀人才,让他们在科研课题上承担项目,早压担子,并给予经费、政策上的支持。广泛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鼓励人才不断创新,定期邀请上级专家教授来我院重点学科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开展各种讲座,使人才尽快地成长。

总之,医院学科建设是一项系统复杂的长期工程,学科建设是医院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科研管理工作是医院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提高医院的综合竞争力,要在医疗市场和卫生体制改革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赢得领先地位[7],医院就必须加大科研管理力度。学科建设目标能否实现,重在科研管理[8]。今后我们要在管理体制和方法上不断改进,坚持“科教兴院、院兴科教”战略,不断创新科研管理思维,探索新的科研管理模式,充分发挥科研管理的作用,促进医院基础研究在原创性上攀高峰,从而推动医院重点学科建设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1 张淑兰,肖玉平.关于医院学科建设的几点思考[J].现代医院管理,2005,6(2):28-29

2 殷佩浩,李琦,彭文.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医学科技奖论文管理绩效初探[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08,21(1):35-56

3 项媛珍,洪启明,顾奋勇,等.上海交通大学健康科学研究所课题责任人负责制实施初探[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07,20(4):236-238

4 孔巍,诸海英,顾琴龙,等.高等医学院实施课题责任人负责制的分析与思考[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07,20(5):288-290

5 孔祥金,李贞玉,赵耀.医学院校重点实验室的功能定位与内涵建设[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06,20(3):168-170

6 席晓莺,王艳,顾琴龙.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国家重点学科建设现状分析与发展思路[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09,22(1):48-53

7 戴倩丹.浅谈提高科研管理水平与医院学科建设发展的关系[J].中国医院管理,2008(6):56

8 孟庆建.普通医学院校重点学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08,21(2):113-114

猜你喜欢
重点学科我院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广东省“冲补强”重点学科:光学工程学科
黄山学院校级重点学科简介
——生态学
广东省重点学科:兽医学科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广东省重点学科:畜牧学学科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我院跻身全国高校就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