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医院的财务风险及其防控措施

2014-03-08 03:25晖SUNHui
医院管理论坛 2014年4期
关键词:会计人员资金财务

□孙 晖SUN Hui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医院财务管理工作凸显其重要性。为了医院的生存和长久发展,如何预防和化解医院财务风险也就成为医院财务管理的重要课题,同时对医院财务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医院财务风险概论

医院财务风险是医院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医院财务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从而产生蒙受损失的机会和可能。在各医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财务风险,无论在医院财务活动的组织和管理过程中的哪个方面、哪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出现财务风险。财务风险不但损害医院的经济利益,影响医院的发展,严重时还可使医院陷入危机。所以如何预防风险、控制和降低风险是我们财务管理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医院财务风险的主要内容

1.卫生行业的政策风险。医院作为特殊的服务行业其公益性体现的更多。尤其是发扬救死扶伤人道主义的宗旨、绿色通道、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等国家政策的实施,给医院带来了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增加了医院的经济风险。如:由绿色通道接收的突发事件和“三无”病人的医疗欠费,由医院先垫付的参保人员的医药费,由于各种原因形成的医疗结算扣款等等,有的造成坏账无法挽回,给医院带来经济损失。

2.医院的经营风险所造成的经济风险。我国卫生行业的特殊性导致了其行业的高风险性,每个医护人员的医疗技术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有所差异。而人们对自身的健康认识在不断提高,对医护人员的要求也在提高,在医疗过程中难免发生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由此产生医疗欠费和医疗赔偿,给医院造成经营风险的同时,也会带来经济损失。

3.医院的资金管理风险。医院的资金管理是以资金收支计划为指导,对医院和科室的资金收支执行进行控制、分析和考核的过程。医院的资金使用如果缺乏科学的统筹安排,就会给医院造成潜在的风险。资金管理缺少监督、库存物资占用资金过多、医保及新农合结算资金回款期过长、财政资金投入不足等等,都会造成医院的资金流动不畅,逐步加大资金结构的不合理性,增加了医院的财务风险。

4.医院负债经营引起的偿债风险。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许多医院在政府补助不足的情况下,采用了银行借款、融资租赁等方式,筹集发展资金搞建设、买设备等,以此解决资金短缺的困难,赢得更多的发展机会。然而,与此同时必然会伴随一定的偿债风险。如果脱离实际,缺乏科学论证,过度负债经营,导致风险加大。一旦医院负债融资失控,出现周转不灵,甚至陷入资不抵债乃至破产的情况,将会严重制约医院的发展。

5.会计人员的行为风险。会计人员的行为风险是指由于会计人员在能力和经验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且受到信息不对称及局部利益的推动等因素影响所造成的财务风险。包括技术风险和道德风险两种。技术风险是指由于自身的技术和经验有限,会计人员发布的会计信息对经济活动没能加以正确的反应所造成的风险,其特征是会计人员在主观上没有意识到但在客观上发生了错误所造成的财务风险。如:因会计人员业务水平有限,未及时发现风险点,延误了规避风险的最佳时间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道德风险是指会计从业人员违背职业道德、追求个人利益而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或是对会计进行不实的处理所导致的风险。如会计人员违背职业道德,造假账、挪用公款、私设“小金库”等,造成经济秩序混乱,带来财务风险。

医院发生财务风险的主要原因

1.医院各级领导及管理者对医院财务风险的认识不够。当前,大部分医院的主要管理者来自医务人员,对财务管理知识比较匮乏。平时只抓医院的经营管理,注重提高医院的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忽略了对医院财务风险的认识,缺乏风险意识,缺少相应的财务管理制度规定,从而造成管理上的弱化。

2.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不能满足当前医院财务管理的需要。医院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参差不齐,缺乏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观念,责任感不强,缺乏风险管理意识。对于财务分析和财务控制不够熟练,财务分析能力不高,不能及时发现财务风险的征兆。在预算编制方面不能采用最适合的科学方法编制,不能掌握财务监控等深层次的财务控制问题等,无法满足医院日益发展的财务管理需要。

3.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执行不到位,缺乏风险管理的整体策略。财务的内部控制是我国医院财务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若医院内控制度不能落实到位,就会增加财务风险。如:在建立的资产管理制度中,缺乏资产损失的责任追究制度;缺乏对易出现财务风险的各个环节的监督控制,如在信息化系统管理中,系统维护和操作职能未分离,信息化过程没有审计人员的参与等等,都会造成潜在的财务风险。

4.缺乏财务风险评估体系和风险防范预警机制。医院的财务风险贯穿于整个财务管理过程中。医院在各种经营活动中,由于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导致实际结果与预期结果相偏离的情况是难以避免的。如果缺少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在发生财务风险时,医院处于被动状态,甚至会造成无法挽回的境地。

财务风险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任何有财务活动的地方,都必然存在财务风险。财务管理的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会对医院产生财务风险,因此应将财务风险控制贯穿于整个财务管理过程中。

1.树立全员风险意识,加强财务风险管理。医院宣传部门要大力做好宣传风险管理的工作。医院管理者及全体员工都应树立强烈的风险意识,正确面对风险,科学估测风险,预防财务风险的发生。尤其是领导层应对潜在的危机有较高清醒的认识和警惕,具备一定的风险管理知识和防范控制能力。

2.加强财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随着医改体制的不断完善,财会知识也在不断更新变化。为了满足现代医院的管理要求,医院要定期和不定期地对财务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和业务培训,加强其法制观念和职业道德建设,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杜绝发生营私舞弊的可能性。财务人员在不断更新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学习与财务有关的其他学科的知识,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以适应知识经济的发展。财务管理人员要不断增强风险意识,敏感应对医院财务风险,及时了解财务运行趋势,通过科学的分析方法,提高控制、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的能力。

3.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建立整体的风险策略。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制度是搞好经济管理工作的前提,也是有效防止财务风险的约束机制,建立完善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十分重要。医院应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健全一套完善的内部财务监控制度,确保财务内控制度的完整性、合理性和有效性。从制度上解决重大事件的集体决策,建立投资分析、论证、报批制度,避免财务决策失误,造成财务风险。加强不相容岗位之间的互相监督,及时催收和清理往来款项,建立资产损失的责任追究制度,保证医院的资产完整。新《医院会计制度》和《医院财务制度》中,为规避风险增加了“医疗风险基金”提取的规定,医院每年都为医护人员投保医疗责任保险,以上种种为医院转移财务风险提供了保障。

4.加强医院的资金管理,提高医院的财务管理水平。资金的良性循环是实现医院整体目标和战略的有力保障。加强财务管理,充分利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加速资金运转速度,保持资金的良性循环;盘活资金存量,防止呆账、坏账和资金沉淀;做好流动资金的分析和信息反馈,狠抓资金回笼,增强支付能力;保持良好的资金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及时防范财务风险的发生。

5.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加强医院医疗秩序的管理,规范行医行为,提高医务人员的医疗技术水平;改善服务态度,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依法行医、合理用药、提高医疗效果。在不断提升医院形象的同时,减少医疗纠纷、医疗差错事故,有利于控制医疗欠费,减少因医疗欠费、医疗赔偿给医院带来的财务风险。

6.构建财务风险评估体系,通过风险预警机制全程监控风险变化。医院财务风险管理的重点应放在事前预防,因此建立一套规范、全面的风险评估体系和预警机制是非常必要的。为了有效规避财务风险,医院可以以现行经济管理规定和财务制度为准绳,根据医院自身的特点,选取体现医院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运营状况和发展潜力等方面的预警指标,建立指标体系,设置各指标的风险临界点。通过对综合风险预警指数的计算、分析,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经常性监控,动态检测医院财务风险程度。在预警指标高危或风险发生前及时发出信号,以便做出有效的风险防范对策和建议,规避或减少医院财务风险。

综上所述,医院在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环境和随之而来的财务风险,必须正确面对,把握规律,运用好财务杠杆的调节作用,建立科学的财务风险机制,不断优化资本结构,加快资金周转率,加强财务监督控制,做好风险预警和评估,增强医院抵御财务风险的能力,使医院在科学的管理模式下健康、持久、快速的发展。

1 赵斌.浅谈如何控制医院负债经营下的财务风险[J].现代经济信息,2010(2):133

2 雒敏.试论医院财务风险的成因与对策[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8(1):18-19

3 方鹏骞.非营利性医院资金运营效率和财务风险评价[J].中国医院管理,2010,30(3):15-16

猜你喜欢
会计人员资金财务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财政部:严重失信会计人员将被列入“黑名单”
会计人员信用档案建设酝酿启动
我国将建立会计人员诚信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