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灵片联合六味地黄丸致药物性肝损伤1例

2014-03-09 11:30秦立卜昕刘淼吴荣荣曹明雪刘峰群
医药导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六味地黄药物性白癜风

秦立,卜昕,刘淼,吴荣荣,曹明雪,刘峰群

(解放军第302医院1.药学部;2.军人肝病诊疗中心,北京 100039)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36岁,主因“肝功能异常、乏力、胃部不适1周”入院。患者既往体健,白癜风病史多年,近1年反复服用六味地黄丸(同仁堂药业,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19993068,批号不详)一次1丸,一日2次,其间体检无肝功能异常。自2012年9月始加用白灵片(佛山冯了性药业,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44022380,批号不详)治疗,规律服用约3个月(一次4片,一日3次),近1周无明显诱因感乏力、胃部不适、反酸,无发热、恶心、呕吐、腹胀等症状,于2012年12月8日入我院。体检生命体征平稳,面色正常,皮肤无黄染,巩膜轻微黄染,肝掌阴性,未见蜘蛛痣。心肺、腹部体检未见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血、尿、大便常规正常,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aminotransferase,ALT)1 315 U·L-1,天 冬 氨 酸 氨 基 转 移 酶 (aspartale aminotransferase,AST)700 U·L-1,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46.4 μmol·L-1,直接胆红素(bilirubin direct,D-BiL)35.2 μmol·L-1,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152 U·L-1,γ-谷氨酰转肽酶(γglutamyltranspetidase,γ-GT)127 U·L-1。入院后检测各类型肝炎病毒学阴性,自身免疫性肝病确诊试验9项提示线粒体M2抗体(++),其余为阴性。腹部超声示:慢性肝损伤。12月17日行超声引导下肝脏穿刺活检,病理检查报告:考虑慢性药物性肝损伤,病变程度相当于炎症和纤维化2期(G2S2)。临床诊断:①药物性肝损伤;②白癜风。入院后停用所有可疑药物,静滴复方甘草酸苷(120 mg,qd)、还原型谷胱甘肽(1.6 g,qd)、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465 mg,qd),口服六味五灵片(一次三粒,tid)、熊去氧胆酸片(250 mg,bid)等保肝退黄降酶治疗,至2013年1月6日复查肝功能已基本正常:ALT 43 U·L-1,AST 38 U·L-1,T-BiL/D-BiL 11.1/4.8 μmol·L-1,ALP 78 U·L-1,γ-GT 60 U·L-1,按治愈带药出院。

2 讨论

患者入院后检测各类型肝炎病毒学检查阴性,自身免疫性肝病系列仅线粒体M2抗体(++),无诊断意义。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指标、辅助检查及入院后治疗的有效性均支持药物性肝损伤,结合患者的用药史,药物性肝损伤诊断明确,符合肝细胞型肝损伤的诊断标准[1]。

白癜风是一种后天性的皮肤色素脱失病。目前,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2],采用中药煎剂、中成药治疗白癜风较为常见。白灵片由当归、三七、红花、牡丹皮、桃仁、防风、苍术、白芷、马齿苋、赤芍、黄芪组成,具有活血化瘀、养血祛风、调和气血的功效,临床上用于白癜风的治疗。未见其导致药物性肝损伤的报道。三七、红花、苍术等单药或其复方制剂等均有不良反应的报道[3-5],其中三七有表现为肝肾功能损害报道[6],是可能原因之一。

患者所用六味地黄丸成分为熟地黄、山茱萸(制)、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目前临床有用于众多皮肤病的治疗[7]。此药服用人群广,不良反应少见。其成分泽泻的相关毒理研究显示其对小鼠有肝细胞及肾近曲小管毒性[8],是肝损伤可能因素之一。详细问诊得知,患者在间断服用六味地黄丸的1年间并未出现过前述症状,且历次复查并无肝功能异常指标,所以可能性较小。而在加用白灵片期间约3个月后即首次出现症状,综合分析,患者药联用六味地黄丸和白灵片,与肝损伤存在着逻辑上的因果关系,且百灵片可能性更大,应当引起临床足够的重视。

[1]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肝胆疾病协作组.急性药物性肝损伤诊治建议(草案)[J].中华消化杂志,2007,27(11):765-767.

[2]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色素病学组.白癜风治疗共识(2009版)[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9,42(9):591-592.

[3]徐冬英,黄海滨.三七及其制剂的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中药杂志,2005,30(18):1465 -1468.

[4]骆杰伟,张雪梅.红花临床上的不良反应[J].福建中医药,2002,33(2):39.

[5]杨璐璐,鹿云丽,黄莉.服用蛇床子致不良反应1例[J].药学实践杂志,2001,19(4):274.

[6]肖云卿.口服中药三七致肝肾功能受损1例[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1993,5(4):217.

[7]欧阳恒.六味地黄丸在皮科临床上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8,15(1):82 -83.

[8]浙江人民卫生实验院药物研究所.泽泻降血脂的药理研究[J].中草药通迅,1976,7(7):2626.

猜你喜欢
六味地黄药物性白癜风
药物性肝损伤的诊治与分析
六味地黄丸、加味逍遥丸您可以服用吗?
苏智军:药物性肝损伤的预防
傅青春:药物性肝损伤的防治
骨疼丸致重度药物性肝损伤1例
六味地黄丸(汤)治疗肾脏病的研究进展
白癜风的治疗进展
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258例
308nm准分子光治疗36例白癜风患者临床观察
儿童白癜风和成人白癜风临床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