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超人”郭广昌:像极了李嘉诚的资本玩家

2014-03-10 20:37卓琳
世纪人物 2014年2期
关键词:广昌复星李嘉诚

卓琳

房地产和金融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房地产业的发展,需要金融业的稳健支持,而房地产业的发展,反过来又成为金融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身为房地产商,没有人不知道金融资本的重要,但两个行当有如鱼与熊掌的关系,让大多数房地产商都望金融资本而生畏。

郭广昌是一个特例,他是房地产商中的资本大玩家。因为与李嘉诚从商风格类似,他又被称为大陆“超人”。

2013年,“郭超人”干了两件大事,一是在海南三亚海棠湾国家海岸投资逾百亿打造七星级酒店,二是以总价7.25亿美元(约合44亿元人民币)买下位于纽约曼哈顿的第一大通曼哈顿广场。

在业内,郭素有“一出手就是狠招”之誉。这一次加码旅游商业地产,复星联手国际目的地度假村、豪华酒店营运商柯兹纳国际集团,共同在三亚海岸打造一座顶级的七星级酒店及海洋公园——亚特兰蒂斯。

而2013年12月18日收入囊中的第一大通曼哈顿广场,此前曾是摩根大通曼哈顿银行的全球总部。这座历史悠久的甲级办公大楼,高达60层,自1961年竣工投入使用,一直隶属于洛克菲勒财团,半个多世纪以来从未易手。

同李嘉诚一样,郭广昌素有包藏宇内的胸怀和目及全球的视野,其投资风格与“李超人”相似,投资手腕则令房地产界侧目。

在国内,除了旅游商业地产,郭的复星集团在医疗、健康、养老、教育等领域持续加大投资。而在海外,除了投资不动产,复星先后投资了地中海俱乐部和Folli Follie;仅在2013年上半年,就完成了三个国际项目的投资,分别是美国知名女性时装奢侈品牌St.John,从事医疗美容器械行业的以色列医疗科技公司Alma Lasers 以及美国的一家个性化药物诊断化验企业Saladax,复星的投资区域也由欧洲拓展至北美和中东。

这位在投资领域里长袖善舞而又为人低调的大陆“超人”表示,2013年复星将海外投资的范围延伸到日本和东南亚,主要聚焦消费升级和产业升级等领域。

郭广昌的第一桶金来自信息咨询行业,之后进入医药行业,1995年赚到1亿元。此后,他大玩资本运营游戏,开始了复星的大肆扩张、兼并之路。在扩张上,他有自己的哲学——能买的不租、能租的不建,以保证在较低的兼并成本下,产生最大的协同作用。

他最为推崇的企业家就是李嘉诚。“李嘉诚没有什么专业,投资就是他的专业。用产业来嫁接资本市场,李嘉诚做企业的模式值得复星学习,李是地产大王、码头大王、信息产业大王,产业做得很成功,而这为他在资本市场建立了很好的声誉。”

李嘉诚的成功经验可概述为业务多元化、业务全球化、策略性保持稳健财务状况和“不为最先”策略。郭广昌不但深谙此道,而从其实际操盘看,堪称亦步亦趋。

从2010 年开始,此前一直聚焦国内市场的复星正式启动了全球化战略。与其他中国公司相比,复星的全球化投资战略,特点是 “中国动力嫁接全球资源”,即在深化中国投资的同时布局全球,然后把这两种优势很好地组合起来。

一方面,复星在国内已经形成了一个稳定的产业投资组合,包括医药健康、房地产、钢铁、矿业、零售、服务业及其他投资,这些投资长期受益于中国经济的成长;另一方面,复星广泛开展PE业务,并开始进入资产管理业务,实现了投资收益的常态化。

而现在,在郭的推动下,“中国动力”正“嫁接全球资源”,即复星做新的产业,却不是从头做起,而是跟全世界最好的团队去合作,去嫁接他们的经验和资源。比如复星的养老社区,是和美国最好的养老投资公司一起合作的;旅游则是与法国老牌旅游度假村运营商Club Med 合作,通过投资后者,将这个品牌引入中国,同时将最好的团队嫁接进来。

2013年,李嘉诚被传“撤离中国”。尽管“李超人”事后声明否认,但事实的确透出诸多端倪。

与久居香港的李超人不同,土生土长的郭超人这一次没有选择跟随,而是选择延续他的《我相信什么》:第一,我们对中国的发展充满信心;第二,看好中国经济,不等于我们不到海外投资,正因为你更懂中国经济,对中国市场更了解,你才能找到更好的全球性标的去投资,将“中国动力嫁接全球资源”。

图说郭广昌

1989年,郭广昌毕业后留在复旦大学的校团委工作。然而,他渴望更广阔的天空,于是准备出国,先后通过了TOFEL和GRE考试,而且还向亲戚借好了出国所需的资金。1992年,上海变成投资和创业的热土。他看到了机遇,放弃了出国的机会。 郭广昌下海创业,与梁信军、汪群斌、范伟和谈剑组成了后来的复星集团“五虎将”,他们用从老师、亲戚、朋友们那里借来的钱,办起了当时还相当少见的信息咨询和调查专业公司——广信科技咨询公司。机遇和努力,使他们赚到了人生第一个100万元。

郭广昌先后搞过彩色火焰蜡烛、咕咚健身糖、婴儿尿湿报警器,都不成功。眼看着赚来的钱越做越少,他觉得这样下去不是个办法,于是决定做房产销售,想尽办法,愣是为复星赚来了第一个1000万元。 1993年,广信更名复星,毕业于复旦遗传工程系的复星“五剑客”中的汪群斌、谈剑、范伟也在这时陆续加入。经过潜心研究,他们在母校找到了生命科学院研 究的一种新型基因诊断产品——PCR乙型肝炎诊断试剂,为复星赚到了第一个1亿元,也开始了复星介入生物医药产业的第一步。

1998年改制后的复星实业上市,一次即募集资金3.5亿元,郭广昌由此认识到资本市场魅力无穷,开始思索如何将产业与资本对接。

2002年涉足零售业;2003年进军钢铁业、证券业;2004年屯兵黄金产业;2007年投资矿产业;2011年进入保险业。如今的复星高科技集团如今已成为管理着1350亿元资产的投资集团,涉及医药、房地产、钢铁、矿业、零售、服务业等领域。

美国保德信旗下的保德信保险公司与复星各自出资50%。至此,中国唯一的一家由民营资本与外资合资的寿险公司浮出水面。这是复星全球化投资的一幕。聘请美国前财长约翰?斯诺做集团顾问,和凯雷合作成立股权投资基金,入股地中海俱乐部。

让人们印象深刻的片段还包括今年4月,复星集团在纽约四季酒店举办了初入华尔街的晚宴。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换下细条纹西装,身着丝质太极服表演了一段太极功夫,这场以柔克刚的中国武术表演透露出一丝气息:44岁的郭广昌正气定神闲地迈向海外收购之路。

郭派是郭广昌为代表的易太极,马派自然是马云为代表的太极禅。郭广昌的师傅黄宗达,实际上正是马云介绍的。3年前,郭广昌问经常打太极的马云,能否介绍个师傅。马云当时只知道上海有个黄宗达,但并未相见,就随口跟郭广昌说了。没想到,郭广昌还挺认真,竟然坚持打起太极,连高尔夫球都少碰了。后来马云找到陈氏太极传人后,竟然也上了道,还非要推广太极文化。和李连杰、王占海搞出了太极禅。有一天,马云去郭广昌的易太极馆,开了个玩笑,让黄宗达和自己的太极师傅比划比划,看看郭派和马派到底谁厉害。郭广昌旁边打着圆场,差不多就行,别真打啊。

2004年5月,德隆的资本泡沫破灭后,几乎所有人都在追问下一个会是谁,复星瞬间成 为众矢之的。的确,二者有太多相似:多元化;涉足金融和实业;急风骤雨似的收购;握有多家上市公司;子公司孙公司合资公司关系复杂;同样低调不多言的自然 人大股东;都是民营企业。没有比这更巧合的了! 2007年,有记者就德隆的问题采访他,一向内敛的郭广昌突然变得十分 激动:“你们的前提和基准是什么?”他质问,“你们是不是认为复星跟德隆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德隆比较不幸倒下了,复星应对得比较好,就活下来了?这种前提 和想法就是错的。”他淡淡地说道:“德隆不值得拯救。”

2010年2月,BFC项目地块正式挂牌,竞标者众,以证大为首的和以复星控股的复地为主的两大联合体分别参与,最后由证大以92.2亿元的天价拍得,刷新上海土地出让总价纪录。不过,这笔巨资需要在8个月内付清,而证大的资金实力备受舆论质疑。数 月后,地王项目公司成立。复星系以30%的股份出现在股东名册中,并承担了60%、约27亿元人民币的股东贷款。当年10月,该项目公司股权发生变更,此 后复星拥有地王50%的股权,承担70%的股东贷款,剩余股权由证大、绿城等持有。在复星的主导下,地王出让金得以在最后期限前付清。

潘石屹认为他做了一套可以逃脱优先认购权的方案。老潘来我办公室的第一天,他谈了两点,首先他们想要50%的股份,愿意合作,表达了很多善意。另一句话是: 在法律上,他们已经做好充分的沙盘预演。后来我才理解,沙盘预演是什么意思,也就是绕开我的优先认购权,从第一天开始,他就把这些东西想好了。所以我说潘 石屹厉害,第一生猛,第二有技巧,第三什么手段都用上。

12月27日,复星集团的范伟代表复星提出要求,我们才明白复星提出的合作方式是:SOHO要收购8-1项目证大和绿城的权益,必须给复星付5亿元人民币的补偿,同时SOHO多给8-1的项目公司20亿元的超额股东贷款。

“外滩地王”—外滩国际金融中心8-1地块的一纸判决,宣告复星集团一审胜诉,SOHO中国有限公司先输一仗。一审判决发布几个小时后,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在其个人微博上表示:“我们坚信法律的公正。我们三方(SOHO中国、证大和绿城)决定提起上诉。”

郭广昌作为一个多产业投资的推行者,直接、间接控股与参股的公司多达一百余家。对于“复星系”的发展,郭广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复星的确还比较干净,我扪心自问,做得还不错。希望能把复兴做成‘中国的伯克希尔?哈撒韦。”郭广昌是沃伦.巴菲特长期投资策略的追随者,在许多方面,复星是中国版的伯克希尔.哈撒维,尽管这家运营多个产业的多元投资集团规模较伯克希尔.哈撒维要小。

复星现在反对两种倾向,一种是文化上的职业经理人主义倾向,就是只讲过程、只讲程序,不问结果;第二种是企 业家的轻视职业素养倾向,企业家以“土八路”自居,以“土八路”为荣。所以复星要打造企业家与职业经理人和谐共生的互补型团队。创业型企业家要吸收更多的 职业经理人进入自己的核心团队,并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而我们的职业经理人要学会像创业型企业家一样去思考问题。这就是复星对于企业家精神、企业家文化的 系统理解。

从理念上学习巴菲特到如今实现“产业+投资+保险”的模式,是它发展20多年来的新里程。按照郭广昌的设想,伴随着来自保险公司的资金在复星投资中所占比例的不断提高,复星将逐步过渡成以保险公司为核心的资产管理公司。

猜你喜欢
广昌复星李嘉诚
The enhanced aerosol deposition by bipolar corona discharge arrays
杨广昌:带着小小核桃 走上“核”变之路
我还年轻,还没想退休
辞离复星
复盘复星路
想起李嘉诚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