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株潭城市群学前教育的区域地位及发展定位

2014-03-13 06:09田景正黄灿张媛媛崔晴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办园入园城市群

田景正,黄灿,张媛媛,崔晴

(1.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湖南长沙410081;2.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湖南长沙410005)

长株潭城市群学前教育的区域地位及发展定位

田景正1,黄灿1,张媛媛1,崔晴2

(1.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湖南长沙410081;2.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湖南长沙410005)

长株潭城市群是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的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长株潭城市群学前教育在湖南省具有特殊的地位,体现出良好示范和引领的功能。但要实现既定的发展目标,长株潭城市群学前教育还需要解决“入园难”“入园贵”、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滞后及教师待遇与专业素质等主要问题。

长株潭城市群;幼儿园办园水平;发展定位

长株潭城市群位于湖南省中东部,包括长沙、株洲、湘潭三市,是湖南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2007年,长株潭城市群作为一个区域整体获批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推进中,作为社会民生工程的学前教育是其重要的内涵之一。因而,剖析长株潭城市群学前教育在全省中地位及其问题,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其发展定位则极有必要。

一、长株潭城市群学前教育的区域地位

(一)长株潭城市群学前教育规模及发展速度在全省领先

从学前教育规模看,近几年长株潭城市群人口总数一直约占全省总人口比重的20.8%,而学前教育规模则远远超过这一比例。在长株潭城市群中,长沙市更是引擎全省。从表1抽取的2001年、2005年、2010年、2012年4个年份看,长株潭城市群幼儿园数量分别占全省的27.7%、28.8%、25.8%和23.5%,高于人口比例3%以上。

从发展速度上,长株潭城市群学前教育发展迅速。2001年,长株潭城市群有幼儿园369所,至2005年即超过1000所,2010年突破2000所,2012年超过2500所,2012年长株潭城市群幼儿园数量是2001年的7倍。2001年到2012年幼儿园的年增长率为19.4%,对湖南省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贡献率高。从长株潭城市群内部看,株洲市发展速度最为迅猛。2001年,该市幼儿园仅为80所,2012年达到870所,接近2001年的11倍,年增长率为24.2%。

表1 长株潭城市群幼儿园数量(所)在全省中比例

(二)长株潭城市群办园条件和整体水平在全省有较强优势

1.幼儿园办园条件

根据湖南省教育统计年鉴数据,幼儿园办园条件包括硬件条件和软件条件两大方面。硬件条件主要有幼儿园校舍、幼儿园活动室、幼儿园户外活动场地、幼儿园图书等;软件条件主要指幼儿园教师素质状态。

长株潭城市群幼儿园办园硬件在全省占有较大优势。从随机抽取的2001年、2005年、2010年3年情况看,长株潭城市群幼儿园校舍面积、幼儿园活动室面积、幼儿园户外活动面积、幼儿园教学录像带、幼儿园图书藏量所占湖南全省比例最高值为42.7%,最低值25.7%。大大高于其它区域各个年度所占全省的比例。可见,长株潭城市群幼儿园在办园硬件方面是全省最好的区域。

幼儿园办园的软件条件主要通过教师的学历及职称情况衡量。从教师的学历看,2010年、2011年、2012年长株潭城市群幼儿园园长、教师中具有专科学历的人数分别占全省的29.8%、28.5%、27.2%,而幼儿园园长、教师中具有本科学历的人数占全省比例更高,分别为38.2%、38.9%、39.8%。可见,具有专科以上学历,特别是本科以上的高学历的园长和教师主要集中区域是在长株潭城市群。

表2 长株潭城市群幼儿园办园条件及占全省的比例

表3 长株潭城市群幼儿园园长、教师学历人数及比例

职称的评定一般要求综合考虑教师的教龄、学历、教学水平、态度及业绩、科研能力等多个方面的情况,因而能反映出教师素质的整体情况。从教师的职称情况看,2010年、2011年、2012年三个中,长株潭城市群幼儿园园长、教师获得职称的人数所占比例分别为28.7%、27%、25.7%。具有小学一级职称以上的教师是各个幼儿园的骨干,在幼儿园保教工作中起到了承前带后的功能。长株潭城市群幼儿园获得一级以上职称园长、教师的人数在2011年、2012年、2012年分别为28.2%、27.3%、27.7%。可见,长株潭城市群幼儿园园长、教师人获得职称及具有较高职称人数比例均较其它区域高。

表4 长株潭城市群幼儿园园长、教师职称人数及比例

2.幼儿园办园水平

1991年,湖南省教育厅出台了《湖南省示范性幼儿园评估标准(试行)》,2003年正式颁布《湖南省示范性幼儿园评估标准》,并配套出台了《湖南省示范性幼儿园验收细则》,对全省幼儿园办园水平进行整体性评估。至2010年,省教育厅挂牌的省级示范性幼儿园总数已达55所,其中,长株潭城市群有23所,占全省的41.8%,反映出长株潭城市群办园水平长期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详见表5[1]。

表5 湖南省省级示范性幼儿园在各市州分布状况

(三)长株潭城市群办园机制体制在全省有着良好示范

1.制定民办幼儿园准入标准,促进社会力量办园健康、快速发展

首先是长株潭城市群通过明确民办教育的合法地位,有力地促进了民办幼儿园的快速发展。2008年,长沙市出台《关于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在管理体制上,长沙市教育局设置有民办教育处,所辖的四县五区安排了民办教育专干。从表5可以看出,2001年到2012年,由于长株潭城市群民办幼儿园的快速增长,有力地促进了本区域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大大缓解了“入园难”的问题。

其次,长株潭城市群在全省率先制定了民办幼儿园的准入和评估标准,促使社会力量规范办园。2001年,长沙市制订了《长沙市民办幼儿园设置标准》,对民办幼儿园园舍、设备、教师及其它工作人员配备及其资格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同一年,株洲市发布了《株洲市民办幼儿园审批条件(试行)》,对于幼儿园的办园方向、目标、发展规划、规模以及幼儿园园舍、设备、教师及其它工作人员配备及其资格均有细致的规定。湘潭市则出台了《湘潭市民办幼儿园年检评估细则》,设定了幼儿园评估的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

2.政府主导,加快普惠性幼儿园的建设

“普惠性幼儿园”是基于解决“入园难”“入园贵”问题的一个新生概念,是在政府主导下面向大众、收费较低、保教质量有保障的幼儿园。它一般包括三个类型的幼儿园:一是公办幼儿园;二是集体或单位举办的公办性质幼儿园;三是提供普惠性服务的民办幼儿园。“普惠性幼儿园”的建设需要政府力量进行主导。长株潭城市群在其2011—2013年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中均把普惠性幼儿园的建设作为重要指标。其中株洲市全省率先出台了《株洲市普惠性幼儿园建设标准》,采取幼儿入园差额收费、财政补助拨付到园的方式支持幼儿入园,至2013年认定了115所幼儿园为该市首批城区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保教费平均降20%,最高降380元。

在政府作为方面,长株潭城市群还通过政府督导加强对本区域学前教育的管理和引导。湘潭市于2008年颁布《湘潭市示范性幼儿园督导评估细则(试行)》,2010年株洲市政府教育督导室牵头组织对城市四区139所幼儿园进行了办园水平评估。认定36个幼儿园为优秀等级,96个幼儿园为合格等级,7个幼儿园为不合格等级。这些措施有力地促进了本区域办园水平的提升。

二、长株潭城市群学前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投入总体不足,“入园难”“入园贵”问题依然突出

新中国成立以来很长一段时间,湖南省学前教育体制以集体(行政事业单位、学校、厂矿企业、城市街道、农村社队等)办学为主,即学前教育的发展主要来源于集体经济和国家财政的投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20世纪90年代后,湖南省办学主体逐步呈多元化发展的趋势,社会力量办园比例逐步加大。目前,长株潭城市群办园主体仍然延续多元化办园趋势,表现出教育和集体部门为骨干、社会力量为主体的格局。

表6 2001-2012年长株潭城市群办园主体变化情况

表6显示了两个方面的基本情况。一是长株潭城市群社会力量办园快速发展。2001年,长株潭城市群社会力量办园仅121所,2005年达1022所,至2012年则达到2230所,该年社会力量办园数量是2001年的18.4倍。社会力量办园的快速发展使得其所占幼儿园比例也快速提升。2001年,长株潭城市群社会力量办园占所有幼儿园的比为是32.8%,2005年开始,其比例已超过了2/3。2011年的比例高达88.1%。二是教育部门、其它部门和集体办园数量在总体上几乎没有增加。2001年,教育部门、其它部门和集体办园数量共248所,至2012年为357所,11年仅增加109所,年均增加8.4所。可见,新世纪以来长株潭城市群学前教育事业在规模上发展主要是社会力量办园的快速增加,从而,在办园体制上形成了以社会力量为主体的格局。目前,这一格局还没有什么较大的变化。

上述情况说明,长期以来,长株潭城市群政府财政层面对于学前教育的投入过低,从而出现学前教育过分市场化,其公共产品性质扭曲,公共服务功能弱化。一方面,由于公立幼儿园少,学前教育优质资源欠缺,“入公立幼儿园难”现象在长株潭城市群随处可见。另一方面,由于政府层面对于学前教育的投入过少,而幼儿园的开办和运作所需的大量费用只能由幼儿家庭承担,自然造成“入园贵”的普遍现象。“入园贵”导致一些低收入家庭只能望而却步,从而影响幼儿入园率的提高和学前教育的普及。

(二)城乡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不均衡状况仍在延续

可见,随着城市化的加快,长株潭城区和县镇人口不断增多。长株潭城市幼儿园数量的快速增长不仅能逐步满足了城市户籍幼儿入园的需求,也为进城农民工子女入园提供了机会。

2.农村学前教育发展速度低于城市,且有放缓趋势。2010年,长株潭农村幼儿园达到737所,比2003年增加563所;同一年在园幼儿120442人,比2003年增加71971。总体上低于城区和县镇的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而且,从2011年开始,长株潭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数据呈下降趋势。

总体上来,一方面基于学前教育作为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认识加深,由于各级政府的重视,近几年来长株潭城市群学前教育城乡统筹均衡发展有了一定程度的推进;另一方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农村经济发展和教育观念滞后,加上农村幼儿出现了加速向城市流动趋势等原因,农村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与城市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城乡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不均衡状况仍在延续。具体数据见表7。

表7 长株潭城市群城乡学前教育事业发展情况

(三)幼儿园教师待遇低,专业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由于长株潭城市群政府财政层面对于学前教育的投入过低,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运行主要依靠幼儿园收取幼儿的保教费用维持,致使幼儿园教师整体待遇低,从而对其专业化水平产生必然的负面影响。幼儿园教师待遇情况主要表现有以下两个方面:首先,从身份看,绝大多数教师没有编制,有着教师的称号,但没有进入国家教师的序列;其次,从待遇看,这些公、私立幼儿园没有编制的教师待遇普遍低,与一般的端盘子、洗碗的打工妹的待遇不相上下,有的甚至没有家庭保姆待遇高。这种既谈不上尊严,又谈不上待遇的现状导致广大的幼儿园教师准入门槛低,专业发展缺乏动力,专业化水平长期得不到有效提高。

学历和职称是考察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状况的两个重要方面。从学历状况来看,2001年,长株潭城市群幼儿园园长、教师专科及以上学历人数为1631人,占当年幼儿园园长、教师总人数的46.1%;2012年,长株潭城市群幼儿园园长、教师专科及以上学历人数已到达14231人,占当年幼儿园园长、教师总人数的73%。学历状况虽有一定程度提升,但仍然有较大比例幼儿园教师学历在中专以下。从职称状况看,虽然获得职称的人数在逐年增多,但是,未评职称教师比例也逐年提高。职称比学历更能说明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化状况,从表8可见长株潭城市群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化水平还比较低。

表8 长株潭城市群城乡幼儿园园长、教师专业发展基本情况

三、长株潭城市群学前教育发展定位及措施

(一)长株潭城市群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定位

综上可知,河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明专利拥有量的绝对值与增速仅占全国中游位置,而且,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明专利拥有量在2014年还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这说明,河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能力还很薄弱,科技自主创新的内生动力不足且不稳定,其专利比较竞争优势还不明显。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明专利创新实力不强、存量不足的短板,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河南省专利政策(战略)的制定、专利运用能力的提升、高层次专利人才的培养,制约了河南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与实现。

长株潭城市群是国家两型试验示范区,是湖南省经济发展的增长极,也是湖南省学前教育发展的先导和引擎。根据《湖南省建设教育强省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2011年湖南省政府转发的《关于加快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目标要求,以及《长沙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学前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2011)、《株洲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学前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2012)、《湘潭市“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长株潭城市群中未来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定位见表9。

表9 长株潭城市群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目标定位

从表9可见,长株潭城市群主要从三个方面确定未来学前教育的发展目标。一是学期三年幼儿毛入园率目标,从2013年、2015年和2020年三个点观察,长沙市、株洲市显然要比湖南省高出很多,即普及三年学前教育目标走在全省前列,湘潭市与省目标一致。二是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占幼儿园总数比例,从2013年、2015年和2020年三个点观察看,长沙市的各个点的目标均高于湖南省该三个点确定的40%、50%、70%目标,株洲市2020年目标高于省定目标。三是0-3岁早期教育得到进一步重视,并能够有较快发展。另外,长株潭城市群中的长沙市还制定了幼儿园教师发展指标。提出2013年,教师大专学历达到67%;2015年,教师学历合格率达100%,其中大专以上达70%;到2020年,幼儿教师学历合格率达100%,其中大专以上达80%。

可见,长株潭城市群学前教育事业发展是站在湖南省经济和教育发达区域的高度进行定位,目标是建成布局合理、质量优良、人民满意的学前教育体系,凸显其领先地位和引领性。

(二)进一步发展长株潭城市群学前教育的措施

1.进一步加大普惠性幼儿园建设力度

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2010)要求努力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对此,作为引领全省学前教育发展的长株潭城市群,应该把全面普及学前教育作为未来一段时间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目标。

要普及学前教育,意味着城市和农村幼儿园的数量均能够满足当地幼儿的需求,使每个幼儿都有幼儿园可上。同时,一般家庭能够承受幼儿园的收费标准。这就要求政府层面必须努力增加投入,加大普惠性幼儿园建设力度,切实解决“入园难”“入园贵”问题。一方面,努力增设一批公办幼儿园;另一方面,通过经济补助和业务帮扶,建设一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公共学前教育经费应重点支持农村地区、经济条件薄弱地区,建立以免费、减费或补助为主要路径的资助政策体系,着力保证农村留守儿童、城市贫困家庭儿童入园和流动儿童入园接受学前教育[1]。

2.促进学前教育均衡发展

推进株潭城市群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主要有两大方面的工作。一是促进长株潭三市的均衡发展,这就要求城市群的资源互补。目前,株洲、湘潭两市与省会长沙市在学前教育的规模、师资、设施设备、保教质量等方面还有较大的差距。因此,应抓好长株潭城市群区域学前教育一体化方面的工作,积极探索交流互助、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联合共建机制,促进城市群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整体提升。

二是积极做好城市群学前教育资源城乡均衡配置工作,积极推进农村学前教育发展。随着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农村地区幼儿的入园需求在不断扩大。但农村幼儿园数量不足,尤其是公办学前教育机构数量短缺,无法满足农村幼儿的入园需求。目前,长株潭城市群城乡幼儿在接受学前教育的机会上不平等,农村儿童入园率远远低于城市。同时,城乡幼儿园办园条件、师资水平等差异显著。因此,均衡配置城乡学前教育资源,创新农村办园模式,促进农村学前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是未来的重要任务。

3.不断提高学前教育质量

长株潭城市群的学前教育质量在全省无疑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但与东部发达省份及有关城市比较还存在差距。在提升提高学前教育质量上,长株潭城市群有大量工作要做。

首先是如何消除一些民办幼儿园和农村幼儿园的“小学化”现象问题。在观念上,要加强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和质量观的宣传,引导家长和社会更新观念,支持并配合幼儿园开展科学保教工作。幼儿园教师必须认真学习和贯彻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的贯彻,实施素质教育。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注重日常生活的意义。

其次是幼儿园保教质量的不断提升。幼儿园的课程设置、具体的教学活动组织、教学形式、幼儿园环境创设、教玩具的研发等方面还有很大的改善空间。应促进有条件幼儿园加强园本研究活动。从管理角度看,城市群要不断完善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监测体系,严格学前教育机构准入制度等。

4.稳定教师队伍与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并举

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建设一支高质量的稳定的幼儿教师队伍是保证学前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关键所在。要推进长株潭城市群学前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必须做到稳定教师队伍与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并举。

教师队伍稳定是教师素质提升的前提。在知识性和专业化要求较高的诸多职业中,幼儿教师的收入和待遇仍然很低的一类,与其繁重琐碎和较高的劳动要求不成正比。在此情况下,长株潭城市群幼儿教师同样存在流失现象严重,教师队伍不稳定,教师职业满意度低、职业倦怠感强等现象。对此,首先是保障幼儿教师的合法权益,稳定幼儿教师队伍。其重点是维护公办园编外聘用教师、民办园教师、农村幼儿园的教师的合法权益。在市、县一级实施农村幼儿教师及城市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基本性的底线财政补贴,改善幼儿教师的生存状况。

在提升幼儿教师专业素养上,首先是实施幼儿园教师准入制度,吸引长株潭城市群多所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本专科毕业生留在本地就业。其次做好职后培训,一方面,可以依托城市群高校和各级示范性幼儿园办园开展幼儿教师职后培训。另一方面,整合区域内的优质资源,形成优秀教师帮扶制度,实施教学能手和优秀教师支持帮扶交流工作,带动薄弱幼儿园和新进教师的成长。

[1]田景正,杨庆.湖南省示范性幼儿园的建设状况及对策[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2):68.

The Regional Status and Developing Orientation of Preschool Education in Changsha-Zhuzhou-Xiangtan Urban Agglomeration

TIAN Jing-zheng1,HUANG Can1,ZHANG Yuan-yuan1,CUI Qing2
(1.School of Educational Science,Hunan Normal University,Changsha,Hunan 410081; 2.Hunan Provinci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Education,Changsha,Hunan 410005)

Changsha-Zhuzhou-Xiangtan urban agglomeration is the national reforming pilot area of building“two-oriented society”.As the core growth pole of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Hunan province,the preschool education of Changsha-Zhuzhou-Xiangtan urban agglomeration plays a particular role in Hunan province,functioning as a good demonstration and bellwether.However,in order to achieve the established development goals,the preschool education of Changsha-Zhuzhou-Xiangtan urban agglomeration still needs to solve some main problems, such as“difficulty and high tuition fees in entering the kindergarten”,rural pre-school education development lag, teachers’treatments and professional qualities and so on.

Changsha-Zhuzhou-Xiangtan urban agglomeration;level of kindergarten;development orientation

G619.2

:A

:1674-831X(2014)04-0032-05

[责任编辑:刘济远]

2014-02-17

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09YBB266);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12YLA880109);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XJK012DBJJ006)

田景正(1966-),男,湖南泸溪县人,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教育学博士;黄灿(1991-),女,湖南湘阴人,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研究生;张媛媛(1990-),女,湖南衡东人,湖南师范大学研究生;崔晴(1982-),女,湖南张家界人,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民族教育研究所研究人员。

猜你喜欢
办园入园城市群
规范农村教学点办园行为的实践与探索
共享推动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以陇西县巩昌幼儿园实施集团化办园探索为例
孩子入园焦虑,家长莫要恐慌
长三角城市群今年将有很多大动作
我国第7个城市群建立
把省会城市群打造成强增长极
从国外经验看我国城市群一体化组织与管理
东阳10家电镀企业被整合入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