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牺牲多壮志
——访梧州的中共党组织遗址

2014-03-14 01:16覃柞干
西江月 2014年8期
关键词:特委梧州小楼

杨 麦 覃柞干

为有牺牲多壮志
——访梧州的中共党组织遗址

杨 麦 覃柞干

中共梧州地委、广西特委旧址陈列馆

梧州是一个有着两千年历史的小城,中共广西第一个地委和特委、广西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就建立在这里。回头看看那段风起云涌的历史,共产党人的身影依然清晰可见。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

在梧州市河东建设路兴仁巷4号,有一座绿树成荫的庭院,庭院里有一栋青砖黑瓦的两层小楼,这就是中共梧州地委、广西特委旧址陈列馆。

小楼不高,楼上办公,楼下展厅,展厅里陈列了1921年至1929年梧州市社会状况、中共梧州支部诞生,以及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大量照片和实物。展品中最重要的无疑就是中共梧州地委第一任书记谭寿林1926年1月从广州来梧,正式建立梧州地委的经历,而一份1954年3月9日毛泽东亲自签发的第001号《谭寿林烈士光荣纪念证》的照片,成为了这段历史最好的注脚。

讲解员说,为了给谭寿林来梧建立地委创造条件,1925年底,支部宣传员毛简青夫妇先期抵达梧州,秘密租下了一栋两层半的砖木小楼作为中共梧州地委办事处,掩护开展建党工作。如今这栋小楼紧贴陈列馆,修缮过后对外开放 。小楼占地面积不大,每层只有几十平方米,一道狭窄的木楼梯拾级而上,典型的岭南筒子楼风格。一楼当年作为毛简青夫妇的起居室掩护开展工作,二楼办公,最高的半层作会议室。为了革命事业,当年出入此处的仁人志士想必不少,如今虽然时过境迁,但那匆匆的脚步声仍犹在耳。

上到三楼,黑瓦屋檐下支着一张方桌,当年中共梧州地委的许多重要决定就在这张方桌上形成。方桌后的白墙上,一字张挂着中共梧州地委成员,以及在此活动的中共党员照片与简介:邓拔奇、廖梦樵、粟丰、李省群、钟山、周济、龙君炎……一幅幅旧照片上,每位革命志士的音容笑貌,仍栩栩如生地展现在人们的眼前,但他们中的半数都牺牲在了国民党反动派制造“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掀起的一场场腥风血雨之中。

中共广西特委旧址

一抹革命浪漫主义色彩

从中共梧州地委、广西特委旧址陈列馆步行十分钟,就到了民主路维新里东一巷4号。这栋四层的广西特委旧址已经修缮一新,但它依然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

1927年,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广西各地中共组织遭到严重破坏。大革命潮起潮落,逆境之中,中共广西地委成立。1928后1月,广西地委改组为广西特委。

1928年夏天,中共广西特委书记朱锡昂根据上级指示,与女党员宋自洁假扮夫妇,租下了这栋小楼组织对敌斗争工作。两人俨然恩爱夫妻过着夫唱妇随的生活,实际上,两人的“家”却是广西党组织开展革命工作的指挥中心。这段传奇经历,为冷酷的斗争现实平添了一缕革命浪漫主义色彩。

修缮过后的广西特委旧址,底层陈列着朱锡昂、邓拔奇、董铨汉、雷荣璞(雷经天)、郭金水等五名当年中共广西特委常委的塑像。三楼的耳房里,安放着朱锡昂和宋自洁工作时的蜡像,蜡像栩栩如生,此情此景恍若昨日。当年,朱锡昂正是在这栋楼里,以商人身份为掩护开展革命工作。八仙桌左边的补木格墙上,随手拉开的一扇暗门,以及暗门背后隐藏的密室,依然让人感受得到那个时期斗争形势的惊心动魄。

为有牺牲多壮志

出广西特委旧址,行车三十余公里,临近夏郢镇,折向西行,在一片农田之中,有一栋三层的仿古青砖小楼,这就是中共广西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纪念馆。

小楼不大,一楼会议室,二楼和三楼是陈列馆,展出了农民委员会的文献、照片和大革命中农民运动所使用的各种器具。

1925年12月,林培斌等5名共产党员,以国民党中央农民部特派员身份回梧州开展农民运动。林培斌等人以多贤乡(今万秀区夏郢镇)为突破口,引导当地农民建立了广西第一个由中共直接领导的基层农会。1926年3月7日,林培斌带领7名农民党员,在多贤乡建立了中共广西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多贤支部,把党的火种播撒到了广大的农村地区。中共多贤支部积极组织农民运动,引导农民建立农会,与地主武装作坚强斗争。

多贤区农民协会的会旗

纪念馆里,林培斌、苏志才、戴锡禄、陈之颖、张海萍、苏曼和罗文坤等革命志士的图片和实物资料相当丰富,其中苏曼和罗文坤这对革命夫妻又是一段佳话。

50多岁的纪念馆馆长苏奕光说,苏曼出身多贤乡地主家庭,当年苏曼的故居原是一所南方四合院,占地1000多平方米,如今的纪念馆就是在苏曼的故居建立起来的。

苏曼及其妻子罗文坤于1935年东渡日本留学并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烽烟四起,夫妇二人回国参加救亡运动,日夜奔忙,负责恢复中共广西省工委和桂林中共市委的工作。1942年,苏曼夫妇被国民党特务监控,为保护其他同事及党的工作机密,夫妇二人双双自缢身亡。无数革命志士为着一个共同的理想前赴后继、舍生忘死,那份激荡人心的热忱至今仍然激励着后人。

苏曼夫妇的图片和遗物,都在纪念馆二楼集中展出,展厅里还展出了大革命时期农民运动的雕塑与模型,再现了大时代背景下的惊心动魄,以及在革命潮流中的人物沉浮。

参观到最后,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份纪录1927年被杀害的30多位革命烈士的名单:林培斌、苏志才、戴锡禄、李素秋、陈丽馨……那白纸黑字间分明写着:“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责任编辑:傅燕兰

猜你喜欢
特委梧州小楼
文化自信视角下梧州岭南文化的当代价值研究
中共梧州城工委
中共湘西特委创建初期的三次会议
一城一舰 心心相印
袁小楼艺术作品
小楼一夜听春雨等
皖西北特委在巢县的隐蔽斗争
我喜欢你,不只是习惯
我的家乡最美之梧州
中共北江特委总交通站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