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节能减排重在运营管理

2014-03-14 06:58
中国教育网络 2014年7期
关键词:节约型能源监管

校园节能减排重在运营管理

节约型校园建设的切入点是校园设施,但绿色校园建设将是一个系统工程,会涉及教学、科研、宣传、院系、部门等多部门多领域,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都需要抓。

谭洪卫认为当前中国绿色校园建设,在节约型校园扩大示范方面,校园节能监管平台建设是重点抓手,在建设力度、覆盖程度上都有所增强。但在平台建设质量上、有效运用方面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和挑战。

首先是机制保障上,部分校园绿色事业发展、基础平台建设上存在过度依赖国家财政资助、在可持续发展自有资金、能力建设及体制保障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足; 第二,校园节能监管平台建设过分依托外包工程承建单位,参与建设及运营的积极主动性不足,缺乏相应的专业能力;第三,平台数据维护力量不足,数据共享不足,大多数校园节能监管平台尚未发挥对日程管理业务及能源定额管理的应有作用。以上三点是制约校园节能监管平台及绿色校园发展的瓶颈,是重要而且基础的问题。他提出,突破这些瓶颈需要政策落脚到考核评价机制的创新上,制度要落实到基层部门、指标要纳入政绩考核。要摒弃过去“重启动建设、轻效益考核”,“重示范点展示轻实效运用”等浮夸之风。

节约型校园建设的切入点是校园设施,但绿色校园建设将是一个系统工程,会涉及教学、科研、宣传、院系、部门等多部门多领域,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都需要抓。现在的问题是如何通过建立正确的政绩、业绩考核机制和定量化管理制度建设让各部门都关联其中,而不仅是后勤、基建处等保障部门的事。绿色校园建设参与度的提高也并非只是靠传统手法上的动员号召和形式上的宣传,而是需要创新学科手法,提供技术手段,落实制度实施。例如,实施“能源消费定额管理制度”、创新“碳排放交易平台”、强化“绿色建筑运行标识”、“建筑能效标识”等,而这些的支撑基础是建立全面科学的运行监管平台,建立年度能源环境报告制度,接受社会监督。

谭洪卫

同济大学绿色建筑及新能源研究中心教授/常务副主任、中国绿色大学联盟秘书长谭洪卫,作为一直致力在绿色校园建设、节能监管等工作推进的专家,在中国绿色大学建设方面具有独特的见解。

围绕这样的目标导向和技术路径,社会各方可各尽其能。设计方需要在项目设计上为其提供完整科学的技术解决方案,校园规划、绿色建筑设计上需要以能源资源总量控制、能效指标优化、能源洁净利用为导向,注重因地制宜、因校制宜优选使用技术;厂商应该根据校园需求开发和提供适用的产品系统和服务;政府可据此出台激励政策。

对于高校,目前还有一个最关键的问题是校园中这些绿色建筑和设施的建设完成后普遍存在缺乏后续运行管理能力(编制、预算和专业人才)的现象。且大都难以靠自身解决。因此,校园迫切需要专业的节能服务、需要企业、行业的服务创新,为其提供专业的托管服务,确保这些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校园设施量大面广,节能减排不能仅依赖节能产品、设计,更重要的是运营管理,需要创新和扶持新型节能服务模式。

从节约型校园到可持续发展校园,谭洪卫认为未来绿色校园的发展方向应该是绿色理念和技术贯穿融合在校园设施建设中(绿色科技应用);体现在校园运营管理中(绿色运营管理);绿色人文气息充满校园(绿色校园文化);可持续培育绿色人才(绿色育人);能为社会提供绿色服务(绿色服务)。

(原文刊载于能源世界)

猜你喜欢
节约型能源监管
国际能源署:今年清洁能源投资将再创新高
第六章意外的收获
综合监管=兜底的网?
用完就没有的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
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化 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探讨
实施节约型园林绿化 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生态节约型园林抚育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对策
监管和扶持并行
放开价格后的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