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班级团支部为平台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

2014-03-17 00:19苍留松
科教导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团支部团干部价值观

苍留松

摘 要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理想信念教育提出了战略性的指导与方向,如何设计适当的载体,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大学生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树立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励志成才报国,成为值得思想政治工作者研究的课题。笔者作为高校共青团干部,尝试从基层团组织建设出发,就如何以班级团支部为平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加强大学生团员思想教育提出了见解。

关键词 团支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十八大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提出了新的方向。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目标是让大学生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强大国家树立理想,对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信念,为投身党和国家的建设伟业增长学识、提高才干,对中国的美好未来充满信心。有伟大的思想作为指导,有精湛的理论作为素材,最关键的环节是要把教育落到实处,为大学生学习、成长提供指导。

理想信念教育要覆盖全体学生,工作就必须从基层做起。从共青团工作的角度看,基层就是班级团支部。以班级团支部为基点,通过班级辐射教育全体学生,是共青团开展工作的基本思路。在本文中,笔者就以思想教育结合实践活动的方式进行思考,提出了以班级团支部为平台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想法。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意义

1.1 引导学生用最直观的方式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非仅在字数和形式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做了简化,而是提出了思想追求、实践行为、个人品质需要达到的一个目标,从国家建设、社会风气和个人品质三个方面划出了一条标线,其中任何一个或几个词汇都可以作为独立的教育主题,不仅结构清晰,而且更易理解。

1.2 把握自由、公正、平等的价值观导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实现城乡平等、官民平等和教育平等,同时也强调必须通过民主、宪政和法制实现。当前,年轻一代追求政治清明、法制健全、维护权益的意识非常强烈,不公正事件、丑恶现象频频在网络等新媒体上曝光,可见年轻人对公正与平等的向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表明了党和国家对自由、公正、平等的坚持,也指出了合法的实现途径,使青年的呼声得到回应,看到希望,认识到相信并坚持党和国家的正确道路,才是实现自由、公正、平等的正确道路。

1.3 引导学生清醒认识形势和使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人民共同努力奋斗的价值取向,是一种共同理想,对于大学生而言代表着责无旁贷的使命和敢于担当的勇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简明的方式构筑了一代中国人的“中国梦”,不仅要让大学生看到美好未来的希望,更要让他们看清面前的困难与挑战,体会到那一份责任的沉重。

综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核心内容。

2 以班级团支部为平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优势

我们提倡将班级团支部作为教育平台,根据来自大学生班级和共青团组织的特点:

2.1 班级作为教育组织形式的优点

首先,班级是最基本的学生组织形式,班级团支部也是团工作的最前沿。在进行思想引领教育时,单独的班级仅能够保证一定范围的教育效果,但是多个班级之间就能够形成教育体系,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思想教育的思路与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课堂授课的道理是一致的。

2.2 共青团强大的组织号召力量

共青团是青年思想的引领者,也是青年成长的服务者,以革命性的鲜明特色和建团以来的光荣传统,结合青年人特有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共青团是当之无愧的青年先锋。因此,共青团组织对大学生拥有很强的号召力。

综上,班级团支部能够有效结合班级和共青团双方的优点,是思想教育工作的理想载体。

3 以班级团支部为平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思路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合适的载体才能被学生更好地接受。传统的思想教育方法如报告会、讲座等形式现在已不能被九零后大学生接受,如果教育的内容枯燥、浮夸,形式单一、刻板,是脱离实际的形式主义,那么一定会遭到抗拒。

3.1 以科学的调研提供依据

调研是思想教育的前提,基于以班级团支部作为教育平台,调研工作也要以班级团支部为出发点。首先应面向团员、团干部分别调研,了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程度。要注意调研的针对性,对不同年龄、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调研的内容和策略都不相同:高年级学生比低年级学生思想成熟,知识面广,看问题角度多,也更深入,调研方式应以征求意见、讨论为主;低年级学生应该以引导、启发为主。理、工科的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强,分析能力强,应使用简洁的交谈方式提高效率;文科学生归纳总结、形象思维、跳跃思维能力强,表达能力更强,要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和机会,有更多的耐心才能了解真实的情况。要避免只调不研,对调查结果要进行分析,发现共性问题,总结规律,有针对性地选择教育内容和形式。

3.2 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教育

固有的思路很容易把思想教育引向讲座、报告会等气氛严肃的传统课堂式教育中。这种方式严谨、正规,能保证教育内容的顺利输出,但缺点是无法保证教育内容的输入:首先形式单调,对大学生来说,课堂学习是主要方式,如果课余的活动内容仍与课堂学习无异,就很难引起兴趣。其次,年轻人对长时间静坐聆听的学习方式并不欢迎,如果讲授方式缺乏新意和趣味,过于理论化而脱离实际,就很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无聊。

班级团支部首先把学生纳入自己最熟悉、最容易接受的环境中,继而尽量减少采用单调、枯燥的课堂教学模式,增加实践环节,可以有效提高兴趣。其中,团校、社团和新媒体是非常不错的载体。

3.2.1 利用团校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

团校是团组织开展团员教育、团干部培养的平台,也是班级团支部建设、团干部培养的主要方式。首先,把班级团支部干部纳入团校教学体系,举办团干部培训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开展培训,为班级团干部打下理论基础;同时利用团校进行工作技能培训,指导班级团干部组织活动,开展工作,为班级团干部打下技能基础。

在团校教学体系构建中,我们以主题实践活动作为实践教学方式,锻炼团干部的组织能力。

主题团活以班级团支部为单位开展,优点包括:第一,在班级的背景下,全班学生自然全部参与,利用班级的归属感就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第二,充分锻炼班级团干部的工作能力。可以由团干部设计团活的载体,对统筹、组织、协调能力有很大的锻炼价值。同时,由学生根据喜爱的形式、流行文化设计团活的内容和方式,使组织团活成为创造的过程,使工作更加轻松和有趣,对思想教育内容的贯彻是有好处的。

3.2.2 理论研究社团

与班级相比,社团具有更大的自由度,通过理论研究社团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点在于对社团的引导。目前存在的问题是:一方面,社团干部的思想水平很难达到必要的高度,另一方面思想教育活动内容和形式不够生动,很难获得学生的欢迎,并不是社团活动的主流形式。解决的办法是以团组织加强理论研究社团的硬实力,以社团活动结合班级团支部工作增强活动的软实力。由团组织牵头,组建以理论研究为内容的社团,干部和成员由团组织选择具备思想理论素养和较强组织能力的优秀学生组成,在教师指导下,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宣传、研讨、沙龙等形式组织班级团支部进行学习,以学生喜爱的方式组织实践活动。采取社团活动流动走进班级支部的形式,通过这种在学校指导下的“官方”社团,既可以实现教育目标,又能发挥社团自主性强、吸引力强、实践性强、娱乐性强的特点,增强教育的效果。

3.2.3 发挥新媒体的作用

新媒体包括微博、微信,社交网站等,是大学生应用最多的互联网交流方式。以网络为平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观点很早就提出,目前以新媒体为载体的网络交流形式成为主流,最明显的就是微信、微博、人人网等社交网站和智能手机平台。利用新媒体的要点在于找到教育内容与新媒体的结合点,利用新媒体增强教育的吸引力。例如:以团组织牵头,要求班级团支部建立微博,通过互粉、关注形成微博体系,通过微博、微群建立话题,营造网络讨论氛围;通过关注官方教育机构进行信息转发,扩大宣传面;利用学生喜爱的微信、人人网主页的形式对国家建设、社会现象的观点分析与讨论,通过传递正能量事件开展道德引导等,并利用新媒体宣传、推广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相关活动,将活动做成品牌,增强吸引力。

猜你喜欢
团支部团干部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团总支)”名单(共四百三十一个)
严管优出抓好团干部队伍建设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开卷
团干部须有5种特质
创建“雷锋团支部”立足岗位学雷锋
中学团支部希望得到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