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成语故事的教育作用

2014-03-17 00:19张小芸
科教导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教育价值基础教育

张小芸

摘 要 成语故事凝聚着传统文化的精华,蕴涵丰富的知识和道理,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本文即是谈成语故事所蕴涵的教育价值,以及在语文教学中采取各种方式充分挖掘成语故事的教育价值。

关键词 成语故事 教育价值 基础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汉语有丰富的词汇和各种形式的固定语词组,成语就是其中一种,并长期被广泛地使用。成语故事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和传承,是历史文化和智慧的凝聚,蕴藏着丰富的知识和道理,具有深厚的教育意义。民间成语故事大都是从古代寓言、故事、俗语、古诗文、历史事件和名人名言中产生的,其中一些成语还有美丽动听的故事。如果我们通过讲述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来说明一个道理、表达一种看法,陈述一种观点,使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受到启发,得到暗示,从中领会中国文化的魅力。在语文教学中通过学习成语故事,不仅能够掌握语言,同时能够学习故事的深刻意义。

1 成语故事的教育价值

1.1 扩大视野、增长知识、丰富词汇

一个好的成语故事,语言规范,简洁明了,都是经过提炼、净化后的语言,能提供丰富的语言材料,对儿童有着艺术感染力量。学生在听故事中学到大量的新词和优美的语句,积累丰富的语言“养料”发展他们连贯性语言。使儿童能规范地、系统地学习语言,丰富词汇,发展语言表达能力。让故事成为孩子的“语言教师”。通过听故事、讲故事,学生不断地学习着故事中的规范语言,学习把话说清楚并富有表现力,这对他们清楚、准确的发音,连贯性的独白语言的发展是十分有意义的。

1.2 继承祖国文化,汲取祖国文化深厚的营养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如何让年轻的一代继承祖国优秀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成语故事是祖国文化的精华,传递着整个民族的精神和信念。语文教学是祖国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要通过语文的学习让学生学习和热爱祖国文化,进而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的情感。从这个角度说,语文教学中渗透成语故事,能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1.3 培养正确的道德情感和价值观

成语故事蕴涵丰富的“情商”教育材料,能够对孩子进行“情意教育”,有助于形成孩子正确的道德情感和价值观。大部分成语故事通过典型的形象,曲折的情节,生动、优美的语言,吸引着孩子,使他们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渐渐形成真善美、假丑恶的道德判断标准。尤其是一些励志故事,能够激发孩子磨砺意志,树立远大理想,确立人生目标。一个独立能力强的孩子,在他未来生活道路上,往往敢于拼搏、有创见、意志坚强,能主宰自己的命运;相反,一个缺乏独立能力、缺少毅力的孩子,则常常表现出意志脆弱,依赖性强,缺乏主见。一般来讲,孩子的自制力较弱,意志相对脆弱一些,遇到困难、挫折的时候往往容易退缩不前。因此,需要我们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培养孩子独立、坚强的意志品质。但是空洞的说教不能打动孩子,孩子需要的不是苍白无力的语言说教,而是那些富有形象、鲜明感人的具体东西。成语故事能提供生动、深刻、丰富的教育材料,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

1.4 通过讲成语故事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故事是人类的存在方式,通过讲述和分享彼此的故事,不仅可以使我们彼此联结在一起,而且使我们尊重内在于我们的多样性和公共性。Jerome Bruner(1996) 说:“讲故事是人们理解自我生活和经历的一种方式,我们一直在故事中游弋。”讲故事是最古老的教育形式,它是保存、分享和纪念我们所有成员的智慧的一种方式。我们生存的意义亦嵌入故事之中,因为已讲过的和正在被讲的故事形塑了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

1.5 教学中运用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故事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内容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在一个逻辑和理性占据主导地位的教育图景中,教学更多地沦为一种被专家管理的技术过程,而不是在社会的指导和支持下每个人所应承担的充满故事的旅程和富有挑战性的寻求。在教学领域,故事的被驱逐只能迫使儿童保持缄默,因为他们的故事在遭到拒绝的同时,他们的学习热情也随之受到抑制。故事能够保持儿童对世界的惊奇与兴趣,因为故事不会自动把儿童引向现代科学的自然秩序,儿童在一定的年龄也没必要去理解有关自然现象的众多因果关系,因此正如范梅南所言:“对某个独特儿童的恰当的回答应是一个属于他的故事。一个好的故事提供了一个使儿童对问题感兴趣的回答。一个机智的教育者能够使儿童保持对问题的鲜活的兴趣。”生动、有趣,比空洞的说教更有效,故事教学的一个重要功用就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选择一个好的故事将是学生和老师共同学习的兴奋点。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妙用故事,能很好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思维,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妙用故事巧导入;巧用故事引背景;采用故事解含义;妥用故事揭题旨;借用故事悟情感;活用故事激思维;引用故事怡品性等。

2 成语故事的运用

2.1 读(讲)故事

首先让学生每天回家读一个成语故事,然后讲给爸爸妈妈听。每天上课前五分钟一个学生讲他读的成语故事,其他同学做简单的评论和补充。这样每个同学都有表达的机会,每个同学都能学习更多的知识,同时,通过这样固定性的活动形成学生自觉读书、认真思考的好习惯。每天上课前,同学自觉站到讲台前,大家也都期待着一个故事,讲完之后,有的同学进行补充,有的同学进行评论,形成一种积极的学习氛围,有利于调整学习状态,激发求知欲,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2.2 故事表演

模仿和表演是孩子的天性,也是个体个性成长、社会性培养。教学中开展一些表演故事的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更深刻的体会故事所蕴涵的深刻内涵。一方面,学生以自己的理解去表演,锻炼了学生的再现文本和口头表达能力。另一方面,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表演,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成语故事传递的文化内涵。

2.3 编(改)故事

在读了一些故事后,让学生尝试自己改编故事,如进行“扩写”、“补写”、“读后感”等。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发挥想象力,从而激发创新思维,锻炼学生写作能力。

此外,平时可以开展各种形式的游戏巩固成语知识。比如“成语接龙”、“成语聚宝盆”、“成语造句”等。采取“故事明星”以及成语知识竞赛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故事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每一所学校都应重视并发掘故事的价值与力量,使学校成为充满故事的地方。从某种意义上说,充满故事的学校才是具有文化内涵的学校。借助成语故事进行教学,在增加知识的同时提高兴趣,更重要的是形成一种文化氛围,让孩子从小在凝聚祖国文化精华的故事中成长,必然造就有文化素养、精神品位和思想内涵的新一代。

参考文献

[1] 安桂清,顾薇.论故事的教育价值.当代教育科学,2007(2).

[2] 欧阳玲.民间成语故事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 中国智慧城网,2007-09-23.

[3] 陈立.小学高年级阶段英语故事教学[J].基础英语教育,2005(4).

[4] [加]马克斯·范梅南著.生活体验研究——人文科学视野中的教育学[M].宋广文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教育价值基础教育
小学数学概率统计的教育价值与教学例析
论教育价值与教育目的的关系
从教育价值探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
河南省基础教育信息化现状调查
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儿童水墨画课程教材研发的必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政策话语的迁嬗
教育均衡发展:现代教育发展的新境界
“中国梦”之中国“自主高考”梦
基于微课应用的专递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初中语文教材中情感元素的教育价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