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一个好的班级制度是关键

2014-03-17 00:19杨士平邹先锋
科教导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量化班主任

杨士平 邹先锋

摘 要 著名西方管理学理论“热炉法则”告诉我们,各项规章制度应当成为一座烧红的“热炉”。班级管理制度能捍卫公平,能聚拢人心,能形成力量。本文就班级量化管理实践的效果与操作中遇到的问题,阐述笔者的一己之见。

关键词 班主任 量化 班级制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什么样的班级制度才是好制度?

1.1 制度的形成

一个班级的管理建设,如果没有设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做好做坏一个样,表彰奖励看印象,学生就不会重视班级荣誉,甚至会以一种漠然的态度面对。但是,制定了相关的制度,按制度量化管理,学生的积极性就会提高,参与意识就会增强。首先,利用班会课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1)小学生中普遍存在的违纪行为有哪些?(2)你对上述违纪行为的处理意见分别是什么?理由是什么?(3)为班级获得荣誉的同学(班级、校级、校以上),你认为给予何种奖励?在老师的引导下,鼓励学生自己讨论制定的量化显示表细则和管理办法往往更周密,更切实可行,更能得到学生的支持,更容易贯彻执行,因为自己认同的东西没有理由不执行。然后根据班级管理的要求、目标以及实际情况,组织班干部和学生代表进行多次讨论和经过反复试验,我们制定了《公安县北京首汽燎原小学班级量化管理制度》,内容包括作业、值日、仪表、保洁、出勤、课间操、自习课纪律、眼保健操、上课纪律、学习进步加分、集体活动、好人好事等10多项。制度中规定:每位学生的基础分是100分,违纪扣分视情节轻重而定,每次扣分1~5分,并给予做卫生、擦黑板等相应的劳动教育;对为班集体做出贡献的学生,采用加分制,并给予适当的表扬和奖励。这种方法,不仅注意对学生每日行为规范的评价,引导学生关心集体,关心他人,多做好人好事,多参加集体活动,还注意引导学生追求学习上的进步。

1.2 制度的实施

班级量化管理制度形成后,马上组织全体毕业学生认真学习,以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宣讲制度的内涵,举例说明扣分的内容和方式,让班上每一同学知道该怎么做,不这么做会怎么样,让每一个学生做明白人。由值日班长对照统计项目分别进行统计,统计结果至少要三个以上人认同后才能公布,班主任对统计的数据做到每天一查看,每周一小结,及时和学生以及必要时和家长联系,家访或者与家长谈学生在校表现再也不搞拍脑袋表态,用数据和事实说话,学生的反复性与狡辩心理得到了很好的遏制,让学生心服口服,让家长明明白白,体现了班级管理的科学性。每月一总结,通过数据分析,及时了解情况,因为数据真实,对与错,错在哪里,如何改进,一目了然。在管理中作为班主任还要明白,量化扣分手段并不是完全代替有效评价,要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绝不能一扣了之,要给学生“成长”的时间才是班级量化管理的关键。扣分之后还需做好以下辅导工作:(1)教育学生用正确的态度对待扣分;(2)教育学生怎样做才是对的,怎样改正;(3)跟踪观察,注意反馈;在教育过程中我们还要注意使用亮点原则,即缺点与痛苦相连,好习惯与快乐相连,要给学生进步的时间、机会,学会等待孩子的成长。

1.3 学期终端考核、考评

建立一个好的班级制度是关键,一个好的班级制度考评不到位会让学生认为“说话不算数”,这个班级量化评分制度,既有定性的要求也有量化的要求,既有过程的要求也有终端的要求,对每位学生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70分以下为不合格,70~90 分的为合格,90分以上的为优秀,按评优秀学生有了量化细则,大家心服口服。优秀少先队员、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等评选,人为因素少了,同学们有了努力方向和标准。对考评合格的学生提出下次争取进入优秀行列的要求。对考评不合格的学生也要更加关注与关爱,防止其破罐子破摔,放大他们在学习生活中的闪光点,找出学习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与更正措施,鼓励其在下次考评中能够得到合格或优秀,只有他们做得更好,班风学风才能再上新的台阶。

2 为什么说决定班级管理成败的关键因素是制度?

(1)班级管理更加透明公开,调动了学生参与性和班干部的工作积极性。由于实行班级管理信息每天一公示,每周一小结,每月一总结,做么做,师生之间、同学之间,有事大家都知道,有错相互提醒,反馈顺畅多了,快速高效的管理网络体系和全反馈系统在全班很快形成了。同时也能促使我们的班干部认真完成好班级管理工作。

(2)师生关系更加和谐。实行量化管理后,班主任工作能抓大放小,主要精力放在提高学生成绩上来,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许多无谓冲突少了;同时学生知道哪些事不该做,哪些事该做,一旦学生被扣了分,由于小组荣誉感的驱使,全组都在帮忙寻求对策,争取以良好的行为进行弥补;科任老师上课的纪律跟班主任上课纪律几乎没有差别。这样有利于班级管理从“管”走向“不管”。

(3)个人荣辱观逐渐增强,学风、班风日益好转。每一个同学都想在终端考核中争当优秀,他们的个人的荣誉观念必然逐渐增强,班级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学风、班风变化带来了丰硕成果:我们学校毕业年级在全县小学毕业考试中成绩一次比一次好,有一个班被评为镇级优秀班集体。每次年级卫生评比中我们班总处在优良的行列;镇运动会精神文明代表队称号;下学期开学初整个毕业年级没有发生一起大的违规违纪事件,主动学习的人渐渐多了起来。

3 关于班级制度的反思

任何一项制度都要力争完善,才能发挥其最大功效,因此在制定伊始,难免考虑不够周全,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后,我找部分值日班长和学生进行了交流与反馈,通过与大家座谈发现了量化管理过程中的漏洞,如具有代表性的以下几点:(1)用积分来了解、衡量学生,容易使部分学生过份看重分数而影响班级的活跃气氛和正常的人际交流,变得缺乏活力;(2)对部分行为较为散漫的同学打击较大,看不到自己的进步,从而丧失信心等;(3)有些同学对值日班长的扣分理由表示不服,甚至还会发生争吵现象,挫伤了值日班长的积极性,就会对一些同学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4)还有同学觉得“加分项”设立不妥,有些同学为了加分而不是真正地出自内心去帮助别人,认为这种做法很虚伪,希望不要设立好人好事加分项等。

通过交流与反馈,我深深感受到,虽说小学生年纪小,给了孩子们平台,让每个孩子学着管理,相互监督,自我约束能力逐渐增强,小小年纪把“管理”两个字也能做得比较到位。他们更加偏爱道德的弹性约束。他们认为自由的空间比扼杀性的制度要好,不过得有前提是积极自觉的状态。“恰到好处”的制度和“恰到好处”的管理才能使大家心意相通、和谐相处,才能使班级发展成为一个朝气蓬勃、健康、积极向上的优秀班集体。

参考文献

[1] 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沈阳出版社,2000.7.

猜你喜欢
量化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夸夸我的班主任
《做一个不再瞎忙的班主任》
从覆判案件看北京政府时期基层司法的状况与特征:以江苏为例
量化词语的隐喻分析
危化企业提高现场应急处置能力的对策措施研究
警察院校量化考核制度
班主任
让“量化”更加的“亮化”
当代优秀班主任的人格魅力举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