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学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开展与推动

2014-03-17 00:19谢耿蒋雪梅
科教导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职业指导学校

谢耿 蒋雪梅

摘 要 本文结合我校就业指导工作实际,围绕医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就业政策、就业观念、就业信息与就业指导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适应医学生求职就业的就业指导形式和方法,帮助引导毕业生正确认识当前国家的就业形势,积极转变就业观念,通过多种途径收集和掌握用人单位需求信息,努力实现毕业生的充分就业,全面提升当年毕业生的一次性就业率和就业满意度。

关键词 学校 职业指导 推动开展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就业难、就业质量不高已成为大学生和社会最为关注的问题。出现这一现象的深层次原因是当前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缺失和错位,影响了职业指导的实际效果。就目前我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来看,还很不尽人意,特别是在就业政策、就业观念和就业信息等指导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从而严重影响学校整体就业工作的开展和推动。因此,有必要对上述情况作进一步分析和探索,以便提出更多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对策,促进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健康发展。

1 高校就业指导现状

2011、2012年本校就业指导中心设计的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问卷,结果显示,72%的被调查学生对学校就业指导方面的工作表示不满意,认为“不完善,指导渠道过于单一”。在就业区域意向上,87.6%的被调查学生意向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就业,11.2%的被调查学生意向在广东珠三角以外地区就业,只有1.2%的被调查学生意向去省外就业。在就业单位意向上,80.4%的被调查首选单位是医疗事业单位就业,7.2%的被调查者首选单位是国家机关、部队等单位就业,只有12.4%的被调查首选单位是企业及其它性质单位就业。由于学校缺乏系统的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只有面对毕业学生,较少前期的积累,常常出现学生临到毕业时,不知所措,频繁来就业指导中心咨询,拼命在社会关系、证书、奖励、简历设计等方面临时抱佛脚。

2 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针对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和医学生教学培养特点进行分析,主要原因是在就业指导课的开设及就业指导课教学形式和方法等方面的问题。

2.1 在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的开设问题方面重视不够

针对高校开展就业指导课的调查表明,多数高校只在毕业班中开设就业指导课,有的甚至安排为讲座。少数开为必修课的,也只在毕业前一年进行。高校在就业指导课教学时数上也明显不足。部分高校还只是将就业指导课狭义地理解为就是为毕业生介绍就业形势、政策,提供就业信息,指导就业方法,在毕业生与用人单位间牵线搭桥而已。

2.2 就业指导课的教学形式和方法方面单一

在就业指导形式上,各高校普遍采用的形式为个别咨询、选修课与讲座,课程形式的松散难以引起学生们的重视,更谈不上兴趣。长久以来,这种不重视课堂教授的观念,导致了毕业生整体上就业流向分布的不合理和结构性失业现状。

在就业指导内容上,各高校主要采用 “就业政策宣传”“择业技巧指导”和“就业信息发布”等,而对于“职业生涯设计指导”“就业心理咨询”以及“职业适应性辅导”,学校采用的频率很低。

2.3 就业指导师资薄弱

从事《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的教师却基本都是半路出家,专业背景主要是来自思想政治学、教育学等纯理论学科,缺乏职业指导实战经验,对社会就业形势及职业发展的规律缺乏系统全面的认识,职业指导教育科班出身的教育师资力量薄弱,导致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堂上的教学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极少突出实践教学,教学效果不佳。

3 对策与措施

我校通过自查分析找出教学中存在问题的结症,初步确立了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学课程体系,从根本上改变现有的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学的被动局面。

3.1 政策指导,队伍建设,全面统一,开创就业指导新局面

针对开设就业指导课难的问题,各高校可以借助教育部和广东省政府下发的相关就业工作文件,结合向社会公布就业率对学校声誉的影响等问题,主动争取。同时,加强与部门、学院之间联系,并提出教学计划方案,供学校领导决策。

有了政策的指导,就业指导师资队伍的建设也是就业指导工作的关键因素。要提高就业指导工作的质量,必须加强专职教师队伍建设,尽快实现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学校应开展就业工作培训,聘请专家上课,实现就业工作人员持证上岗;其次,学校要分期分批派出就业工作人员参加校外的各种培训。

3.2 改变就业指导形式,实行就业指导全程化和提倡自主创业

(1)推行职业生涯规划与全程就业指导,培养就业超前意识。许多毕业生认为就业指导课临近毕业开课时间太晚。这种在毕业前一年进行的单纯的就业政策宣传和择业技巧培训,根本就不能满足当前学生在求职就业过程中在前景规划和心理辅导方面的要求。因此,就业指导课应从新生开始,实现教学的全程化、全员化,面向全体学生,贯穿在学生整个大学学习期间。(2)就业多元化,提倡自主创业,进行创业训练,建设创业平台。提倡学生自主创业,灵活就业。引导学生认清当前就业形势,根据自身具体情况,通过多种渠道推销自己。在当代大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的情况下,自主创业可谓是提高毕业生社会适应程度、拓宽就业途径,实现人生价值的现实措施。当然为了减少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盲动性和短期行为性,必须把大学生自主创业与职业设计相结合。

3.3 加强对学生基层就业意识的引导

高校职业指导要明确一点,中国是个农业大国,人口众多,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城镇化建设和发展县域经济是促进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方式,小城镇发展已成为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重要力量。

到基层就业是基于中国特殊国情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政策,也是青年学子在中国这个大环境里锻炼成才的必由之路。因此,各高校职业指导应以面向基层就业为导向,以人的身心发展、职业发展和社会发展相和谐为目标,帮助学生分析到基层去的现实性和合理性,帮助其设计在基层的职业生涯规划,并结合基层需要提升学生到基层就业的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1] 孟广龙,张金梅,侯娜.素质教育贯穿在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全过程.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15:110.

[2] 田光哲,李祥伟.创新职业指导——新理念.第4章.职业指导与职业指导多元化服务,2007.1:101.

猜你喜欢
职业指导学校
只有我一个人在学校是这样吗
试论如何实现更高质量的职业指导
学校推介
上学校
试论如何提升职业指导效果和效率
浅谈高校职业指导工作
高职院校“人职匹配”职业指导模式的思考
试论如何开展三层六段精细化职业指导
加大职业指导专业人才培养力度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