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与延迟满足

2014-03-17 00:19张伟尹朋飞
科教导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人格特质米歇尔中华文化

张伟 尹朋飞

摘 要 忍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学思想,“忍”中的自我控制思想与西方心理学中的延迟满足十分的类似,其背后的实质是自我控制力这一积极的人格特质。“忍”所包含的思想比延迟满足感所包含的思想要多,作为心理学工作者要善于从中华文化中汲取心理学思想并对其研究,对心理学做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 忍 延迟满足 中华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B849 文献标识码:A

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而言,中国并不是她的故乡,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学思想对西方心理学的影响深远。美国心理学史家加德纳墨菲(G.Murphy)曾经说过: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故乡在中国。这句话显然是从心理学思想层面讲述的。

1 忍的基本含义

关于“忍”,中国文化中有太多的名言俚语俗话,如“小不忍则乱大谋。”“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关于忍的书有《忍经》、《劝忍百箴》等。忍在古代是一个倍受褒扬的词,如《周易》中的谦卦就主张自我抑损的退让与隐忍,《孟子.告天下》中的“动心忍性”等。

《说文解字》对忍的解释为:忍,能也。从心刃声。《说文解字·段注》中认为忍包含两个层面:“行”与“止”,即“做”与“不做”。《说文解字·段注》中提到“凡敢于行曰能,今俗所谓能干也;敢于止亦曰能,今俗所谓能耐也。能耐本一字,俗殊其音。忍之义亦兼行止”。“行”层面的忍,如“忍人”、“忍害”;“止”层面的忍,如“忍辱”、“忍受”等,是敢于止,指承受某事而不发。

李敏龙从心理学角度对“忍”进行了界定“忍是一种策略性的自抑机制或历程,在此机制或历程中,当事人为了避免对自己、他人或公众显然不利之后果的发生,或为了预期对自己、他人或者公众显然有利之后果的出现,不得不做己所不欲的事情或承受己所不欲的身心痛苦”。①从李敏龙的对“忍”的界定可以看出“忍”包含以下特征:(1)忍具有动机性。即忍是有目的的,动机总是指向一定的目标。“忍”者为了以一个具体的目的或者某种抽象的价值而忍受当下的痛苦。(2)忍具有意识性。个体清醒的认识到自己在忍而不发或有意的在控制、在克制某些行为或情绪。(3)忍具有不快性。指个体要承受不愉快的情感体验(如愤怒等)。②

中国人在忍方面经常用的心理机制大致包括克制、坚心、容受和退让四种。③(1)克制主要指控制个体内心中的心理冲动而不表现出来(愤怒的情绪、打人的欲望或冲动等),即忍住自己“想做但又不该做”出的行为。(2)坚心可理解为意志力,即个体承受压力而不改变其意志,坚持做“难做但应该做”的行为。(3)容受指承受他人对自己不利的行为(嘲讽、谩骂、殴打等)而不予以回击。(4)退让指个体放弃自己的权益,而让与他人。虽不情愿但又不得不做出退让。

2 延迟满足

2.1 延迟满足的基本含义

尔特·米歇尔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研究延迟满足,在大量实证研究的基础上逐步确立了“自我延迟满足”的概念和研究范式。到目前为止,针对概念而言主要有:外加延迟满足和自我延迟满足。(1)外加延迟满足是指在现实情境中个体更多的时候是因为外在的要求或压力,而不得不做出符合外界所要求的行为等,从而达到延迟满足的结果。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认知能力的发展个体逐步将这种外部控制转变为内部控制,对成年人来讲,更多的是自己选择是否延迟满足。(2)自我延迟满足是指个体为了获得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甘愿放弃当下满足的选择倾向,以及在此过程中展现出来的自我控制能力。④它是个体指向未来的自我调节能力,受认知和动机的影响。

2.2 延迟满足实验

20世纪60年代,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沃尔特·米歇尔(Mischel)设计了一个著名的关于延迟满足的实验。该实验在一所幼儿园中进行,研究者让每一个孩子单独待在一间房子里,桌子上放着棉花糖。研究者告诉孩子们可以马上吃掉棉花糖,或等研究人员回来后还可以再得到一颗棉花糖作为奖励。在该实验中大约三分之一的孩子成功的延迟了自己对棉花糖的欲望。

研究者对这些孩子进行了长达几十年的跟踪调查。事后调查研究表明:当年不能等待的人成年后更多的表现出孤僻、易固执、易受挫、优柔寡断等倾向,而延迟者较多的表现为适应性强、受人欢迎、自信、坚毅等。二者还在学业能力测试结果方面有显著差异,延迟者在学业成绩上显著高于非延迟者。

此外,米歇尔(W. Mischel)和同事们还发现甚至在19个月大小的婴儿身上也表现出来了延迟满足的能力差异。如把婴儿从母亲身边抱走,观察婴儿的不同反应。结果是,有些婴儿立刻大哭,有些婴儿可以通过转移注意力来克服母亲离开的焦虑情绪,如玩玩具等。当这些婴儿在5岁左右去做棉花糖实验时,立刻大哭的婴儿不能抵制棉花糖的诱惑;相反那些通过转移注意力来克服焦虑情绪的孩子能够克制棉花糖带来的诱惑。

3 忍与延迟满足的异同

不管是中华文化中的“忍”思想还是延迟满足,其背后的实质是:自我控制力。自我控制能力是指个体在没有外界监督或者施压的情况下,适当地控制调整自己的行为及情绪等,克制冲动,抵制诱惑、坚持不懈地保证目标实现的一种综合能力,是意志力的表现。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个体社会化和情绪调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积极的人格特质。而这种积极的人格特质能够预测个体以后的表现,如米歇尔的研究;国内则有“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俗语,更有“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等人物例证。

忍与延迟满足也有不同。在取向方面,“忍”更多的是一种社会取向,但并不否认“忍”具有个人取向;而延迟满足更多的是个人取向。在心理机制方面,“忍”除了克制以为还具有更复杂的心理机制,就“忍”的退让机制而言,延迟满足并没有涉及退让的机制。⑤显然,延迟满足是“忍”的一部分。

4 忍与延迟满足的启示

中华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学思想,但在心理学的发展过程中,国内学者并没有对整个心理学界做出过突出的贡献,反倒是西方学生积极的吸取中华文化中的心理学思想,对心理学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如马克·威廉姆斯(Mark Wiliams)等学者提出的改善情绪的正念疗法,该疗法正是借鉴了禅宗的思想。因此,中国心理学工作者应立足中国文化的土壤,积极汲取中国古代丰富的心理学思想的营养,并在此基础上借鉴和应用西方心理学的合理理论,进行积极的比较研究,为心理学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注释

① 李敏龙,杨国枢.华人本土心理学(下册)[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580-605.

② 姜永志,张海钟.中国人忍而后发论之文化心理学分析.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3):58-61.

③⑤苏中.“忍”的中国文化特性及其心理机制[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4(2):24-28.

④ W.Mischel,Y.Shoda,?ML.Rodriguez(1989).Delay of Gratification in Children. Monica L Science:933.

猜你喜欢
人格特质米歇尔中华文化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人格特质对企业员工时间侵占行为的影响
米歇尔·马多作品选
汉字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不要说话
选择一张神奇的行为艺术照片,秒测你的真实人格特质
圣米歇尔山和黑脸羊
人格特质对抑制表现的预测研究
人格特质与脑外伤偏瘫患者残障接受度的相关性研究
圣米歇尔山及其海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