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 跨界混搭 协同创新

2014-03-17 12:01雍磊李谨佚阚绪献
科教导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教学相长工学结合校企合作

雍磊+李谨佚+阚绪献

摘 要 本文立足于专业校企合作教学改革所收获的经验和成果,总结出有效促进专业教师通过工学结合促进教学相长的顶层设计模式及具体改革内容和实效。

关键词 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 教学相长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0 导语

工业设计在中国是一个新兴的、综合性的应用型学科和产业,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的第二条:强化科技与创新与工业设计有紧密联系,同时工业设计也被列为宁波市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

国内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方面以大量的理论课程为主,缺少实践的体系及实战条件;以大量虚拟项目为主,缺少以产业链为导向的纵深实战;以院校师资为主,缺少实战师资及校企联合实战教学机制;以理论指标验收毕业生,缺少市场真实素质能力考核标准。如何建立学之有用,行之有效的教学体系?人文素质方面,现在大量学生是温室的花朵,能分享阳光,但很难分担风雨。教育的职责是树人,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从专业层面如何改变学生的自私和胆怯?如何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如何提升职业素质及能力?如何帮助学生树立职业理想?带着诸多问题和坚定的信心,我专业开始探索校企合作改革之路。

改革路上专业全体人员在努力探索与实践符合中国国情、符合经济发展需求、提升职业教育精髓的产学研合作模式。我们希望将专业建设成为中国首创的以素质教育和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实战运用型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培养一专多能、德才兼备的实战运用型人才。

1 改革内容

1. 1 管控团队

专业成立由企业、学院及专业人士组成的专业管理委员会,负责收集研讨区域企业的真实创新需求,建立学生的思维高点,明确学生职业目标与方向。成立由设计公司、企业设计总监组成的工业设计师联盟,共同研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并组织实施实战项目,培养学生技艺高点,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

我专业以产业链纵向集聚平台为载体,代替单一的教室和实训室。专业建有:教授工作室、创意设计中心、工业设计促进中心、设计师联盟秘书处、工业设计创意广场、打样实训基地、生产技术实训基地、小批量生产实训基地、产品展示研讨中心,以确保学生能够真正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

1.2 教学方式

以讨论探索式教学和项目驱动式教学方式代替灌输式教学,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发现式学习,旨在让学生主动学习。教学中注重:(1)优化教学内容,合理化选题。(2)丰富教学方式,综合利用现场参观、真实案例、讨论探索式等方法。

1.3 执行流程

以上改革内容可总结为12个步骤,如图1所示:

图1

1.4 师资团队

工业设计系形成了一支以行业企业专家为依托的师资团队。执教团队包括3位专职、7位企业团队成员构成。专职教师和企业教师共同完成课程中理论知识部分和实战项目部分,各取所长、各补所缺。

国以教为本,教以师为本,师以德为本。专业以教师实训、师德建设为关键。当前我国工科院校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背景的缺乏已经成为制约工程教育实践性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专业注重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要求专任教师每学年的寒暑假时间需下企业实践,了解前沿设计加工制造技术知识,定期进行汇报和考核。

1.5 课程内容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我们坚持以素质教育为核心,导入人文课程、实战项目、产业化流程、企业评价体系,从传授知识转变为培养综合素质。

专业课程教学增加企业内训课程,以产品开发流程中各环节的点作为教学课件,让学生参与产品研发的全过程。同时将学生的寒暑假实习纳入课程考核环节。

专业人文素质课程开设有现代社会学,本课程的任务是让师生了解西方工业革命的历史经验教训、认识文化的作用、建立适合我国当代的人格、人文和能力(PHA),使大学生逐步建立适合我国现代化社会的价值观、社会和职业道德、社会群体行为方式,培养适应现代社会的完整的人。从社会学角度建立现代工业设计思想,并树立生态设计和可持续设计思想。

1.6 激励机制

专业鼓励师生参与企业项目,带薪学习,设立企业质量奖。

专业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创业教育等各项服务,引导大学生更好更快地实现创业梦想。专业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可以边学习边体验,为今后自主创业奠定一定的基础。

1.7 评价标准

专业将企业用人标准导入学生评价体系,让学生在未踏出校门之前就能够充分认识企业、了解企业,看清自身存在的问题,明确未来奋斗方向。

1.8 教学文化

专业将弟子规、家史家训等传统文化融入课堂,定期邀请行业企业专家来我系给师生们进行会谈交流,定期组织学生参加工业设计企业(基地)与高校设计类专业对接等活动,开展创新设计人才实战招聘会进行职场模拟实战,使传统文化与企业文化、校园文化三化合一。

2 展望

通过全体教师致力于工学结合的不懈努力,专业现状改观不少:来自学生、学校、企业三方反馈的教学效果较往年有很大提升,在这里学生不仅学到了专业技能,更多的是收获了用“爱心和善良去规划他们未来的工作和人生”的理念。

基金项目:2013年宁波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参考文献

[1] 李乐山.现代社会学.北京: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12.

[2] 李乐山.设计调查[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3] 沈悦,虞建中.高职院校中工业设计专业教育的几点思考[J].教育研究,2009.25(8):151-152,178.

[4] 段卫斌.工业设计产学研实践[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5] 徐延宇,李政云.美国高校教师发展:概念、变迁与理论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2):50-53.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学相长工学结合校企合作
教学相长角度的德育教育双赢
教学相长
教学相长——“趣味数学”课上见真章
教学相长
基于工学结合的《仓储岗位实训》学习成效评价体系探究
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工学结合课程开发
在新形势下创新汽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初探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