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小组的建立对高职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的影响

2014-03-17 12:03孙越
科教导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学习小组教学设计

孙越

摘 要 本文在分析高职学生学习特点的基础上,结合计算机专业英语的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阐述了实行建立学习小组的方式,以促进该课程有效的学习的具体开展,提出了合理化建议,使课堂教学更生动,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以期为教师开展有趣的教学提供一种参考办法。

关键词 计算机专业英语 教学设计 学习小组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1 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特点

高职高专学生的学习情绪化较强,对感兴趣的东西学习积极性较高。而对于内容枯燥的内容则学习效率较低。因此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必须注意结合社会实际,增强教学的生动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应该通过加强实践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职高专学生的学习动机多样,随着学生生活的社会历史条件和个人的成长经历的不同而发展变化。高职高专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1)自尊心、进取心和不甘落后。(2)为了自己今后能有一份好工作,多挣点钱以使自己和父母能生活得好一些。而学习困难的高职高专学生,他们往往存在更多的情意障碍,表现为学习动力不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帮助学生认识、启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特别关注学习动机不明的学生,帮助他们建立起强烈的学习动机。端正其学习计算机英语的学习动机,以提升学习者学习兴趣。

高职高专学生的学习具有较高层次的职业定向性。他们在进校之初,自己就已经基本明白将来的工作岗位,并围绕一定的职业定向学习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他们的学习具有更多的自主权,学习途径具有多样性。高职高专学习具有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学习内容有一定的可选择性,而且高职高专阶段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提供给学生更多可以发挥的余地。建立学习小组的学习方式更适应计算机专业英语学习的特殊性。

2 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特点

2.1 教学存在问题①

计算机专业英语不同于公共英语的学习,由于大学英语以国家四六级英语过关为目标,所以未能受到学生的重视,学生学习兴趣不强。再者,计算机专业英语普遍的教学现象是以教师单纯地讲解翻译课文,学生被动地学习开展教学,内容多是宏观的有关计算机专业英语基础知识的内容,不涉及现代学生感兴趣的点。

2.2 明确教学目标

明确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的放矢,清楚明白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能够利用英语获取国外相关前沿科技知识,工作或应聘时会用到一些常见专业词汇的解释。

3 教学设计

3.1 学习小组的建立

建立学习小组的作用相互监督,互相提醒进行学习,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由于没有一个正常思维的学生愿意在一个集体里面连累团队,所以思想上会有准备,进行团队协作时也会积极思考。学习小组的建立可以根据教材进行组建,比如使用的是郭敏老师主编的《计算机专业英语》,教材中涵盖8篇课文,②教材单元内容为 Introduction to Computers、Computer Hardware、Operation Systems、Application Software、Programming Language、Data Structure、Internet、Multimedia。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一组进行一个单元的表演,内容课前布置,以面向全体同学表演的形式展示本学习小组的协作成果。

3.2 教学设计

郭敏老师主编的《计算机专业英语》教材每一个单元的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教材单元结构图

计算机专业英语的第一节课为师生间的相互介绍,可用英语进行表述。根据观察找到可以做组长的X名同学,共为8X名同学,即8组(以下以每班40人,5人/组,共8小组为例)。该节课上要明确今后课堂考查的形式,要求每小组必须完成一个单元的协作。

举例说明,第一部分情景对话,课前由该小组成员对要表述的问题进行搜索,了解对话的含义,之后由其中2名同学进行对话表演,教师对此次参与者的表现做评价。在第二部分Passages的翻译中,要先让小组中成员课前着重挑出重点难点词汇,课上提出,由教师做出解释。对英文缩写词汇应明确全称和含义。教师翻译的过程中,随时可以停止,由在场一名同学进行下一句话的翻译。第三部分是技能部分,学生可以自学为主,发表见解。第四部分为拓展阅读,更多的是生活中用到的英语,可以作为学生课堂阅读理解,提高学生阅读技能。下面具体说明每单元课前准备、课上教学及课后练习时学习小组需完成的内容。

3.2.1 课前准备

小组所有成员对自己所参与的单元内容进行市场调查,了解现发展阶段,这是教材有的地方需要更新的内容。课前预习文章,对情景对话进行演练。对生词进行标注,对常见缩写词汇查找释义并标注。

3.2.2 课中教学

每个单元共需四节课完成。第一节课由该小组选出一名同学到讲台上总结调查本单元热点情况,教师做评价补充。之后教师引入第一部分情景对话内容,在讲解课文内容后,该小组选出两名同学在讲台上进行英文情景对话。第二、第三节课都在做精读,由小组中的一名同学对课前标注的词汇与全班同学分享,教师及时补充并对常见缩写词汇进行解释。之后进行课文的翻译,由该小组成员翻译某一段落。第四节课教学内容是技能学习和拓展阅读,可适当为学生播放一些与课文有关演讲的录像,或者英文电影。比如《乔布斯》、《硅谷传奇》等。

3.2.3 课后复习

教学反思由教师本人进行,课后练习应结合课文内容对学生提出要求,对生词和缩写词划出一部分进行识记,并要求下节课提问。

4 总结

计算机专业英语的学习不仅有利于阅读相关文献,了解当前计算机的新进展,更有助于今后应聘职位,开展工作。然而普通的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采用的学生被动学习的方式,并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学习小组的学习方式,可以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除教师在进行课程教授时会有很好的互动外,也培养了学生的责任心和团队合作能力。希望学习小组的提出,可以给相关教师提供一种教学方法,可以开展有效的学习,充分发挥学生自主能动性,带动课堂气氛。

注释

① 张威.关于计算机专业英语的教学探讨[J].计算机教育,2013(10):71-74.

② 郭敏,徐莹,杨阳.计算机专业英语[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3.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习小组教学设计
如何真正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
“七化”构建学习小组追求高效思想品德课堂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学习小组的教学方法在钢结构教学中的应用
“问题解决于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