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儿童视角诠释苦难中的温情——评香港电影《岁月神偷》

2014-03-18 11:46李定通华东师范大学上海200241
名作欣赏 2014年11期
关键词:神偷儿童生活

⊙李定通[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 200241]

作 者:李定通,华东师范大学现当代文学研究生,师从殷国明教授。

《岁月神偷》是一部优秀的香港电影,故事娓娓道来,没有直白的陈述,没有歇斯底里的感情渲染。而所有的生存意义都分解到生活的细节中,令人回味无穷,如同一杯老酒,你要慢慢品,才能尝出其滋味。影片的背景是上世纪60年代的香港,故事围绕一个典型的小家庭。从广州南来、为生活挣扎的父亲,自得其乐;能顶半边天的母亲,聪颖过人;对爱情与未来充满梦想的少年长子和倔强好奇、常把父母弄至啼笑皆非的顽童幼子。他们在这个东西合璧、贫富并存的城市,面对生命的挑战、起伏与无常,笑中有泪。影片以罗进二的儿童视角,通过这罗姓一家人的生活、罗家长子的爱情,以及当日的种种人情世故和生离死别,带我们回到一个令人怀旧的旧香港,也重新塑造我们的集体回忆。

一、底层民众的苦难生活

影片的剧本改编自导演罗启锐自己的文集,题材大多来自其家庭生活,尤其是罗进一的塑造,罗启锐直言是为了纪念他的哥哥。朝花夕拾,以小见大,在这样一个极具诗意的名字背后想表达的意思是:“在幻变的生命里,岁月,原是最大的小偷……”上世纪60年代正是香港最黑暗的一段时期,香港民众一面要忍受港英政府的压制,一面又受到内地运动的波及,更要面对不时登陆的台风暴雨。社会矛盾尖锐,最严峻的问题莫过于贪污成风。那时的英国政府在对香港的管理上采取华人制华的方式,警察与黑社会同流合污,维持社会基本稳定的同时大肆收黑钱。老字号的永利街就处在这样一个风暴的漩涡中心。“所谓苦难,是指那种造成了巨大痛苦的事件和境遇。”①它包括个人不能抗拒的天灾人祸,例如遭遇乱世或灾荒、患危及生命的重病乃至绝症、挚爱的亲人死亡;也包括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重大挫折,例如失恋、婚姻破裂、事业失败。如同在城市化的浪潮下,传统生活方式、破落的老街区不堪一击一样,在台风面前,保住一个屋顶也成了这些平凡人难以完成的任务。然而更为糟糕的是疾病,当这个不治之症的患者是寄托全家人改变生活面貌希望的优秀的大儿子身上时,苦难就有了多重意义。

对于大多数生活在边缘的底层民众,他们要很努力才会在别人面前显得毫不费力。他们中只有极少数富于天资的人能在严酷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然后在卑微的自我纠结和花花世界的诱惑里苦苦挣扎。最后才能取得一点点成绩,跻身为所谓的社会精英。所以罗进一会对罗进二说:“弟弟你要记住,第三不算赢,第二也不算赢,只有第一才算赢。”说这句话的时候罗进一应该是充满骄傲的,但背后的无奈,又有谁去深思过。为什么一定是没有第二,只有第一?为什么一定要赢?因为对于资源缺乏的人来说,输一次就意味着一辈子。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过不去了就永远过不去了。这里面既有社会激烈竞争中的残酷和无奈,更有人面对困难与挑战时的不屈服和斗志昂扬的热情。他们的爱情是卑微的,卑微到泥土里的尘埃。罗进一初次到芳菲家的场景,想必大家都不会陌生。他的骄傲、他的热情在面对富丽堂皇的大房子的时候,一下子分崩离析了。但此时的罗进一才是最可爱的,他身上有那种淳朴的爱,有真诚的善,也有掩饰不了的脆弱的自卑。这才是撕下伪装后的小人物的真实。如同罗母,她是“侠盗罗太太”,“嘴最能干了,到医院轮号呀,插队取水呀,跟公车司机砍价呀,她一出马啥事都合适”。罗母和罗家老大代表了苦难的两种状态:前者表达的是成长的压力,后者讲述的是生活的艰难。罗母的聪明只能用在卖鞋和节俭中,这是她最大的无奈。如果有条件,所有的中年妇女任谁都想做一个高贵的夫人。而现实的生存状态是为了生计要抛下脸面,要斤斤计较。儿子和家庭是她们全部的精神寄托和希望,正是因为这种希望,使得她们在面对匮乏的物质生活的时候充满了热情。只有看到这一点,才能准确地认识底层民众的苦难生活和生存逻辑;才能解释在面对风暴时候,他们身上散发出的光芒,一种有信仰、有担当、有智慧的光辉形象。

二、儿童眼里的生活百态

“今天学校教什么?”

“中文和英文。”

“中文教了什么?”

“中文。”

“英文教了什么?”

“英文。”

如何把这种苦难中的正能量传达出来,是一个技术难题。如果过于铺陈则有刻意迎合的嫌疑,作品反而落了下乘。反之,如果缺乏对苦难的深度描绘,影片则会陷入单调,叙事难免失掉生动。导演罗启锐的聪明之处就在于巧妙地运用了儿童的视角来讲述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里,小人物如何相依为命抵抗自然的和生活的风暴。儿童视角是“小说借助于儿童的眼光或口吻来讲述故事,故事的呈现过程具有鲜明的儿童思维的特征,小说的叙述调子、姿态、结构及心理意识因素都受制于作者所选定的儿童的叙事角度”②这样一种有意味的叙事策略。它通过从儿童到成人再到儿童的角色置换,以儿童的另一种眼光去观察和打量陌生的成人生活空间,从而打造出一个非常别致的世界,展现不易被成人所体察的原生态的生命情境和生存世界的他种面貌。通过孩子鱼缸头盔里的视线所看到的变形的社会大大缓解了直面惨淡人生的苦楚,仿佛收保护费可以当作鬼佬差人逗小孩倒背26个英文字母般的游戏,而失去亲人这么可怕的事情也在孩子将偷来的夜光杯、米字旗、齐天大圣一一填满“苦海”的行动中得到了最浪漫的化解。影片全文是以罗进二的视角和口吻来描绘的,伴随着“Dancing On The Moon”(《月上曼舞》) 轻快的旋律,叙事线索随着罗进二的行动轨迹而铺开来,隔着鱼缸变形的世界里闪现了一排商铺和来往交易的人群,菜市场手拿渔具的中年走来,接着穿过街头老人扇扇乘凉的街角,闪现学校里的少年生活场景,船头上相依为命的兄长正在为小弟梳头。这些当然不全是罗进二看到的场景,而是加入镜头的剪辑和穿插的社会全景,展现的是香港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

然后影片正式进入罗氏一家人的生活。我想上文提到的对白是影片最好的对白,也奠定了影片语言的基调,一种朴素背后的深入人心,回味无穷。看似无厘头,却把事实上生活的沉重蕴含在轻描淡写的对话中。而罗进二的回应则以儿童的天真无邪的视角给了一个看似荒谬又充满意趣的回答。中文当然是中文,英文当然是英文。中文不可能变成英文,英文也可能变成中文。这看似无解的提问和无懈可击的答复,事实上讲述了一个关于生活的朴素道理。学校教了什么?罗父的本意不在一个答案,而在繁重的挣生计的闲暇,与儿子进行交流、表达关切。而罗进二的回答,则说明生活该是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但在这种一成不变的生活中又饱含了人的关怀和生活的智慧。任何沉重的事情到了天真无邪的儿童眼里,都是轻松的。在我们看来关系民族国家尊严存亡的战争,不过是少年脑子里浮现的“虾片战争”,这种儿童视角的改易和嫁接,成了导演有意表现的苦难生活中的平静的有效途径。

三、苦难生活背后的温情

《岁月神偷》的真诚之处便在于,它收敛了悲戚,流露了笑意,始终在守候着一份希望。不仅在作为少年的罗进二世界生活是轻松的,在罗大伯眼里只要能坚守着自己的生活定位,即使面临大变革,生活也不会过不下去。所以他讲:“我们兄弟包办一头一脚,新香港新社会,我看不会错到哪里去。”罗父埋头苦干,有时候赶工几天见不到人。但这些并不能说明他不懂生活,不懂温情。所以罗进二说:“不怕的,我每次见到他,他还是我老爸。”作为父亲他们所希望的就是为孩子创作条件以实现更好的明天,而自己则承担所有的负累做最坚实的后盾。这和前文提到的以家庭为中心的母亲是一样的,一个用劳动一个用“聪明”共同捍卫的是小家庭的生活和未来。于是,影片所要展示的小人物面对苦难的态度就清晰了,这是一种笑对苦难的态度。他们惶恐、他们无奈、他们痛苦,但他们从来没有丧失对于家庭生活的温情和对未来的期望。这一方面得益于他们简单的生存哲学,另一方面则来自于长期苦难经历中所培养的坚忍不拔的生活热情。

生活是苦的,因为物质匮乏,连买份月饼都要集资。但是生活也是充满欢笑的。大陆移民和本地街坊融洽相处,晚上坐在一个屋檐下露天吃饭,“五大七小”一起看电影,“这让我想起多年前梁家辉和梁朝伟演的《难兄难弟》,也是一帮邻里之间,整天喊着‘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口号。《岁月神偷》虽然没有把口号喊得多么嘹亮,但共同分享好菜等细节之处已经将这种在‘都市森林’铁门对铁门的冷漠中逐渐消失的街坊人情味恰到好处地重现了出来。”③亲情更是一颗催泪弹。母亲带着患上血癌的儿子四处求医问药,而父亲为了让哥哥输上新鲜血液不惜当掉陪伴多年的婚戒。当吴君如轻轻抚摸任达华手指上深深的戒痕,那一幕也让亲情像刀一样深深地刻在了观众的心里。他们拥有得很少,但相互理解和关照做到了:把最好的都给你。罗进二对大哥讲:“哥哥你不开心,我把这些都给你。”这些小玩意儿,用世俗的眼光来看是不值一文的,但对于罗进二来说是他的全部。还有爱情的纯美,芳菲从美国赶回来看望病中的罗进一。于是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相信呢?正是有了这许多的艰辛、沉重,我们才更应该珍惜生命、珍惜感情、珍惜我们的生活。

在岁月的长河中一切生活的意义都交织在一起,成长或死亡、贫苦或富贵、艰辛或快乐、难或易、遗忘或铭记。这里面有最初的梦想、懵懂的青春,有生活的负压,有自然的回归。这些都被藏在了岁月的记忆里,回首寻找时已无迹可寻,但它又是那样的真切,如同发生在昨天,每个场景都历历在目。世界上任何事情都没有永远有效,岁月会偷走我们所有最美好的东西,生命、爱情、梦想,以提醒我们获得太多,以告诫我们要学会珍惜。只要我们愿意,总有一些东西会在时间流水的冲刷中沉淀下来;当生活要带走我们“贵重物品”的时候,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不要忘记。

四、结语

电影的成功就是以编导的亲身经历、本着人道主义的关怀,鞭辟入里地表现了小人物的胜利,一种苦难生活中的自强不息的精神。他们作为社会最脆弱的群体,经历了最深的苦难;他们依旧坚强地生活着,日日操劳,梦想着一个好的未来。这不是我们骄傲无知的现代人眼里所谓的麻木,所谓的阿Q式的自我安慰。而是一种饱受苦难之后生发的一种虽然无奈,但依旧不屈服的与苦难抗争的热情。这是真正的人性的光辉,正是这种光辉让我们走过了苦难的历史。借着这种质朴的信仰,我们的祖辈披荆斩棘一步一步走出来,成就了今天的物质生活的辉煌。影片的最大的价值就在于此处,它发现了变幻的时代浪潮里不变的东西:平凡的小人物身上不平凡的品质,一种卑微的但是光辉的有恨有信有梦的精神。这种精神是救赎我们灵魂的钥匙,是造就我们时代辉煌的精神母体。

① 周国平:《人生哲思录》,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版,第70页。

② 王黎君:《中国现代文学中儿童视角小说的特点和艺术效果》,《甘肃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

③ 《岁月神偷》:偷回港片失去的味道[OL] .http://movie.dou ban.com/review/3119786/

猜你喜欢
神偷儿童生活
“神偷”失算
岁月神偷
小画匠
生活感悟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神偷失算
“六·一”——我们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