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办学特点与定位研究

2014-03-19 11:43陈明雄郭劲霞邹自征欧阳方丹
卫生职业教育 2014年3期
关键词:办学原则定位

陈明雄,郭劲霞,邹自征,欧阳方丹,刘 蓉

(益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湖南 益阳 413000)

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办学特点与定位研究

陈明雄,郭劲霞,邹自征,欧阳方丹,刘 蓉

(益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湖南 益阳 413000)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国际化的今天,分析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办学特点,论述合理定位对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人才培养及其生存发展的重要性,指出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定位中存在的问题,阐述其定位的具体原则。

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办学特点;定位

我国医科类大学层次较多,有以培养医学博士、硕士为主的研究性大学,有为临床一线培养医学人才的本科院校,还有主要为基层培养医务人员的专科学校。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由于学制短、学生实践技能较强等特点在医学教育中占有一席之地。据华禹教育网统计,我国大陆公办医(药)学专科学校达40余所,这些学校每年为社会培养医(药)学卫生人才近10万人。尽管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在我国已有一定规模,其毕业生为我国人民的健康做出了较大贡献,但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高等教育市场化趋势日益明显,教育市场的抢占、教育人才的争夺日趋激烈,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此,及时调整办学理念、强化办学特色、确定办学定位对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人才培养及其生存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办学特点

1.1 办学历史不长

通过对我国大陆40所医(药)学高等专科学校调查发现,除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等个别学校有上百年历史外,我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均只有几十年历史。其中,除8所学校为解放前创建外,其余32所学校均为建国后创办。很多学校在创办之初只是医院的一种培训班,创办的目的是为医院培训医务人员,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技能,后来发展为独立的中等专业学校,通过多年的办学积累,陆续升格或合并为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1.2 专业学制较短

由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属于专科学校性质,因而在各校制订的教学计划中,各专业的学制大多为三年,个别专业为二年或四年。

1.3 办学规模较小,特色较突出

相对于本科院校来说,专科学校规模较小,多数学校占地面积均只有几百亩,学生也只有几千人。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专科学校的规模也呈扩大趋势,个别学校占地面积已近两千亩,在校学生近两万人。虽然专科学校的规模较小,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特色相对于其他专科学校而言较鲜明,其医或药的特色较突出。

1.4 资金不足,办学条件较差

专科学校是普通高等教育中最下位的学校,且均为地方性高校,每年得到的办学经费较少,因而办学条件相对较差,办学力量较薄弱。特别是我国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部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政府每年下拨给学校的办学经费生均仅几百元,与本科院校相差甚远。

2 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合理定位的重要性

2.1 明确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发展方向和办学目标

办学定位是学校在综合多种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为自身确定的发展方向和办学目标。科学而合理的定位是新形势下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通过合理定位使学校有一个明确的行动纲领,有一个清晰的发展方向,从而促进学校制订科学的发展规划,引导学校向既定目标发展。反之,则会使学校在办学过程中思路混沌或产生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从而使学校失去办学的方向和目标。

2.2 有助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统一教职工认识,凝聚力量,提高办学效率

学校的发展定位是通过制订科学的发展规划来具体体现的。科学合理的定位,有助于学校领导班子从发展战略的层面去认识和把握学校自身建设中各阶段的具体任务和目标,有助于学校教职工凝聚力量、努力完成学校发展各阶段的任务,从而形成上下一致、思想统一、协力齐心的格局,高效实现既定发展目标。

2.3 是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的制胜法宝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国际化这一形势下,高校不仅仅面临国内同行竞争的压力,更面临国际社会更多竞争对手的压力。为此,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必须根据自身情况,充分发挥专科学校的优势和医学特色,创新办学模式,找准自己的位置,解决好办学定位问题,培养社会用得上的人才,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实现学校长期的、可持续的发展。

3 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定位中存在的问题

研究者认为目前我国高等学校定位存在以下现象:(1)趋同性:包括办学目标定位趋向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定位趋同。(2)传统性:受传统办学理念影响而使办学定位呈现传统色彩。(3)混乱性:高校定位中出现办学职能的混乱性、办学范围的模糊性[1,2]。同样,在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定位中也存在上述现象。分析我国大陆40所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定位情况发现,与本科院校相比,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定位还存在下述一系列问题。

3.1 定位缺失

高校合理定位的基本内容包括办学目标定位、办学类型定位、办学水平定位、办学层次定位、办学特色定位等[3]。学校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站在战略的高度、运用发展的眼光,进行全面的、准确的定位。但部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定位不完整,有的缺失办学层次的定位、有的缺失办学特色的定位等呈现定位缺失。

3.2 定位不明

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其行业性质是医学,层次是专科,在定位中应紧紧围绕这两个特点对学校进行清晰的定位,但有的学校定位思路不清,给人一种学校定位模棱两可的感觉。

3.3 定位夸大

有的学校在办学规模和办学层次上脱离实际,一味贪高求大,学校条件只允许几千人的规模却声称要办上万人的学校;升格为专科学校没几年,各项工作还没有完全转型到高等教育上来就确定了升本的计划。

3.4 定位无特色

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以医为特色,各校由于地域、办学条件、专业特长等方面的不同各具特色,但有的学校在定位上没有体现这种特色,各校定位雷同。

4 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定位遵循的原则

关于高校定位的原则,多名学者均有论述,如系统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学术性原则[4]、实事求是原则、集思广益原则、目标属性原则、突出特色原则等[3]。这些原则在宏观层面对于高校的定位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但对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来说,定位还应遵循下述原则。

4.1 办学目标定位的可行性原则

办学目标涉及学校奋斗和发展的方向,为此学校要从自身和社会两方面来考虑,通过客观分析、综合评价自身的条件和发展潜力,了解本校在同类学校中的地位和优势,依据社会的发展方向和需求确定办学目标。只有这样确定的办学目标才能行之有效、才可能实现。

4.2 服务定位的地方性原则

高等学校在办学过程中都得到过社会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与帮助,服务社会、服务地方是高等学校的职责之一。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往往都是地方性高校,更有义务和责任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因此,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在定位时要更多地考虑为地方医学事业服务,所设专业更好地培养地方急需的医学人才。

4.3 培养目标定位的技能性原则

用人单位往往更重视专科学校毕业生的实用性,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在工作中能够熟练地进行各种专业操作。学生也只有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才能在职业竞争中显示专科生的优势,才能化解就业的压力。因此,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应重视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在培养目标定位时遵循技能性原则。

4.4 培养方向定位的基层性原则

面向基层、服务基层应是专科生的服务方向和就业选择。在城市特别是中心城市,医疗机构较多、医疗条件较好,医疗机构中人才济济,留给专科生发挥的空间有限,而基层社区及农村医疗条件相对较差,缺医少药状况还有待彻底改变,这些地方急需一批“留得住、用得上”的医学人才,更适合专科生发挥聪明才智。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只有将眼睛瞄向农村、瞄向社区,将学生培养方向定位在基层,才能更好地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才能有助于学校的发展。

4.5 办学类型定位的专科性原则

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属于普通高等学校的一部分,它既不是本科院校也不是中等专业学校,其本质是专科学校。因此,学校在制订发展规划和实际运行中,必须明确自己专科学校的性质,既不贪大求高,产生不切实际的想法,也不能自我矮化,降低目标。

4.6 学科或专业定位的特色性原则

一个学校的特色可以表现在多个方面,如办学理念、办学风格、办学思路、师资情况、历史传统、学科方向等[5,6]。其中,学科和专业特色是学校特色的核心、是学校特色的具体体现,更是学校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要面向社会,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对学科和专业合理定位,打造自己的品牌,突出自己的特色,只有这样,学校才具有不可替代性,在激烈的竞争中才具有独特的优势。

[1]马小辉.高等学校定位与大学生就业[J].青海社会科学,2006(5):158-160.

[2]孙晓明,孙存昌.高等学校定位的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09(2):72-74.

[3]徐玉.关于高等学校合理定位的思考[J].华章,2011(26):116-117.

[4]孙玉凤.高校定位研究综述[J].高等函授学报,2011(7):61-63.

[5]王骥,陈敏.从战略目标看高等学校定位[J].科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8):112-114.

[6]何根海.理清思路·找准定位·办出特色[J].池州师专学报,2003(5):63-67.

G648.2

A

1671-1246(2014)03-0005-02

注:本文系2012年湖南省教学改革资助项目(湘教通[2012]401号)

猜你喜欢
办学原则定位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导航定位与授时》征稿简则
Smartrail4.0定位和控制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找准定位 砥砺前行
坚守原则,逐浪前行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
青年择业要有准确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