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合作能力的思考与实践

2014-03-19 11:23赵颖
甘肃教育 2014年2期
关键词:合作能力程序内容

赵颖

〔关键词〕 小学语文;合作能力;环境;程序;内容;问

题;小结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02—0037—01

素质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与能力,它是时代赋予语文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既能发挥其潜能,又能使其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那么,作为语文教师,该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能力呢?

一、创设和谐的合作环境

和谐的合作环境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表现欲。所以,小组合作学习要想发挥其合作功能,教师就要创设教学情景,使学生产生合作兴趣。这样,学生才有可能积极合作,共同学习。例如,在教学汉语拼音时,笔者将许多字母卡片分发给各小组,要求小组内的学生利用卡片组成学过的成语,并且读给大家听。这种教学方法既分散了教学难点,又激发了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使得小组内的每个学生都在活动中得到动手、动脑的机会,体验成功的喜悦。

二、激发学生的合作热情

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在参与中得到发展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参与的时机,使学生有效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达到乐学的目的。这样,不但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而且也能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及探究的精神,发挥学生的智力潜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建立有序的合作程序

小组合作学习效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学生没有合作经验,不知道从哪里开始,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安排好小组学习的基本程序,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合作成功的机率。其程序可设计为:目标定向、独立学习、小组讨论、组际交流、评议小结和巩固测标。目标定向是指南,独立学习作基础,小组讨论为重点,组际交流达高潮,评议小结促深化,巩固练习测达标。这样,学生在合作时对于该做些什么,怎么做,就能做到心中有数,也能保证合作学习的有序进行。

四、确定准确的合作内容

合作学习的内容往往以问题为中心,而问题一般包括教师设计的问题和学生提出的问题。然而,学生提出的问题往往多、碎和偏,这就要求教师要把握好尺度,选择具有一定思考价值,能够引发学生思考、争论、求异和求新的问题,选择针对文章的重点、难点和疑点的问题,不能纠缠在琐碎的问题上。教师在选择合作学习的问题时应注意,凡是学生能通过自主探索解决的问题,就没有必要合作。

五、设置恰当的合作问题

心理学家鲁宾斯说过:“任何思维,不论它是多么抽象的和理论的,都是从观察分析经验材料开始的”。思维情境是点燃学生合作学习的动力源,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前提就是要有明确的、有价值的学习题材。教师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体验出发,设法挖掘原有认知和课本内容的联系,设置具有趣味性、知识性、层次性和可讨论性的问题,为学生的合作探究提供操作平台,让学生入情入境,对学习任务产生浓烈的兴趣和强烈的探索欲望,积极地利用旧知探索新知。比如,在教学《珍珠鸟》一课时,教师可在品读感悟文本的过程中设计相应的情境,让学生扮演文中的某一角色,完成情景对话。学生在说话交流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理解文章的主题,对“信赖往往产生美好的境界”能够有更深刻的认识。

六、形成及时的合作小结

合作完成,教师应及时地形成合作小结,把合作中涌现出来的互帮互助的行为加以表扬,让学生体会到合作的快乐。这样,学生才能体验到合作所带来的意想不到的效果,对下一次的合作产生新的向往。同时,教师要对在合作中出现的不良行为提出新的要求,让学生从活动中汲取教训,总结经验,促使学生在下一次合作时收到更好的效果。

在合作时,学生体会到自己在团队中的角色与价值,有利于学生认识到自己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在承担任务的过程中,学生能认识到作为团队中的一员的重要性,这样能够培养学生承担责任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团队精神、奉献精神和集体荣誉感,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编辑:马德佳endprint

猜你喜欢
合作能力程序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试论我国未决羁押程序的立法完善
“程序猿”的生活什么样
英国与欧盟正式启动“离婚”程序程序
浅谈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主要内容
创卫暗访程序有待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