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析“对应”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4-03-19 11:38韩联君
甘肃教育 2014年2期
关键词:数学教学应用思想

韩联君

〔关键词〕 数学教学;“对应”思想;应用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02—0086—01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和核心,也是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一座桥梁。因此,教师在教授数学知识时,更要重视数学方法的引导和数学思想的渗透。“对应”是指两个集合的关系,也是小学数学学习的基础。下面,笔者就教材中出现的较为突出的“对应”思想方法,谈几点看法。

一、“对应”思想在数与代数中的应用

1.数的认识。在教学“数的认识”时,可让学生借助数轴对读数、写数、基数、序数等概念进行认识了解、区分辨认,使学生知道有方向的直线上的点与数会产生“一一对应”的关系。

2.数的比较。一年级数学为了说明“同样多”、“多一些”、“少一些”时,也用到了“对应”的数学思想,这些知识是小学生进一步学习“比多比少应用题”的基础。

二、“对应”思想”在“图形与几何”中的应用

1.在认识图形中渗透“对应”思想 。在第一册“认识图形”中,教师可要求学生把实物和它所“对应”的几何图形用线连起来,目的是帮助学生辨认所学的几何形体。

2.在图形推导公式中渗透“对应”思想。例如,在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圆面积的公式推导以及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中都渗透了“对应”思想。

3.图形的运动。在方格纸上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或在方格纸上补全一个简单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在方格纸上按水平或垂直方向将简单图形平移,或绕着图形的某一点旋转,也是利用了“点与点”的“对应”关系完成的。

三、“对应”思想在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中的应用

1.简单除法计算的应用题:分析解决问题时要找到对应量与对应份数的“对应”关系,这样能使问题简洁明了。

如,某商家上午卖出电视机12台,下午卖出同样的电视机7台,上午比下午多收入货款5000元,下午收入电视机款多少元?

分析:首先要抓住最基本的数量关系,其次要求学生列出题中数量的“对应”关系:

之后,引导学生根据上述“对应”关系列出算式。最后教师概括:题中收入钱数和卖出台数之间的数量关系不变,只是随条件的改变,“对应”形式发生了变化,出现三种不同模式:和对应和、差对应差、部分对应部分。

2.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最大特点是一个具体数量“对应”着一个抽象分率,要让学生抓住这一关系,通过对题目中具体数量与抽象分率之间的“对应”关系来分析问题。教师要借助线段图,渗透“对应”思想,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还要让学生理解并利用:“对应”量=单位“1”ד对应”分率;单位“1”=“对应”量÷“对应”分率。对于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量与率的“对应”关系往往是隐蔽的,教师要钻研教材,及时指导总结,以丰富学生的“对应”思维经验,形成系统的“对应”思想方法,准确地找出量与率的“对应”关系。

3.综合类型的应用题:在解答应用题时,经常会碰到这样一类题,给定的数量和所对应的数量关系是变化的。为了使变化的数量看得更清楚,可以把已知条件按照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排列出来,进行观察和分析,从而找到答案。

如,奶奶去买水果,如果她买4千克梨和5千克荔枝,需花58元;如果她买6千克梨和5千克荔枝,那么需花62元。问1千克梨和1千克荔枝各多少元?

分析:我们可以把两次买的情况摘录下来进行比较:

4千克梨+5千克荔枝=58元 (1)

6千克梨+5千克荔枝=62元 (2)

比较(1)式和(2)式,发现两式中荔枝的千克数相等,(2)式比(1)式多了6-4=2千克梨,也就是多了62-58=4元,说明1千克梨的价钱为4÷2=2元,那么1千克荔枝的价钱就是(58-2×4)÷5=10元。

综上所述,“对应”的思想方法是一种常用的数学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对应”思想方法的引导,有意识地进行“对应”思想方法的渗透,使学生能掌握“对应”这一数学思想方法,在解决纷繁复杂的数学问题时做到游刃有余。

编辑:谢颖丽endprint

〔关键词〕 数学教学;“对应”思想;应用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02—0086—01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和核心,也是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一座桥梁。因此,教师在教授数学知识时,更要重视数学方法的引导和数学思想的渗透。“对应”是指两个集合的关系,也是小学数学学习的基础。下面,笔者就教材中出现的较为突出的“对应”思想方法,谈几点看法。

一、“对应”思想在数与代数中的应用

1.数的认识。在教学“数的认识”时,可让学生借助数轴对读数、写数、基数、序数等概念进行认识了解、区分辨认,使学生知道有方向的直线上的点与数会产生“一一对应”的关系。

2.数的比较。一年级数学为了说明“同样多”、“多一些”、“少一些”时,也用到了“对应”的数学思想,这些知识是小学生进一步学习“比多比少应用题”的基础。

二、“对应”思想”在“图形与几何”中的应用

1.在认识图形中渗透“对应”思想 。在第一册“认识图形”中,教师可要求学生把实物和它所“对应”的几何图形用线连起来,目的是帮助学生辨认所学的几何形体。

2.在图形推导公式中渗透“对应”思想。例如,在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圆面积的公式推导以及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中都渗透了“对应”思想。

3.图形的运动。在方格纸上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或在方格纸上补全一个简单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在方格纸上按水平或垂直方向将简单图形平移,或绕着图形的某一点旋转,也是利用了“点与点”的“对应”关系完成的。

三、“对应”思想在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中的应用

1.简单除法计算的应用题:分析解决问题时要找到对应量与对应份数的“对应”关系,这样能使问题简洁明了。

如,某商家上午卖出电视机12台,下午卖出同样的电视机7台,上午比下午多收入货款5000元,下午收入电视机款多少元?

分析:首先要抓住最基本的数量关系,其次要求学生列出题中数量的“对应”关系:

之后,引导学生根据上述“对应”关系列出算式。最后教师概括:题中收入钱数和卖出台数之间的数量关系不变,只是随条件的改变,“对应”形式发生了变化,出现三种不同模式:和对应和、差对应差、部分对应部分。

2.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最大特点是一个具体数量“对应”着一个抽象分率,要让学生抓住这一关系,通过对题目中具体数量与抽象分率之间的“对应”关系来分析问题。教师要借助线段图,渗透“对应”思想,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还要让学生理解并利用:“对应”量=单位“1”ד对应”分率;单位“1”=“对应”量÷“对应”分率。对于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量与率的“对应”关系往往是隐蔽的,教师要钻研教材,及时指导总结,以丰富学生的“对应”思维经验,形成系统的“对应”思想方法,准确地找出量与率的“对应”关系。

3.综合类型的应用题:在解答应用题时,经常会碰到这样一类题,给定的数量和所对应的数量关系是变化的。为了使变化的数量看得更清楚,可以把已知条件按照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排列出来,进行观察和分析,从而找到答案。

如,奶奶去买水果,如果她买4千克梨和5千克荔枝,需花58元;如果她买6千克梨和5千克荔枝,那么需花62元。问1千克梨和1千克荔枝各多少元?

分析:我们可以把两次买的情况摘录下来进行比较:

4千克梨+5千克荔枝=58元 (1)

6千克梨+5千克荔枝=62元 (2)

比较(1)式和(2)式,发现两式中荔枝的千克数相等,(2)式比(1)式多了6-4=2千克梨,也就是多了62-58=4元,说明1千克梨的价钱为4÷2=2元,那么1千克荔枝的价钱就是(58-2×4)÷5=10元。

综上所述,“对应”的思想方法是一种常用的数学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对应”思想方法的引导,有意识地进行“对应”思想方法的渗透,使学生能掌握“对应”这一数学思想方法,在解决纷繁复杂的数学问题时做到游刃有余。

编辑:谢颖丽endprint

〔关键词〕 数学教学;“对应”思想;应用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02—0086—01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和核心,也是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一座桥梁。因此,教师在教授数学知识时,更要重视数学方法的引导和数学思想的渗透。“对应”是指两个集合的关系,也是小学数学学习的基础。下面,笔者就教材中出现的较为突出的“对应”思想方法,谈几点看法。

一、“对应”思想在数与代数中的应用

1.数的认识。在教学“数的认识”时,可让学生借助数轴对读数、写数、基数、序数等概念进行认识了解、区分辨认,使学生知道有方向的直线上的点与数会产生“一一对应”的关系。

2.数的比较。一年级数学为了说明“同样多”、“多一些”、“少一些”时,也用到了“对应”的数学思想,这些知识是小学生进一步学习“比多比少应用题”的基础。

二、“对应”思想”在“图形与几何”中的应用

1.在认识图形中渗透“对应”思想 。在第一册“认识图形”中,教师可要求学生把实物和它所“对应”的几何图形用线连起来,目的是帮助学生辨认所学的几何形体。

2.在图形推导公式中渗透“对应”思想。例如,在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圆面积的公式推导以及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中都渗透了“对应”思想。

3.图形的运动。在方格纸上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或在方格纸上补全一个简单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在方格纸上按水平或垂直方向将简单图形平移,或绕着图形的某一点旋转,也是利用了“点与点”的“对应”关系完成的。

三、“对应”思想在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中的应用

1.简单除法计算的应用题:分析解决问题时要找到对应量与对应份数的“对应”关系,这样能使问题简洁明了。

如,某商家上午卖出电视机12台,下午卖出同样的电视机7台,上午比下午多收入货款5000元,下午收入电视机款多少元?

分析:首先要抓住最基本的数量关系,其次要求学生列出题中数量的“对应”关系:

之后,引导学生根据上述“对应”关系列出算式。最后教师概括:题中收入钱数和卖出台数之间的数量关系不变,只是随条件的改变,“对应”形式发生了变化,出现三种不同模式:和对应和、差对应差、部分对应部分。

2.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最大特点是一个具体数量“对应”着一个抽象分率,要让学生抓住这一关系,通过对题目中具体数量与抽象分率之间的“对应”关系来分析问题。教师要借助线段图,渗透“对应”思想,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还要让学生理解并利用:“对应”量=单位“1”ד对应”分率;单位“1”=“对应”量÷“对应”分率。对于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量与率的“对应”关系往往是隐蔽的,教师要钻研教材,及时指导总结,以丰富学生的“对应”思维经验,形成系统的“对应”思想方法,准确地找出量与率的“对应”关系。

3.综合类型的应用题:在解答应用题时,经常会碰到这样一类题,给定的数量和所对应的数量关系是变化的。为了使变化的数量看得更清楚,可以把已知条件按照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排列出来,进行观察和分析,从而找到答案。

如,奶奶去买水果,如果她买4千克梨和5千克荔枝,需花58元;如果她买6千克梨和5千克荔枝,那么需花62元。问1千克梨和1千克荔枝各多少元?

分析:我们可以把两次买的情况摘录下来进行比较:

4千克梨+5千克荔枝=58元 (1)

6千克梨+5千克荔枝=62元 (2)

比较(1)式和(2)式,发现两式中荔枝的千克数相等,(2)式比(1)式多了6-4=2千克梨,也就是多了62-58=4元,说明1千克梨的价钱为4÷2=2元,那么1千克荔枝的价钱就是(58-2×4)÷5=10元。

综上所述,“对应”的思想方法是一种常用的数学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对应”思想方法的引导,有意识地进行“对应”思想方法的渗透,使学生能掌握“对应”这一数学思想方法,在解决纷繁复杂的数学问题时做到游刃有余。

编辑:谢颖丽endprint

猜你喜欢
数学教学应用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