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职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探索与思考

2014-03-20 17:48强燕纹
甘肃教育 2014年4期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师德德育工作

强燕纹

〔关键词〕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师德

建设;德育科研;育人网络;心理

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

04—0020—01

中等职业教育是现代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是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的有机结合,职业教育又是与社会、行业、企业密不可分的一种按需施教的带有技术发展型和提升文化水平特点的劳动者的素质教育。因此,中等职业教育不仅承载着培养合格的专门技术人才的重任,而且要造就遵守职业道德、具有良好品行的高素质的劳动者队伍。同时,中等职业教育不能脱离“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根本要求,德育工作仍然是中职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下面,笔者就新时期下如何做好中职生德育工作谈几点体会。

一、加强教师师德建设

德育工作无处不在,它渗透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之中。德育工作不是某一个处室或者是班主任的“专利”,而是一个学校师生共同的责任,教师应该统一思想,高度认识德育工作的重要性,要在全校上下形成共同舆论,营造一种“全民动员”的育人氛围。教师的行动是一种无声而有力的语言,能在学生身上产生强烈的震撼,为此,中职学校应坚持以师德建设为本,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二、开展德育研究活动

中职学校班主任工作繁杂劳顿,很多教师疲于应付各类工作,较少总结回顾。有的教师没有工作经验,眉毛胡子一把抓;有的教师停留在经验主义阶段,难以突破;有的教师工作方法陈旧老套,效果不好。新时期对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要解决班主任这一难题,提高班主任工作水平,根本途径是开展德育研究活动,用科学指导实践。只有加强理论学习,才能克服盲目性,提高实效性,使班主任工作更加科学、规范、有序。

三、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育人网络

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摇篮,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教育方法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学生的成长。学生所在学校周边环境和自身所处的社会环境,也是影响学生学习、成长的重要因素。教育目标的达成,必须全力争取家庭、社会的配合,形成校内外一个完整的育人网络。学校可以通过家长学校和家委会实现家校互动,定期召开家长会,互通信息,把教育落到实处,也可以定期举办家长培训班,让家长明确学校德育工作的目标,自觉参与、配合学校管理,达到育人的目的。在社校互动方面,学校可以强化宣传,鼓励全社会支持学校教育,要净化学校周边环境,聘请支持学校工作的人做法制、心理等辅导员,对学生进行校外管理,并结合本地实际建立德育基地,定期组织师生开展教育活动。

四、寓德育于连串的节日活动之中

中职学校德育工作应从实际出发,结合学生专业特点,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有利因素,通过丰富多彩的各种活动,落实德育目标。空洞的道德说教往往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陷入死胡同,而主题鲜明、形式多样、学生喜闻乐见的各种德育活动,可以给予学生展示的空间,让他们在自我展示中获益,从而轻松地达到教育的目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参与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

如,利用“五四”、“七一”、“八一”、“十一”等革命节日,以及民间传统节日和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纪念日等,组织青少年参加形式多样的集体庆祝、纪念活动,增强他们对祖国、对家乡、对人民、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陶冶道德情操。

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一是建立心理咨询点,选择有事业心、有一定德育工作经验的专业教师担任心理辅导咨询工作,协助班主任、学生管理部门对有不满、烦闷、逆反、嫉妒、自卑、焦虑、急躁等不良情绪与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促进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比如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分性别有针对性地举行心理健康讲座,开展心理健康知识竞赛,努力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健康的心理氛围,使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德育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使学校的德育工作更具实效性。

编辑:郭裕嘉

猜你喜欢
中等职业学校师德德育工作
在“四史”学习中涵养高尚师德
师德考核“ 量化”实践与思考
中等职业学校实施“长短课”的必要性与实施建议
爱是师德的源头活水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
抗震救灾中的师德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