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OC对高职教育的影响

2014-03-20 14:53玉,
安徽开放大学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学习者院校高职

孙 玉, 冯 昕

(1.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合肥 230051,2.同济大学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上海 200092)



MOOC对高职教育的影响

孙 玉1, 冯 昕2

(1.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合肥 230051,2.同济大学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上海 200092)

通过MOOC及其对高等教育影响的文献研究,借鉴MOOC教育形式,从高职院校开放办学、课程信息化资源建设、教学模式改革、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探索,为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提供思考。

MOOC;高等教育;职业教育

一、引 言

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简称MOOC)是当前最受关注的一种新型在线课程模式,因为其能够提供免费开放的优秀课程资源,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学习者加入,并最终可能对现行高等教育系统产生巨大影响,因此被誉为“印刷术发明以来教育最大的革新”,2012年也被《纽约时报》称为“慕课元年”[1]。MOOC 像“一场数字海啸”正在世界范围内深刻影响着各类各层次的教育。我国一些著名高校正通过相关高校联盟或自行尝试建立MOOC平台。基于MOOC教育广泛影响,对MOOC教育的研究势在必行,其研究必然要与中国教育现状结合起来。本文基于MOOC 教育特点,分析了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影响,引入MOOC 的可能性,并对探索MOOC与高职教育结合提出思考。

二、MOOC的发展现状及其特征

在线网络开放课程由来已久,从其发展历程来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资源单向传授阶段。该阶段的主要特点是将课程资源(如教学录像、讲义)上传至网络,学习者只能通过网络进行单方面的学习,缺乏互动,如早期的精品课程。二是双向互动阶段。由于受到技术等方面的限制,该阶段的主要特点是学习者可以针对网络课程资源进行一定程度的互动,如网上留言、答疑、测试等,但存在互动性不强或互动效果不明显等特点。三是多元互动阶段,该阶段主要体现了课程的模块化、碎片化等特征,学习者可以根据课程资源的情况,结合自身的学习基础,对学习的资源进行有效组合,形成鲜活的“课堂”,并且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能够在网上进行有效的互动。

MOOC导致未来的教育将会出现“教师明星化,课程精品化,内容模块化,辅导分级化”的趋向。[2]在国内,2013年10月,由清华大学研发出的“学堂在线”平台正式启动,平台合作伙伴包括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部分G9联盟高校。在国外,全球最有影响力的三大课程供应商是Coursera、edX和Udacity。数据显示,Coursera 自2012年创立后一年多时间里,就引进了17个国家62所大学的328门丰富多彩的课程,共有来自2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90万注册用户。[3]目前,Coursera和edX已经进入中国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与传统的课堂教学和网络课程相比,MOOC有其独特的优势。一是学习方式更加灵活。MOOC课程内容呈现模块化、碎片化特征,学习者可以根据需要有重点地自由选择课程片段进行学习,自主把握学习进度,合理分配学习时间,克服了传统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并且内容可以多次重复学习。二是教学资源更加丰富高端。加入MOOC的不仅有清华大学这样国内知名学府,还有很多像哈佛大学这样的国外名校。为了吸引更多的学习者,他们不仅派出了最优秀的教学团队,同时还提供了丰富的特色资源。三是降低了教育成本。目前,MOOC课程基本都是免费的,虽然一些课程通过学分制进行了收费,但与传统教育收费相比,成本则大大降低。四是教学效果明显。由于学习者在课前可以较好地进行课程学习,从而在上课时讨论变得更加充分;教师可以在线为学习者进行解惑答疑,师生之间的交流更为及时有效,这些都提升了教学效果。

三、借鉴MOOC,助力高职教育

MOOC以其学习方式自由、高端前沿知识资源共享、学习成本低廉为主要特点,学生以在线视频学习,网上完成课程连线,线下参加课程讨论为主要学习方式。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品质提升,同样需要优质应用型的课程资源,MOOC同样可以为职业教育学习者带来更多自由的学习机会,在这样的背景下,MOOC对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思路与借鉴。

(一)有助于改革高职传统教学模式

现代职业教育要求培养技术型人才,传统高职教育仍然停留在课堂教学和短期的实践教学上,其理论学习与实训远跟不上企业的需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一种集约化方式就是通过信息化手段,借鉴MOOC的教育方式,汇聚先进的职业教育课程,创设数字化学习环境,将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在线学习结合起来,引入国外先进的职业教育资源。MOOC所带来新的课程模式对高职院校探索推动教学改革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一是要破以“教”为中心的思维,立以“学”为中心的理念;二是要破强调知识传授系统性的思维,立知识模块化、微课化理念;三是要破被动式学习思维,立主动式学习理念;四是要破课程平台建设静态单一思维,立面向用户的动态友好理念;五是要破校园化管理思维,立多元化、国际化管理理念。

(二)有助于推动高职信息化发展与课程资源建设

MOOC源自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落地更加助推了MOOC的盛行。《2013地平线报告(高等教育版)》将MOOC作为其年度报告的第一项技术预测。报告指出“ MOOC和开放资源将成为未来五年内教学、学习以及创造力探究发展的关键驱动力和主流应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覆盖面的有效机制”,教育的信息化已经成为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战略重点。MOOC也引起了众多信息化企业的高度关注,已经有很多企业将部分市场转移到为高校提供系列在线教育服务,加快了MOOC产业化步伐。新技术、新市场和政策为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创造了新的机遇。

我们要借鉴MOOC先进教学理念和方法,升级、改造高职精品资源共享课、精品课程、视频公开课等,激活现有课程资源。同时要集中多方力量打造具有高职特色的MOOC课程,应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创新课程特色,以共建共享为目标,多方合力推进课程建设。比如以高职数字图书馆、合作联盟、职教集团等平台为基础,以课程平台、课程标准、特色资源、跨校选修、学分互认等为重点内容,集中优势资源,推动课程建设。

(三)有助于高职院校的开放办学

2013年9月23日,北京大学的《民俗学》《世界文化地理》《电子线路》和《20世纪西方音乐》4门课程在edX上线,成为第一批尝试在国际在线教育平台发布课程的国内高校。[4]截至2013年9月,Coursera拥有来自全世界84所大学的423门课程,聚集着分布于200多个国家的400多万名学生,超过60%的学生来自美国本土以外。[5]数据表明,越来越多高校正借助MOOC走向全球,越来越多的世界各地学生通过MOOC走到一起共同进行学习和交流,这为高职院校开放办学,加快国际化进程,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提供了机遇。

开放办学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走向国际舞台的重要途径。MOOC打破了地域界限,为高职教育全方位实现开放办学搭建了重要的合作平台。高职院校应利用MOOC所带来的便利,积极引导广大教职员工打破思想禁锢,拓展知识视野,转变教学理念,学习MOOC所带来的新的技术、理念、方法以及管理经验,消化吸收并为我所用;坚持能力本位,整合校内资源,引入行业职业资格标准,引进企业的技术标准、虚拟设备、模拟车间、仿真平台等资源和技术力量,推进合作办学;转变高职院校相对单向单一的国际合作交流现状,加快国际化进程,推进学生、教师、教学管理、资源建设和科技成果转化等全方位交流与合作,提升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竞争力。

(四)有助于促进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一直是高职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薄弱环节,随着MOOC逐步走进高职教育,对教师的影响首当其冲。首先是教师的主体地位将受到挑战,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知识讲授模式将被MOOC课堂所打破,教师的中心地位将受到削弱,教师的角色也将由单一的课程讲授者向课程的设计者、服务者和管理者等多种角色转变,这对教师学术的权威性提出了挑战,并对教师专业知识的收集、组织、总结和解答能力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其次是采用什么样的教学形式,是继续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还是完全采用MOOC形式或者是课堂教学与MOOC相结合的混合形式。同时,高职教育强调人才实践技能的培养,教师如何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来完成实践教学工作,也是高职院校教师所面临的挑战。

MOOC的流行体现出信息技术的进步已开始取代教师职业的部分功能。对高职院校教师而言,更多的应是提升自我,加快转变。一是要转变地位。由以教师为中心地位向以学生为中心地位转变;二是要转变角色。教师要由知识传授者向设计者、管理者和专家等多重角色转变;三是要转变教学理念。教师要由讲授为主向以辅导、答疑、解惑为主转变;四是要转变教学形式。教师要由课堂教学为主向翻转课堂或线上和线下教学相结合等多种形式转变;五是要转变工作方式。教师要以个人能力为主向以团队合作为主转变。

(五)有助于高职学生开放学习

随着我国网络的普及和移动终端广泛使用,大学生通过MOOC进行学习已经具备现实条件。2013年,我国全日制普通高职在校生973.6万人,高职成人在校生360.9万人,[6]这些高职学生虽然没有通过高考进入普通本科院校和名牌高校进行学习,但可以借助MOOC来接受教育,汲取知识,提升能力,弥补因高考带来的遗憾。

同时,MOOC面向全世界所有人开放,且基本都是免费的,这也降低了高职学生学习门槛,增加了他们的学习机会和兴趣。MOOC的“微课程”让学习者可以主动把握学习进程,合理安排学习时间,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主完成课程考核,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MOOC交互式功能也备受欢迎,师生之间借助课程平台、电子邮件、社交网络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交流,提高了学习的互动性。与传统教学相比,MOOC更加能够满足学习者个性化和多样化的需要,这也为高职院校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提供了思路。

四、结束语

MOOC自2012年兴起以来,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高等教育界的强烈关注,同时也带来了很多的质疑和争论,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声音。一种是以MOOC创始人为代表的观点:MOOC对现有高等教育系统是一种颠覆性的改变。目前持此观点的人比较多。一种是以部分教育咨询机构为代表的观点:MOOC颠覆传统教育为时尚早,它仅代表了一种在线课程的可持续形式和手段,是现行高等教育的有益补充。《2013年美国在线教育报告》也指出,只有5%的美国高等教育机构正在使用MOOC,53%的教育机构还在考虑中,有33%的机构则没有这方面的计划。[7]

虽然近年来高职教育得到了大力发展,但目前高职院校已面临生源不足,社会认可度不高等一系列问题,加之未来学生通过MOOC汲取知识且获取相应证书成为可能,他们更愿意将较多的时间、费用、精力投入到MOOC中去,以期获取知识、技能、学分和证书,这无疑进一步加大了高职院校的生存压力。同时,随着课程教学的变革,相关教学管理机构和管理机制也必须要随之改变,特别是教师和学生的评价考核方式。如何评价教师的工作业绩?如何保障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如何对学生进行课程考核?如何避免学生作弊和替考等系列问题都是摆在管理者面前的重要命题。改革与创新总是会遇到一系列的新问题与各种困难,但无疑MOOC所带来的影响和变化正逐步显现。对高职院校而言,应以MOOC所撬动的高等教育变革为契机,结合自身办学目标和办学特色,遵循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律和要求,稳步推进信息化背景下高职教育教学改革。

[1] 曹继军.“慕课”来了,中国大学怎么办?[N].光明日报, 2013-07-16(6).

[2] 伍民友,过敏意.论MOOC及未来教育趋势[J].计算机教育,2013(20):6-7.

[3] 思柯.MOOC引领新学习时代[J].世界科学,2013(9):卷首语

[4] 教育部.201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7-07-10)[2014-06-04].http://www.tech.net.cn/web/articleview.aspx?id=20140710175344881&cata_id=N002.

[5] 缪晨霞,孔悦.中国式MOOCs选好课要“秒杀”.[EB/OL].(2013-09-30)[2014-06-04].http://www.bjnews.com.cn/edu/2013/09/30/285744.html.

[6] 曾鼎.拆掉“常青藤”的围墙[N].凤凰周刊,2013-09-12(26).

[7] Babson Survey Research Group.2013年美国在线教育报告(第一部分):33%的美国高等教育机构没有计划使用MOOC[EB/OL].(2014-02-12)[2014-06-04].http://www.internet2share.com/archives/category/教育数据/.

[责任编辑 李潜生]

TheImpactofMOOConHigherVocationalEducation

SUN Yu1, FENG Xin2

(1. Anhu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Hefei 230051,China;2. College of Architecure and Urban Planning,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92, China)

Based on the research of MOOC and its influence on higher education, some explorations of MOOC's influence to higher vocational eudcation are made from aspects of running school openly, information-based course construction, teaching mode reform, teaching staff construction, in order to provide thoughts on the deep integr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he informatization.

MOOC; higher education; vocational education

2014-06-04

安徽省教育厅高校省级重点教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2jyxm722)。

孙 玉(1984-)男,安徽明光人,副教授。

G718.5

:A

:1008-6021(2014)04-0063-04

猜你喜欢
学习者院校高职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高校学习者对慕课认知情况的实证研究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