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WOT分析的日照市土地整治战略研究

2014-03-20 11:25许庆福许梦魏鲁
山东国土资源 2014年11期
关键词:日照市整治用地

许庆福,许梦,魏鲁

(1.山东省地质科学研究院,山东 济南 250013;2.吉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1)

经过多年的发展,土地整治在促进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已从单一的补充耕地向保护耕地、集约利用土地和改善生态环境转变。土地整治不仅有资源保障功能、粮食安全功能、环境友好功能,还具有统筹城乡发展功能、资源节约功能、社会和谐以及文化维护功能,是一个多项功能叠加的集合体[1]。因此,作为对未来土地整治的总体谋划,区域土地整治战略的制定应充分考虑土地整治的多功能性,制定一个全面、系统的土地整治战略,以促进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可持续利用。

1 土地整治战略SWOT分析

土地整治战略是基于内外部环境评估、寻求内部能力同外部环境相匹配的系统方案[1],而SWOT分析法正是基于对系统内部的优势(S)和劣势(W),及外部的机遇(O)和挑战(T)的各种因素系统分析,以制定适合本系统实际情况的发展战略的方法。因此,通过土地整治SWOT分析[2],确定土地整治战略体系(图1)。

1.1 土地整治SWOT要素分析

(1)优势(S)

S1:经济快速发展,为土地整治奠定了良好的物资基础。全市经济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提高。2005—2010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由426.50亿元增加到1025.08亿元,年均增加19.17%;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9809元提高到17558元,年均提高12.35%;农民人均纯收入由4123元提高到7504元,年均增加12.73%。总之,经济快速发展为土地整治奠定了良好的物资基础。

S2:城镇化快速推进,为土地整治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基础。2010年,日照市城镇化水平达到47.08%[注]①日照市人民政府,日照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年。,未来生产要素和消费要素将进一步向城镇集聚,城乡居民以改善生活质量为主的居民消费全面升级,为土地整治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基础。

S3:有效开展的“三大工程”为土地整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日照市按照“科学规划、精心实施”的原则,大力开展土地整理复垦开发、稳妥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扎实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示范区建设,为土地整治奠定了良好的工作基础。

(2)劣势(W)

W1: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涉及面广,协调难度较大。开展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引导农村居民点进行空间聚合,涉及到农民的生产习惯、房屋拆迁补偿安置、社会保障等问题,存在着不同利益诉求,协调解决难度较大,直接影响土地整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图1 基于SWOT分析的土地整治战略研究框架

W2:农业规模化经营水平低,制约现代农业发展。农业规模化经营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农村居民点空间的整合。2010年底,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1652家,土地流转面积5973.33hm2,仅占耕地面积的2.47%,农民仍以经营承包地为主,规模化生产水平不高[注]日照市人民政府,日照市“十二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规划,2011年。。因此,发展现代农业,不断提高规模、专业化程度,仍需加大工作力度。

W3:土地整治投入多,整合资金难度大。土地整治资金一般主要靠政府投资,资金来源渠道较为单一。由于各区县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特别是多数集体经济相对薄弱,地方和筹资困难较大。因此,需要积极不断拓宽筹资渠道,广泛寻找资金解决办法。

(3)机遇(O)

O1:大力发展现代农业,需要积极推进农用地整理。日照市耕地质量总体不高,耕地细碎化问题突出,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因此,需要通过土地整治,建设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高标准农田。

O2:推进蓝色经济区建设,需要不断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未来,山东半岛将形成3个沿海优势特色产业区,其中在日照打造以日照钢铁精品基地为重点的鲁南临港产业区[注]山东省人民政府,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2011年。,日照市将加快推进海洋特色新兴城市建设①。因此,需要在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的形势下,有序开展低效城镇建设用地整治,进一步提高集约利用水平。

O3:建设生态宜居城市,需要加强城镇建设用地整治。未来日照市将建设现代化的生态宜居城市[注]日照市人民政府,日照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年。。与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相适应,城镇建设用地整理需要与旧城改造及城市社区建设相结合,有序开展“城中村”、老旧小区和低效工矿用地改造,创造舒适宜人的城镇环境。

O4:统筹城乡协调发展,需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将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的新阶段。到2015年,预计城镇化水平达到55%[注]日照市人民政府,日照市“十二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规划,2011年。,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农村居民点规模需要减小,空间布局需要优化。

(4)挑战(T)

T1:农用地特别是耕地保护形势日趋严峻。随着人口总量的增加和食物消费结构的变化,保障地方和国家粮食安全的耕地需求在数量与质量上亟待增加。同时,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特别是鲁南临港产业区的建设,必然引起城镇工矿及基础设施用地的增加,部分耕地将被占用。但耕地后备资源数量较少,补充耕地的能力有限,且生态环境约束大。

T2:转变建设用地利用和管理方式更加迫切。2010年,全市单位建设用地二、三产业产值达到123.64万元/hm2,但与同处沿海的青岛、烟台、威海等市仍存在一定差距。部分地方城镇用地规模扩张过快,农村居民点用地较为粗放。因此,必须转变土地利用方式,控制总量,盘活存量,用好增量,努力提高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不断增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

T3:保护和改善土地生态环境任务依然繁重。日照市地形较为复杂多样,低山、丘陵较多,其土质瘠薄且水土流失较为严重,而且治理难度较大,保护和改善土地生态环境任务依然繁重。

1.2 土地整治战略SWOT分析矩阵

在土地整治SWOT要素分析的基础上,组成分析矩阵(表1),以确定未来土地整治的导向。

表1 土地整治战略SWOT分析矩阵

2 土地整治战略目标与重点

2.1 战略目标

目前,土地整治已经上升为国家层面的战略部署,对粮食安全战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和节约优先战略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因此,区域整治战略目标要在土地整治战略SWTO分析的基础上,以国家战略为导向,结合自身的发展需要来确定。根据上述分析,结合日照市的实际情况,确定土地整治战略目标。

(1)以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为目标,大力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以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为目标,大力开展土地平整、田间道路、农田防护和农田水利建设,不断提高耕地产能和农业经营组织化、规模化程度,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2)以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为导向,积极推进城乡建设用地整治。积极开展城镇工矿建设用地整理,挖掘存量建设用地潜力,促进现代化生态宜居城市建设;强化农村建设用地整治,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构建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3)以改善生态环境为目的,强化生态保护与景观建设。构建区域生态空间基础网络,推行生态友好型土地整治,加强土地生态修复,促进生态环境改善;维持和提升乡村景观特征,提高生态服务功能、景观和美学价值。

2.2 战略重点

从解决土地利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出发,充分发挥土地整治的多功能性,围绕日照市土地整治三大战略目标,提出未来土地整治的战略重点[2,3]:

(1)积极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以莒中平原为核心区,以莲北平原、港岚平湖地带为重点区,其他地区为辅助区,建设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生态良好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对城市及工业化快速发展的东部沿海地区,建设以生态景观功能为主的风景农田,助推现代都市农业发展。对以粮食生产为主的西北部传统农业区,推动规模化经营,建设高产稳产高效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对中部低山丘陵区,建成集水土保持、生态涵养、特色农产品生产于一体的生态型基本农田,促进生态旅游和观光农业发展。

(2)有序开展城镇建设用地整理,促进现代化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积极开展东港城区土地更新改造,重点做好“城中村”及老旧小区的更新改造,优化用地布局,挖掘用地潜力,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提升城市整体形象。积极开展岚山城区土地更新改造,强化“城中村”及低效用地整理,提高城市土地负载能力。强化莒县、五莲县城区土地整理,积极推进集中连片“城中村”改造,改善居住环境。

(3)规范推进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助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组织整合为基础,产业整合为核心,空间整合为目标,稳步推进农村居民点整理,实现农村要素有序流动及优化配置[4]。对城镇规划范围内的村庄,结合城镇规划,进行城乡土地一体化配置;对西部沭河平原区的村庄,重点推进中心村建设,引导农民向农村社区集中;对中部丘陵区的村庄,逐步将规模较小的村庄向新型农村社区或附近规模较大的村迁并;对重要生态保护区核心区内的村庄,限制农村居民点的发展,创造条件推动农村居民点整体外迁。

底层模块包括检测模块和控制模块,检测模块完成现作物生长环境参数的采集与发送,控制模块接收物联网智能节点的命令通过控制设备调节环境。

(4)强化生态保护与建设,提升区域生态景观风貌。以中部丘陵为中脊,以东部滨海防护林及沿海湿地生态区为东翼,以西部沭河平原为西翼,以交通干线和主要河流廊道,以城市为区域核心,构建“一脊两翼三廊多中心”的生态空间网络[注]日照市人民政府,日照生态市建设规划,2003年。,构建区域生态安全的基本框架。积极推进沟、路、林、渠生态景观技术应用,建设高自然价值农田;对平原区、丘陵区、城乡结合部、风景名胜区内的村庄整合与改造,要采取不同的空间布局和景观设计,挖掘乡村生态景观的美学和文化价值,促进乡村休闲旅游经济发展[5]。

3 土地整治战略区域控制

3.1 战略分区

区域自然资源禀赋的差异性、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了土地利用的差异性,由此也产生了不同的土地利用问题。为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需要通过土地整治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为有效进行土地整治区域控制,实现差异化土地整治,遵循地域分异性原则、主导因素与综合分析相结合原则、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原则和地域完整性原则[6],进行土地整治战略分区(图2),以明确土地整治方向。

图2 日照市土地整治战略分区

3.2 区域整治方向

(1)城市功能拓展土地整治区。以城乡建设用地整治为主要方向,有序开展城镇用地,特别是老旧小区、“城中村”和低效工业用地整理,优化城镇发展环境,提升城市品位,改善居住条件,促进现代化生态宜居城市建设。

(2)东部近海土地整治区。以土地综合整治为主要方向,规范推进农村居民点整合,引导农民向镇驻地和新型农村社区集中;在加强优质耕地保护的基础上,建设以生态景观功能为主的风景农田,促进现代都市农业发展。

(3)中部低山丘陵土地整治区。以土地综合整治为主要方向,按照生态优先的原则,积极开展小流域和主要交通沿线综合治理,增强农田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提升生态景观风貌;与绿色高效蔬菜生产基地、绿色果品生产基地、绿色茶叶生产基地等特色农产品种植区建设相结合,促进生态农业和观光农业发展;重点开展零散农村居民点拆并,引导农民向镇驻地或农村社区集中。

(4)西部平原土地整治区。以农用地整理特别是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为主要方向,与绿色高效粮油生产基地和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相结合,完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优化农村居民点布局,引导多村聚合,建设新型农村社区。

4 土地整治战略保障

4.1 强化规划引领

充分发挥规划的龙头作用,强化规划控制与引导。市级规划要确定土地整治目标任务、重点区域和重点工程,明确不同区域的整治方向,实行差别化整治;区县级规划要做好土地整治项目具体安排,明确整治规模、布局和时序,为项目的立项、实施奠定基础。

4.2 完善组织管理

4.3 创新筹融资模式

整合农田水利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农村危房改造、地质环境治理等涉农资金,充分发挥资金使用的综合效益。拓宽土地整治的资金投入渠道,鼓励、引导和规范社会资本参与土地整治;按照市场机制,明确界定政府、投资方各自的责任、权利和义务,使投资主体得到合理回报,实现共同投资、多方共赢[8]。

4.4 重视公众参与

深入宣传土地整治相关政策,增进相关利益主体对土地整治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动员、引导公众积极参与土地整治,充分发挥广大群众的创新能力。在土地整治不同阶段,要充分听取当地群众的意见,保障群众事前的知情权、决策的参与权以及事后的监督权。

5 结语

区域土地整治战略的制定要在落实国家土地整治战略的前提下,根据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及趋势,结合土地利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充分发挥土地整治的多功能性,制定具有针对性、有效性和前瞻性的土地整治战略,以引导土地整治向现代意义上的土地整治转变。

参考文献:

[1] 吴次芳,费罗成,叶艳妹.土地整治发展的理论视野、理性范式和战略路径[J].经济地理,2011,31(10):1718-1722.

[2] 许庆福,于学峰,毛美桥,等.城乡一体化发展下的区域土地整治研究[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137-140.

[3] 严金明,夏方舟,李强.中国土地综合整治战略顶层设计[J].农业工程学报,2012,28(14):1-9.

[4] 刘彦随,龙花楼,陈玉强,等.中国乡村发展研究报告——农村空心化及其整治策略[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184-185.

[5] 郧文聚,宇振荣.中国农村土地整治生态景观建设策略[J].农业工程学报,2012,27(4):1-6.

[6] 毛美桥,许庆福,丁喜莲,等.新一轮土地整治规划分区研究——以山东省肥城市为例[J].山东国土资源,2012,28(8):63-66.

[7] 乔庆伟,许庆福,王增如.国外土地整治管理的经验与借鉴[J].山东国土资源,2012,28(10):71-75.

[8] 刘静,黎而力,张正峰.上海市土地整治战略研究[J].上海国土资源,2013,34(2):6-9.

猜你喜欢
日照市整治用地
山东省科协新能源新材料学会集群 2022年秘书长联席会议在日照市举行
省科协新能源新材料学会集群与日照市科协对接会召开
笃行不怠 奋力深化提升三年专项整治
专项整治
专项整治
村居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研究进展综述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演变
养殖业整治需多措并举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实践与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