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有效策略

2014-03-20 18:56陈化翠
甘肃教育 2014年4期
关键词:着力点引导理想

陈化翠

〔关键词〕 德育;着力点;引导;交流;理想

〔中图分类号〕 G6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04—0034—01

在多元价值观的碰撞与交流的背景下,为了使学生在道德认知上走出困惑,我们需要不断加强其主体地位的培养与开发,而不能简单地将人的本质看作是既定的性质或实体。基于此,笔者试图从以下三个方面对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提出自己的建议以期交流共享。

一、引导学生发现自我

初中生在生理上正处于脱离儿童阶段的过渡时期,伴随这一生理上的急剧变化,他们的心理结构也发生着的重组,他们不仅产生了强烈的独立意向,而且思想活跃、精力充沛,具有很强的自我实现趋向。可是我们也不难发现,这一阶段的学生在其实现趋向上的自我认知能力还比较松散,容易导致反省能力不足、认识发生偏差等问题。比如在课堂的师生互动过程,我们发现很多学生易于将自身进行边缘化处理,他们会认为,当自己不能满足老师的教学期望时,会有别的同学代替自己去实现它。

这就要求我们在德育工作中必须把开发学生的自我意识作为首要任务。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要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产生这样的体验,即“自我”是不可替代的存在,而且自我的选择是自主的。对学生的成长而言,自我意识的作用在于它能使学生在自主选择中创造性地打理当下的生活。同时,学生肯定会相信自己未来的生活也是可以把握的。在自我意识作用下,哪怕条件极其复杂,也不影响学生在众多可能性中选择此时此刻最有广泛意义且符合本意的行为。这种被充分发掘的自我外在地表现为健康的人格形成过程,学生对任何经验都采取开放的态度,不需要防御机制,不会拒绝或歪曲经验,更不会把这些经验关在意识之外。

二、通过平等交流突显学生的认识主体性

在道德认知过程当中,如果说形成明确的自我意识是一种主体构建的话,那学生的主体地位应该在师生互动中被突显出来。因为只有立足认识活动的主体地位,学生才能够真正以自己的情感和反应体验外部世界,从而在内心深处与我们的道德期望达成共鸣。

班主任作为教育活动的一线组织者,其工作技巧直接影响着学生关于道德价值的主体性认识,特别是在以追求考试分数为首要目的的知识灌输背景下,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应该得到加强。突显学生认识主体性的关键在于,采取一切积极可行的手段促成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老师应该从固化的教条式指导中解放自己,以积极的姿态向学生传递出对他们的信任。当然,这种师生交流不应仅限于课堂之内,往往课堂之外的宽松氛围更利于谈话的深入和方便老师对症下药。通过师生间的平等交流,学生在心理上必定会感到自己作为主体得到了对方的尊重,自己的想法也得到了充分表达。如此一来,他们才会在随后的行动中进一步表现出向主导价值观的靠拢。不过,学生最初的主体性认识能力是不充分的。所以,德育工作对主体性认识能力的加强是一个培养与开发并重的过程。学生认识的主体性不仅是教学的条件,更是教学的结果。

三、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

传统德育模式沿袭的思路,是通过外力作用促成学生对现有价值观和道德规范的习得。这只能造就因循守旧的思维而不利于学生形成有关未来的意识,所谓的自我实现也就无从谈起了。为了突破机械地重复并把道德教育深入到个体的内心层面,理想的积极作用不容小视。虽然理想萌发于个体的内心世界,但是任何理想的编织都不是一厢情愿地凭空臆想,它多形成于个体与环境或与他人的交流过程中。只有这样,每一个理想才会更具明确性,现实性和稳定性。所以,班主任日常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为每一个美好的梦想创造一片空间。

急功近利的应试教育显然不利于学生培育理想。在课业压力之下,学生很难依据现实为理想划拨精力或付出一定行动。一切理想都被如何应付即将到来的考试这一“急务”所取代。所以很多学生不愿意甚至羞于向别人说出自己的理想。于是,“实现趋向”与“理想压抑”之间的矛盾就显现出来了。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要告诉学生,课业压力并不天然地对理想产生排斥作用。相反,在反作用力的影响之下能够实现自我才是“磨练”的意义之所在。当然,作为个体,学生对同一压力的承受能力和反应手段往往表现出差异性。这就要求我们在最大程度了解本班情况的基础上,能够有的放矢地调节好课业管理尺度。过于宽松的管理无疑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放纵,但过于严苛的尺度往往会带来更严重的后果,师生关系紧张,学习意愿低下,班级氛围沉闷等负面问题,更严重的是它不利于理想的培育。

编辑:蔡扬宗endprint

猜你喜欢
着力点引导理想
理想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统一的着力点
2021款理想ONE
理想
你是我的理想型
把治污的着力点放到基层去
细细品味课堂语言 轻松享受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