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效

2014-03-20 18:58蒋宜兴
甘肃教育 2014年4期
关键词:尊重互动情境

蒋宜兴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情境;互动;尊重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04—0042—01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中心目标是促进学生的有效发展,使课堂教学成为学生发展的天地。要实现这一目标,笔者认为先决条件就是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焕发生命活力,让学生在课堂上彰显自己的个性。

一、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全面展示自我

新课标强调: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巧设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点拨学生的思路;学生要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取知识。心理学家认为:“课堂上只有经常启发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启发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知识,寻求答案的最佳学习状态。因此,教师教学时,要让每一个学生动手、动口、动脑,促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在自主学习中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因为,课堂教学中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全方位地参与中学习,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率,使语文课堂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二、巧设民主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中,教师只有营造一个民主、平等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要想营造民主、平等的教学情境,教师就要以微笑的面容、亲切的话语、饱满的激情去感化学生,亲近学生。教师要注重善待学生,当学生出错时,教师不能一味地训斥和惩罚学生,要耐心指导;当学生取得点滴进步时,教师应及时给予肯定,并鼓励学生。如,笔者在教学时,常常将自己也列为学习的一员,与学生一起操作,一起讨论。对表现出色的学生用“你真行!”、“你真棒!”、“你很好!”等词来表扬他们,对学困生不厌恶、不指责,而是更加耐心地指导他们、鼓励他们。长此以往,能够减轻学生对教师的惧怕心理,使师生间减小隔阂,营造良好的民主、平等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完成学习任务。

三、放飞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构建语义的理解、体会,教会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胆地各抒己见。教师应因势利导,让学生对问题充分思考,根据已有的经验和知识的积累,发表不同的见解,对有分歧的问题进行辩论。通过辩论,能够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感悟,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是无止境的,即便是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开放的课堂教学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的空间,教师放飞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让学生去思考,去争辩,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让学生的思维在无拘无束的讨论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给课堂教学注入生机。

四、尊重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品味成功的喜悦

热爱学生,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是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前提,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应该仔细注意学生的一言一行,尤其要注意观察学困生的言行。教师应该有一双善于发现学生“美”的眼睛,留心观察学生的优点和亮点,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发挥学生的特长。教师的冷淡、责怪、不适当的批评,往往能够挫伤学生的自信心,而学生一旦失去自信心,其学习的主动性也会大大减弱。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应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获取成功,尝到成功的喜悦,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上的弱势群体动起来,使课堂真真实实地活起来。

总之,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创设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有了自由轻松的学习心境,自然就能有良好的教学效果。

编辑:马德佳endprint

猜你喜欢
尊重互动情境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浅谈粉丝经济与网络造星的互动关系
奥巴马与劳尔本周“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