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高效335”数学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14-03-20 18:59王幼华
甘肃教育 2014年4期
关键词:探索数学教学教学模式

王幼华

〔关键词〕 数学教学;“和谐高效335”;教学模式;探索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04—0048—02

一、“和谐高效335”教学模式的基本描述

(一)“和谐高效335”教学模式的结构

1.第一个“3”,是指在教学理念、教学行为和教学评价上的“三个转变”(具体见后文)。

2.第二个“3”,是指以学生为本进行自主学习的三个模块。

(1)预习模块:设置有效的预习学案,鼓励学生通过预习自主解决30%甚至50%以上的问题,教师在课堂上主要是指导学生掌握难度较大的内容。

(2)展示模块:课堂上师生互动,遵循“课堂教学五环节”(具体见后文)完成。

(3)反馈模块:课后以“分层作业”的形式完成。要求按学生的实际将其分为A、B、C三层,将作业分为必做题、选做题、拓展题三种类型。

3.“5”是指和谐高效课堂教学的五个基本环节。

(1)预习反馈,明确目标。课前预习是课堂学习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生自觉运用所学知识和已有能力,对一个新的认知对象预先进行了解、求疑和思考的主动求知过程。注重课前的有效预习,能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前五分钟,及时检查反馈预习情况,并进行必要的评价,使课前预习真正发挥实效。

通过预习情况的反馈,教师结合教学内容生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对照学习目标,明确本节课已经完成的学习目标有哪些,剩下的学习目标即为自己个性化的学习目标。

(2)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学生根据学习目标整体感知,自主探究。为引导学生,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启发、诱导学生自主探究。创设情境的要求:①要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意愿。②要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宜于有效学习的良好氛围。③要用多种方法创设情境。

(3)展示交流,点拨提升。展示交流是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在不同的范围与层面相互交流自己的学习成果的过程。通过展示交流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与成功的喜悦,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学生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点拨提升是在学生完成自主探究、展示交流等教学环节后,教师根据教学重、难点和学生尚末解决的问题,进行点拨和引导的过程。

(4)师生互动,拓展延伸。师生互动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小组与小组间互动的过程。在教师组织下,让学生通过在合作交流和质疑中解惑。

拓展延伸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将已有的知识进行迁移运用,并能感悟提炼的过程。通过对教材内容进行拓展,开阔学生视野,让学生再提问题,后续探究和解决,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5)达标测评,巩固提高。达标测评是对教学效果最直接、最有效的检测手段,也是教师进行教学反思、调整教学,进行补偿教学的依据。检测要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测试题的设置要起点低、层次多,让不同学情的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都能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二)“和谐高效335”教学模式流程图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探索,我们构建的“和谐高效335”教学模式可用下图表示:

在本教学模式下,“三个转变”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横向看,学生经历“课前预习→课中展示→课后分层作业”这条路线,三维目标不断强化,学习品质不断提升;纵向看,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恰当引领,灵活设计,不断将学生的学习向深层次推进,最终达到以学定教,教与学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形成了立体、交叉、互动、相长的教学新格局。

二、对 “和谐高效335”数学教学模式的探索

1.“磨课”磨出了新模式。首先,通过学习、研讨、交流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转变观念,营造课堂教学改革的浓厚氛围,使教师充分认识到: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课堂教学改革是实现教学质量突破的重要手段。其次,根据学校数学学科组成员的特点,分阶段启动实施“减负增效”课改实验研磨课活动。要求每一位数学教师都要立足课堂教学,“精雕细琢”,每节课都认真进行教学反思。每位教师对同一课题都要精心准备研磨课教学设计,新老教师结对子上对比课,集体听课,集中评课,积极进行“八磨”活动,即“研磨理念、研磨目标、研磨教材、研磨教法、研磨学法、研磨学生、研磨环节、研磨细节”。通过分析得失,反复修改,打磨精品课,形成一批 “优质、朴实、高效”的课堂教学精品案例。比如,我校通过对教学案例的对比、分析,提出了张掖市青西中学“高效五环节”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即情境导入→明确目标→自主探究→互动交流→反思升华的五环节目标教学法。

2.“聚焦课堂”,实践中完善,探索中提高。在确立了 “高效五环节”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后,为了能使全体教师在短时间内熟悉和运用该模式进行教学,学校可以开展“同课同构”教学活动。同一年级的所有教师都采用相同的教学方案和课件来进行教学,通过对比、借鉴,相互完善,使全体教师都熟悉“高效五环节”模式,并将取得的成果在全校其他学科全面推广实施。为了进一步提高“高效五环节”的实施效果,学校举行了“聚焦课堂,和谐高效”课改实验优质课评选及观摩活动,在全校范围内对高效课堂操作从技术层面进行现场培训。比如,我校随着“高效五环节”教学模式的广泛应用,实施过程中又遇到了一些问题与矛盾,为此2009年10月,我们又组织了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的说课大赛,并以此为契机,总结实践中取得的成功经验,反思存在的问题,对“高效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进一步规范为:预习反馈→明确目标→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展示交流→点拨提升→师生互动→拓展延伸→达标测评→巩固提高。将教学模式从原来的以课堂教学为主,延伸到了课前和课后。

3.规范课堂教学行为。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与深入,一方面是课堂教学效果的显著提高,另一方面也暴露出了一些深层次的矛盾与问题。比如,我校2009年11月在对课堂教学充分调研与讨论的基础上,我们又提出了构建“和谐”课堂的改革理念,将“高效五环节”模式进一步定义为“和谐高效五环节”教学模式,有效地解决了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许多问题与困惑,同时为如何评价课堂教学提出了标准,指明了方向,进一步规范了教师与学生的课堂教学行为。

4.深化课堂教学内涵,实现教师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的转变。比如,我校随着“和谐高效五环节”教学模式的推广,全体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从宏观上实现了三个“转变”。

(1) 以“教师为本”向以“学生为本”转变。改革课堂教学模式,让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环境的构建者、学生人生道路上的伴旅和引领者,让课堂成为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各种能力的场所。

(2)“教本”向“学本”的转变。 “教本”是以教师为主的教学用书,主要服务于教师的讲授。“学本”是指以学生学习为主的学习读本。教师以备课组活动为抓手,以讲学稿、“导学练”为载体,以“和谐高效335”教学模式为助推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构建以课程为核心的自主学习平台,并做好课前、课后的有效延伸工作,以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

(3)“课堂”向“学堂”的转变。课堂要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探究机会,让学生在课堂里有效地开展学习活动,使其创新能力得到充分的提高与发展。

很显然,这种转变使“和谐高效335”教学模式在内涵上得到了升华。实践证明,“和谐高效335”教学模式既是一个教学模式,又是一种教育理念。

编辑:谢颖丽endprint

〔关键词〕 数学教学;“和谐高效335”;教学模式;探索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04—0048—02

一、“和谐高效335”教学模式的基本描述

(一)“和谐高效335”教学模式的结构

1.第一个“3”,是指在教学理念、教学行为和教学评价上的“三个转变”(具体见后文)。

2.第二个“3”,是指以学生为本进行自主学习的三个模块。

(1)预习模块:设置有效的预习学案,鼓励学生通过预习自主解决30%甚至50%以上的问题,教师在课堂上主要是指导学生掌握难度较大的内容。

(2)展示模块:课堂上师生互动,遵循“课堂教学五环节”(具体见后文)完成。

(3)反馈模块:课后以“分层作业”的形式完成。要求按学生的实际将其分为A、B、C三层,将作业分为必做题、选做题、拓展题三种类型。

3.“5”是指和谐高效课堂教学的五个基本环节。

(1)预习反馈,明确目标。课前预习是课堂学习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生自觉运用所学知识和已有能力,对一个新的认知对象预先进行了解、求疑和思考的主动求知过程。注重课前的有效预习,能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前五分钟,及时检查反馈预习情况,并进行必要的评价,使课前预习真正发挥实效。

通过预习情况的反馈,教师结合教学内容生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对照学习目标,明确本节课已经完成的学习目标有哪些,剩下的学习目标即为自己个性化的学习目标。

(2)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学生根据学习目标整体感知,自主探究。为引导学生,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启发、诱导学生自主探究。创设情境的要求:①要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意愿。②要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宜于有效学习的良好氛围。③要用多种方法创设情境。

(3)展示交流,点拨提升。展示交流是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在不同的范围与层面相互交流自己的学习成果的过程。通过展示交流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与成功的喜悦,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学生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点拨提升是在学生完成自主探究、展示交流等教学环节后,教师根据教学重、难点和学生尚末解决的问题,进行点拨和引导的过程。

(4)师生互动,拓展延伸。师生互动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小组与小组间互动的过程。在教师组织下,让学生通过在合作交流和质疑中解惑。

拓展延伸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将已有的知识进行迁移运用,并能感悟提炼的过程。通过对教材内容进行拓展,开阔学生视野,让学生再提问题,后续探究和解决,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5)达标测评,巩固提高。达标测评是对教学效果最直接、最有效的检测手段,也是教师进行教学反思、调整教学,进行补偿教学的依据。检测要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测试题的设置要起点低、层次多,让不同学情的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都能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二)“和谐高效335”教学模式流程图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探索,我们构建的“和谐高效335”教学模式可用下图表示:

在本教学模式下,“三个转变”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横向看,学生经历“课前预习→课中展示→课后分层作业”这条路线,三维目标不断强化,学习品质不断提升;纵向看,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恰当引领,灵活设计,不断将学生的学习向深层次推进,最终达到以学定教,教与学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形成了立体、交叉、互动、相长的教学新格局。

二、对 “和谐高效335”数学教学模式的探索

1.“磨课”磨出了新模式。首先,通过学习、研讨、交流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转变观念,营造课堂教学改革的浓厚氛围,使教师充分认识到: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课堂教学改革是实现教学质量突破的重要手段。其次,根据学校数学学科组成员的特点,分阶段启动实施“减负增效”课改实验研磨课活动。要求每一位数学教师都要立足课堂教学,“精雕细琢”,每节课都认真进行教学反思。每位教师对同一课题都要精心准备研磨课教学设计,新老教师结对子上对比课,集体听课,集中评课,积极进行“八磨”活动,即“研磨理念、研磨目标、研磨教材、研磨教法、研磨学法、研磨学生、研磨环节、研磨细节”。通过分析得失,反复修改,打磨精品课,形成一批 “优质、朴实、高效”的课堂教学精品案例。比如,我校通过对教学案例的对比、分析,提出了张掖市青西中学“高效五环节”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即情境导入→明确目标→自主探究→互动交流→反思升华的五环节目标教学法。

2.“聚焦课堂”,实践中完善,探索中提高。在确立了 “高效五环节”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后,为了能使全体教师在短时间内熟悉和运用该模式进行教学,学校可以开展“同课同构”教学活动。同一年级的所有教师都采用相同的教学方案和课件来进行教学,通过对比、借鉴,相互完善,使全体教师都熟悉“高效五环节”模式,并将取得的成果在全校其他学科全面推广实施。为了进一步提高“高效五环节”的实施效果,学校举行了“聚焦课堂,和谐高效”课改实验优质课评选及观摩活动,在全校范围内对高效课堂操作从技术层面进行现场培训。比如,我校随着“高效五环节”教学模式的广泛应用,实施过程中又遇到了一些问题与矛盾,为此2009年10月,我们又组织了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的说课大赛,并以此为契机,总结实践中取得的成功经验,反思存在的问题,对“高效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进一步规范为:预习反馈→明确目标→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展示交流→点拨提升→师生互动→拓展延伸→达标测评→巩固提高。将教学模式从原来的以课堂教学为主,延伸到了课前和课后。

3.规范课堂教学行为。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与深入,一方面是课堂教学效果的显著提高,另一方面也暴露出了一些深层次的矛盾与问题。比如,我校2009年11月在对课堂教学充分调研与讨论的基础上,我们又提出了构建“和谐”课堂的改革理念,将“高效五环节”模式进一步定义为“和谐高效五环节”教学模式,有效地解决了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许多问题与困惑,同时为如何评价课堂教学提出了标准,指明了方向,进一步规范了教师与学生的课堂教学行为。

4.深化课堂教学内涵,实现教师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的转变。比如,我校随着“和谐高效五环节”教学模式的推广,全体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从宏观上实现了三个“转变”。

(1) 以“教师为本”向以“学生为本”转变。改革课堂教学模式,让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环境的构建者、学生人生道路上的伴旅和引领者,让课堂成为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各种能力的场所。

(2)“教本”向“学本”的转变。 “教本”是以教师为主的教学用书,主要服务于教师的讲授。“学本”是指以学生学习为主的学习读本。教师以备课组活动为抓手,以讲学稿、“导学练”为载体,以“和谐高效335”教学模式为助推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构建以课程为核心的自主学习平台,并做好课前、课后的有效延伸工作,以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

(3)“课堂”向“学堂”的转变。课堂要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探究机会,让学生在课堂里有效地开展学习活动,使其创新能力得到充分的提高与发展。

很显然,这种转变使“和谐高效335”教学模式在内涵上得到了升华。实践证明,“和谐高效335”教学模式既是一个教学模式,又是一种教育理念。

编辑:谢颖丽endprint

〔关键词〕 数学教学;“和谐高效335”;教学模式;探索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04—0048—02

一、“和谐高效335”教学模式的基本描述

(一)“和谐高效335”教学模式的结构

1.第一个“3”,是指在教学理念、教学行为和教学评价上的“三个转变”(具体见后文)。

2.第二个“3”,是指以学生为本进行自主学习的三个模块。

(1)预习模块:设置有效的预习学案,鼓励学生通过预习自主解决30%甚至50%以上的问题,教师在课堂上主要是指导学生掌握难度较大的内容。

(2)展示模块:课堂上师生互动,遵循“课堂教学五环节”(具体见后文)完成。

(3)反馈模块:课后以“分层作业”的形式完成。要求按学生的实际将其分为A、B、C三层,将作业分为必做题、选做题、拓展题三种类型。

3.“5”是指和谐高效课堂教学的五个基本环节。

(1)预习反馈,明确目标。课前预习是课堂学习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生自觉运用所学知识和已有能力,对一个新的认知对象预先进行了解、求疑和思考的主动求知过程。注重课前的有效预习,能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前五分钟,及时检查反馈预习情况,并进行必要的评价,使课前预习真正发挥实效。

通过预习情况的反馈,教师结合教学内容生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对照学习目标,明确本节课已经完成的学习目标有哪些,剩下的学习目标即为自己个性化的学习目标。

(2)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学生根据学习目标整体感知,自主探究。为引导学生,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启发、诱导学生自主探究。创设情境的要求:①要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意愿。②要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宜于有效学习的良好氛围。③要用多种方法创设情境。

(3)展示交流,点拨提升。展示交流是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在不同的范围与层面相互交流自己的学习成果的过程。通过展示交流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与成功的喜悦,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学生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点拨提升是在学生完成自主探究、展示交流等教学环节后,教师根据教学重、难点和学生尚末解决的问题,进行点拨和引导的过程。

(4)师生互动,拓展延伸。师生互动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小组与小组间互动的过程。在教师组织下,让学生通过在合作交流和质疑中解惑。

拓展延伸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将已有的知识进行迁移运用,并能感悟提炼的过程。通过对教材内容进行拓展,开阔学生视野,让学生再提问题,后续探究和解决,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5)达标测评,巩固提高。达标测评是对教学效果最直接、最有效的检测手段,也是教师进行教学反思、调整教学,进行补偿教学的依据。检测要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测试题的设置要起点低、层次多,让不同学情的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都能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二)“和谐高效335”教学模式流程图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探索,我们构建的“和谐高效335”教学模式可用下图表示:

在本教学模式下,“三个转变”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横向看,学生经历“课前预习→课中展示→课后分层作业”这条路线,三维目标不断强化,学习品质不断提升;纵向看,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恰当引领,灵活设计,不断将学生的学习向深层次推进,最终达到以学定教,教与学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形成了立体、交叉、互动、相长的教学新格局。

二、对 “和谐高效335”数学教学模式的探索

1.“磨课”磨出了新模式。首先,通过学习、研讨、交流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转变观念,营造课堂教学改革的浓厚氛围,使教师充分认识到: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课堂教学改革是实现教学质量突破的重要手段。其次,根据学校数学学科组成员的特点,分阶段启动实施“减负增效”课改实验研磨课活动。要求每一位数学教师都要立足课堂教学,“精雕细琢”,每节课都认真进行教学反思。每位教师对同一课题都要精心准备研磨课教学设计,新老教师结对子上对比课,集体听课,集中评课,积极进行“八磨”活动,即“研磨理念、研磨目标、研磨教材、研磨教法、研磨学法、研磨学生、研磨环节、研磨细节”。通过分析得失,反复修改,打磨精品课,形成一批 “优质、朴实、高效”的课堂教学精品案例。比如,我校通过对教学案例的对比、分析,提出了张掖市青西中学“高效五环节”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即情境导入→明确目标→自主探究→互动交流→反思升华的五环节目标教学法。

2.“聚焦课堂”,实践中完善,探索中提高。在确立了 “高效五环节”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后,为了能使全体教师在短时间内熟悉和运用该模式进行教学,学校可以开展“同课同构”教学活动。同一年级的所有教师都采用相同的教学方案和课件来进行教学,通过对比、借鉴,相互完善,使全体教师都熟悉“高效五环节”模式,并将取得的成果在全校其他学科全面推广实施。为了进一步提高“高效五环节”的实施效果,学校举行了“聚焦课堂,和谐高效”课改实验优质课评选及观摩活动,在全校范围内对高效课堂操作从技术层面进行现场培训。比如,我校随着“高效五环节”教学模式的广泛应用,实施过程中又遇到了一些问题与矛盾,为此2009年10月,我们又组织了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的说课大赛,并以此为契机,总结实践中取得的成功经验,反思存在的问题,对“高效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进一步规范为:预习反馈→明确目标→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展示交流→点拨提升→师生互动→拓展延伸→达标测评→巩固提高。将教学模式从原来的以课堂教学为主,延伸到了课前和课后。

3.规范课堂教学行为。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与深入,一方面是课堂教学效果的显著提高,另一方面也暴露出了一些深层次的矛盾与问题。比如,我校2009年11月在对课堂教学充分调研与讨论的基础上,我们又提出了构建“和谐”课堂的改革理念,将“高效五环节”模式进一步定义为“和谐高效五环节”教学模式,有效地解决了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许多问题与困惑,同时为如何评价课堂教学提出了标准,指明了方向,进一步规范了教师与学生的课堂教学行为。

4.深化课堂教学内涵,实现教师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的转变。比如,我校随着“和谐高效五环节”教学模式的推广,全体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从宏观上实现了三个“转变”。

(1) 以“教师为本”向以“学生为本”转变。改革课堂教学模式,让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环境的构建者、学生人生道路上的伴旅和引领者,让课堂成为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各种能力的场所。

(2)“教本”向“学本”的转变。 “教本”是以教师为主的教学用书,主要服务于教师的讲授。“学本”是指以学生学习为主的学习读本。教师以备课组活动为抓手,以讲学稿、“导学练”为载体,以“和谐高效335”教学模式为助推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构建以课程为核心的自主学习平台,并做好课前、课后的有效延伸工作,以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

(3)“课堂”向“学堂”的转变。课堂要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探究机会,让学生在课堂里有效地开展学习活动,使其创新能力得到充分的提高与发展。

很显然,这种转变使“和谐高效335”教学模式在内涵上得到了升华。实践证明,“和谐高效335”教学模式既是一个教学模式,又是一种教育理念。

编辑:谢颖丽endprint

猜你喜欢
探索数学教学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