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学生审美体验 提高音乐教学水平

2014-03-20 19:03张军玲
甘肃教育 2014年4期
关键词:审美体验教学氛围音乐教学

张军玲

〔关键词〕 音乐教学;审美体验;教学氛围;演唱方法;

演唱心理;绘画

〔中图分类号〕 G623.7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04—0059—01

音乐是无国界的语言,是通过有组织的音响构成的听觉艺术。这是音乐区别于美术、文学等其他艺术的基本特征,也是体现音乐艺术特殊性的基础。音乐作为一门听觉艺术和情感艺术,在教学时,教师应重视学生的审美体验,要为音乐教学注入新鲜血液,与生活沟通,让所有的学生感受音乐的美好,体验生活的快乐,享受幸福的童年。

一、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

在音乐教学中,其一,教师要用自己良好的情感去感染学生,营造自由、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利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其二,在教学过程中切莫对学生一时的不配合或者未能达到教师的要求而百般抱怨,更不能因个别后进生在其中拖后腿而加以大声训斥,而是要耐心地启发学生、鼓励学生。如果教师能在教学过程中善于运用小幽默和笑话来调节气氛,效果会更佳。

二、注重演唱情感的培养

黑格尔说过:“音乐是最富情感的艺术。”作为审美艺术教育实施者的音乐教师,教会学生唱一首歌并不难,重要的是要以“情”导入,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起来,将歌曲中蕴含的丰富思想感情充分揭示出来,使学生在声情并茂的演唱中,性情得到陶冶,心灵得到滋润。如,演唱《我的妈妈叫中华》《我爱我的家乡》《长江之歌》等歌唱祖国的歌曲,教师可先让学生欣赏相关风光系列片,充分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然后再有声有色、有情有韵地演唱。

三、重视演唱方法的训练

为了唱出优美、动听、富有感染力的歌声,掌握一定的演唱方法是必要的。在演唱过程中,姿势是否正确,情绪是否饱满,吐字、咬字是否准确与清晰,气息是否顺畅、稳定,音色是否明亮、甜美等,决定了演唱的艺术效果。发声练习是音乐教学中的基本技能训练,是为了培养学生用自然良好的嗓音进行演唱的重要途径。音乐教师要结合少年儿童的实际情况,用学生易于理解的语言传授发声基础知识,如,用像闻花一样吸气、像咬苹果一样打开口腔、面带着微笑唱等通俗易懂的语言,同时,引导学生以轻声带假声,以假声带头声,寻找共鸣位置。音乐教师要结合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精心选择一些富有趣味性并有一定训练价值的发声曲,如,低年级学生的发声,可先安排一些与动物叫声有关的练习,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吐字和平稳的呼吸方法,然后根据相关的要求用不同的速度、力度来练习,以期达到训练的目的。另外,还应根据歌曲的风格、情绪和速度等训练学生的吐字和咬字。

四、关注学生演唱心理的调控

学生心理素质和心理状态的好坏,对其演唱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而教师的教学态度对学生的心理有着很大的影响,教师对学生要严格要求,但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特别是不能当众过分地批评学生,对学生要鼓励启发,态度要亲切、和蔼。当学生上台演唱时,教师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温暖的微笑定能使学生增强演唱的信心;当学生演唱出现偏差时,教师可以多给机会尝试,鼓励他们重唱,肯定他们的成绩,帮助他们获得成功;当学生的演唱有了点滴进步时,教师要毫不吝惜自己的赞美之词,肯定他们的成绩,激发他们的演唱兴趣。另外,音乐教师不仅要重视和加强合唱教学,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的丰富表现力,丰富他们合作演唱的经验,培养其群体意识及协调、合作能力,而且还应关注学生的课外音乐活动,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积极为学生搭建展示音乐才能的平台,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大胆地表现。

五、借助绘画,让学生再现音乐美

在小学音乐欣赏教材中,有许多像《动物狂欢节》《鸭子拌嘴》《玩具兵进行曲》等能启迪思维、开发智力的优秀作品,教师可启发学生用绘画手段再现音乐美。如,在欣赏《动物狂欢节》时,可在学生认真聆听音乐作品后,启发他们根据自己对作品的理解,想象小动物狂欢的场景,并通过绘画来表现。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又培养了他们的合作精神,还提高了他们的音乐感受力、表现力。

编辑:孟 刚endprint

猜你喜欢
审美体验教学氛围音乐教学
童心 童眼 童耳
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究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多媒体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音乐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浅析
新课标下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关注审美体验,让阅读变为“悦读”
高中语文散文阅读审美体验教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