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的原则和内容

2014-03-20 19:04王科章
甘肃教育 2014年4期
关键词:教学反思原则内容

王科章

〔关键词〕 教学反思;原则;内容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

04—0066—01

新课程非常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也特别强调反思在教师成长中的重要作用。 要想成为一名优秀教师,除了具备一定的教学经验外,还必须具备不断反思的意识,唯有如此,才能使自己与时俱进;才能对自己提出更高更远的目标,向教学艺术的殿堂迈进。

一、 教学反思的原则

1.理论性原则。语文教师应在科学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进行教学反思,把先进的教育理念作为教学反思的先导。

2.时效性原则。教学反思有它的最佳时期,错过最佳时期,反思效果会大打折扣。如上了一堂新课后,对自己刚刚完成的教学印象深刻,及时反思自己在教学中的得与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3.坚持性原则。教学反思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偶尔的教学反思收效甚微。

4.实践性原则。教学反思的素材来源于教学的实践,没有教育教学的实践,教学反思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同样,如果教学反思的结论不回到实践中去检验,教学反思也就失去了意义。

二、 教学反思的内容

1.成功做法。每节课都有不同的成功之处,例如充满吸引力的课堂导入、有趣的对话、典型的案例、巧妙的设问、幽默的讲解、独到而有特色的小实验、有益的启示、精彩的教学设计、恰如其分的多媒体应用,等等。教师以自己创造性的教学思维,从不同的角度和深度把握教材内容,并以恰当的方法和表现力设计教学环节,将教学过程中自己感受深刻、达到预期效果和引起学生共鸣的做法记录下来,日积月累,就成了一笔宝贵的财富——教学经验。比如,教学《散步》,我引导学生从这平凡的小事中看到了一家三代人和谐美好的感情之后,还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把发生在身边的感人故事讲出来。除此之外,我还讲述了自己和儿子的一些故事。这样教学,让学生领会到了“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同时也让他们明白了要珍惜亲情,懂得关爱家庭。

2.失败、失误之处。任何人的教学总会有不足之处,即便教师再熟悉教材、学生和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也会在课堂上出现许多课前估计不到的情况,如表达不清、处理欠当、方法陈旧、演示失败等。如果教师把课堂中出现的不足或一时不知如何处理的问题及时记录在教学反思中,然后进行认真分析、思考,这样做一定能促进今后的教学,为以后的科学研究积累资料。比如,在一次展示的公开课上,我担心教学任务完成不了,有意地把课堂作业项目的难度编制得很低,失去了作业的实际意义。

3. 写教学机智。再详尽的教案也不可能在课堂上照本宣读,也不可能预见师生思维发展、情感交流的全部情况。课堂上随着教学内容的开展,问题情境的创设,或者一些偶发事件的产生,教师总会突然产生一些灵感。这些智慧的闪光点往往“突如其来,突然而去,不由自主”。如不及时利用教学后记去捕捉,稍纵即逝,会再也想不起来,造成很大的遗憾。比如,在学习《背影》一文时,我原打算让学生阅读描写父亲翻过站台给“我”买橘子的句子,然后分析从这些句子中我们能领悟到什么?在学生阅读句子的过程中,我突发灵感,自己为什么先不给学生唱首关于父亲的歌曲,并让学生先谈谈自己的父亲,想想父亲给自己的关爱呢?这样铺垫之后,再让学生阅读分析,学生的体会可能会更深,效果可能会更好。

4. 写学生的问题和学生的见解。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如知识难点,思维障碍,作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等记录下来,便于在以后的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实施补救措施,同时也为再教时确定学生学习难点,揣测学生的学习心态提供依据。另外,学生在课堂上往往会提出一些问题,或对某个知识点发表他们独特的见解,将这些问题及时记录下来,在课后及时进行研究,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5.再教设想。教完一节课后,应对教学情况进行全面的回顾总结。教师要根据这节课的教学体会和反馈信息,反思自己在教学上摸索出了哪些规律,在教法上有哪些创新,在组织教学上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和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这样可以做到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境界。

编辑:刘於诚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学反思原则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坚守原则,逐浪前行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
主要内容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
惹人喜爱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