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学生现代文阅读能力的有效策略

2014-03-20 21:40杨刘正
甘肃教育 2014年4期
关键词:社科类现代文答题

杨刘正

〔关键词〕 语文教学;阅读能力;现

代文;阅读速率;合理分

配;限时训练

〔中图分类号〕 G63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

04—0073—01

现代文阅读在高考中占有很大比重,共有34分的分值,但这一部分内容的失分却很严重,根据本人在教学中的探索,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

一、 努力提高学生的阅读速率

现代中学生因为课业负担较重,阅读量小,更没有进行过规范的阅读训练,使得阅读速率普遍达不到要求,新课程标准要求一名高中生的阅读速率能达到600字/分钟,但很多学生连旧教学大纲中规定的420字/分钟都很难达到。阅读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阅读的字数,要求在单位时间里能准确掌握阅读字数的基本信息。试想如果一个学生能以420字/分钟的速率来阅读的话,那一篇800-1000字的社科类文章就只需2分钟,而事实是大部分学生的阅读速率却达不到300字/分钟,这样阅读同样一篇文章就要有近4分钟,如果读三遍就要12分钟,再加上答题所用的时间,最少也要用15分钟,按照高考150分要150分钟答题时间来衡量,每1分就只能有1分钟的答题时间,而如果这样就大大超过了这个标准,所以阅读速率的提高对阅读的提高显然有着很大的帮助。我在教学中一般是让学生在早读或课前用几分钟时间朗读一篇事先选好的美文,先朗读再默读,并定期测试,发现长期坚持朗读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速率,从而达到提高阅读效率的目的。

二、 合理分配阅读与答题的时间

一般来说现代文阅读中学生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急功近利,即在匆匆阅读一遍文章后就急于答题,这样就会在答具体问题时,由于对原文内容不熟悉,从而导致回头阅读,每一个问题都回头阅读就会让学生产生慌乱情绪,由于慌乱对原文内容只是浮光掠影、蜻蜓点水、了解不够深入;就会出现审题不清,找不到答题区;对一些易混词语不能准确分辨等问题。这样不但会花费更长的时间,而且也大大降低了答题的准确性。因此我在教学中一直要求学生在平时训练时一定要有读不懂文章不答题的心理准备。并且在训练时进行合理的时间分配。一般是阅读时间是答题时间的两倍,即如果一篇现代文阅读的答题需要用15分钟,我就让学生在阅读上用10分钟,在答题上用5分钟。事实证明,这样分配时间是合理的,如果学生真正读懂了文章,答题就有了目的性,思路也就很清晰,组织语言的速度也会很快,而且准确率也很高,如果连文章都不能读懂,那答题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三、 进行必要的限时训练

高考考场上150分的语文试题只能有150分钟的答题时间,按一般情况每一分只能分配1分钟的答题时间,如果考生在现代文阅读上花用了大量时间,那就会占用其他题的答题时间,比如会导致作文匆匆行文,甚至不能写完,这样更是得不偿失。所以在平时训练时要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尽量在限定时间内答完给定的题目,以社科类文章的阅读为例:此类试题一般是三个选择题共9分,训练的终极目标就是让学生用9分钟时间完成,我在教学中一般是分三个阶段来训练的,第一阶段先给学生15分钟时间,用10分钟阅读,5分钟答题,每次在阅读到10分钟时提醒学生答题,待答题结束,给出准确答案,让学生对照并统计出答全对的人数和答对两道题的人数,再进行细致的讲解,明确每一个选择的对错的根据和理由;第二阶段让学生用12分钟阅读,其中8分钟时间阅读,4分钟答题,其余跟第一阶段一样;第三阶段共9分钟,用6分钟时间阅读,用3分钟时间答题。这样循序渐进,到最后大部分学生都能合理分配时间,能做到胸中有数,不骄不躁,答题的准确率也大大提高,从统计数字来看,2011年我所任课的高三(1)班同学,在进行社科类文章训练时,刚开始只有7人能答全对,但到后来最多的一次全班56人竟然有51人答全对,当年的高考成绩也在全年级名列第一。2012年通过这种方法的训练,高三(19)班学生在社科类文章的答题上更是长进很大,由开始训练时全班只有6人答全对,到后来每次训练都至少有40多人答全对,整体成绩有明显提高。

以上是现代文阅读的一些关键,但往往却被忽视,如果把这比作战争中的战略问题的话,那么具体的解题方法则只是战术问题,而战略问题是远远高于战术问题的,所以更应该引起重视,根据我的教学体验,如果加强了以上三方面的训练,再运用一些具体有效的阅读方法,现代文阅读的能力定能得到很大的提高。

编辑:刘於诚endprint

猜你喜欢
社科类现代文答题
邀你来答题
邀你来答题
邀你来答题
专项训练 现代文阅读
邀你来答题
一束光
一束光
让概括思维成为解答现代文阅读题的“利器”
一束光
社科类学术期刊应坚持的四个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