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古诗词激活数学课堂

2014-03-20 02:28田彦山任雪梅
甘肃教育 2014年4期
关键词:古诗词运用数学教学

田彦山 任雪梅

〔关键词〕 数学教学;古诗词;运用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

04—0091—0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将数学与其他学科密切联系起来,从其他学科中挖掘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来解决数学教学中的问题。”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要想使每节课都生动有趣,吸引学生,就必须注重方法,善于利用教学资源创新课堂教学。古诗词是我国特有的文化遗产,也是一种难得的课堂教学资源。如果能将这些资源与课堂教学内容巧妙地整合,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下面,笔者就古诗词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灵活运用,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和看法。

一、借诗创设教学情境,增强学习的趣味性

古诗词中的很多意境不仅美不胜收,而且还与数学知识有密切的联系。在课堂教学中若能充分利用古诗创设情境,以此引入新课,必定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新知识的感悟,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数学问题。

例如,在学习“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时,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先让学生说出王维的《使至塞上》这首诗,再让学生根据诗所描绘的意境联想:在一望无际的沙漠上,一轮圆日正缓缓地向地平线移动。你能画出自己所联想到的太阳和地平线的平面关系图吗?此时,数学课变成了古诗教学课,学生兴趣高涨,教师适时提出:运用学过的数学知识来描述自己的发现。学生展开了热烈地讨论,最终归纳出这种关系正是直线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相离、相切、相交,进而顺理成章地引入了新课,还促使学生发现并总结了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为后面知识的学习埋下了伏笔。

二、借诗讲解,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数学课的枯燥乏味众所周知,不像语文有优美的词语,令人陶醉;不像历史有悲壮的故事,令人肃然起敬;不像计算机课有趣味横生的实际操作,使学生兴趣倍增……如何更有效地探究数学知识的生成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是每一位数学教师努力的目标。而把古诗引进数学课堂,让这一目标实现起来更加具体。借用古诗讲解数学知识,首要任务是让学生先观察古诗反映的数学现象,然后从数学的视角去探究数学知识的生成过程,让学生的数学思维越来越开阔,数学的眼光越来越敏锐。

如,在教学“倒数”这一知识时,我先借 “对诗”的形式引出“倒数”。师:“客上天然居,”生:“居上天然客。僧游云隐寺,寺隐云游僧。人中柳如是,是如柳中人。迢迢绿树江天晓,晓天江树绿迢迢。”师:“通过刚才的对诗,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新奇,思维活跃,开始在有趣的古诗中思考答案,慢慢地发现了规律:每两句诗都可以顺着读,也可以倒着读,其中的一句诗是另一句诗的倒诗。师:“那么,在我们学过的一些分数中,有没有它的倒数呢?”实践证明,用这样的诗来探究倒数知识的形成过程,可以化抽象为具体,进而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

三、巧“悟”古诗,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情感是人对现实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情感教育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语言、行为和暗示等手段来感染学生,使学生获得亲近、尊敬和爱戴以及憎恨的感情体验。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古诗词,合理挖掘素材,准确把握时机,进而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如,在讲授“三视图”时,用多媒体出示各个角度的黄山图片,这种情景能用两句诗来叙述所看到的情景吗?学生很容易联想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同一个山峰从不同的角度可以看到不同的景象,那么数学中的很多立体图形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图形也可能是不一样的。实践证明,数学教学中结合诗中的意境,能让学生领悟诗中蕴含的情感。只有学生自己“生产”出来的浸润着学生自己血脉的情感才是有生命的,才会刻骨铭心。从教学效果来看,学生学得津津乐道,并学而后思、举一反三;从学生融入教学情境看,身临其境,吸收知识,陶冶情操,思维活跃。不仅对学生进行了情感教育,也让学生欣赏到了数学之美。

编辑:谢颖丽endprint

猜你喜欢
古诗词运用数学教学
踏青古诗词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古诗词中的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