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研究

2014-03-20 08:11顾萍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14年2期
关键词:新课程教学质量效率

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是一切教学活动和学习方式的生命线,尤其是在“以学生为课堂主体”的新课改教学中,这条生命线显得至关重要。新课改实验过程中,有些教师只追求课堂教学的热闹,而忽略了对教学质量的要求;有些教师甚至认为新课程是重形式轻质量。毋庸置疑,新课程中“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必须重视教学质量与学习效率。一般而言,语文教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情景预设、目标明确,有的放矢

孔子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教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学生就会轻松接受课堂内容、牢固掌握知识要领,而课堂就会成为高效课堂,学生就会成为精英人才。所以每堂课教师都应根据文本特色,结合学生需求,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顺利实施课堂教学活动创造良好的情感前提。例如在复习《辨析并修改病句——表意不明》时,笔者就选取了唐代汪伦想邀请李白到自己的居住地游玩的故事(“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和报刊上的几个新闻标题(“销售女强人”“京城工地打工人”“四个三峡历史之谜)等语言多义现象的例子,来告诉学生多义现象既可增添语言的趣味性,又能给人们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当笔者将这些材料展示后,学生就开始叽叽喳喳地谈论起来,热情高涨,纷纷表达各自的理解,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此时教师适时地呈现学习目标与学习问题,明确学习方向,学生就可在了解学习任务的情况之下,有的放矢,轻松自如地达成预设的学习目标。

二、自学检测,成果反馈,有所侧重

语文课程是学生主体理解和运用母语,积累语言,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养成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提高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渐形成独立、自由、自强、自律、合作、宽容的主体性人格的过程。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自身素养是无法永远满足学生的需求的,所以在新课改中,我们要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要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方可学有所获。同时,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及时地进行自学检测,及时地发现学生的学习缺陷,及时地进行补偿与矫正,强化学生的认知学习前提。当然,自学检测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是教材内容的总结,也可以是练习题的一种转化。如学习《鸿门宴》时,第一课时教师可呈现出学习目标:通过参与备课活动和竞争,让学生了解课文背景,以及与之相关的人物故事,激发学习兴趣。然后让学生以组为单位查阅有关《史记》和《鸿门宴》的资料,自主学习相关的内容。教师要想掌握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可设置问题个体或集体提问,也可通过选择题的形式考察,还可创设“知识竞赛”和“讲故事大赛”等活动,总之只要能反映出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就可。当然,教师的教学活动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不仅要关注成绩好的学生,也要关注成绩差的。这样才能让课堂属于每一个学生,才能让每一个学生得到认可,才能体现每一个学生存在的价值。

三、学生参与,反馈矫正,有所收获

提示、参与、强化是影响语文教学质量的三个主要因素。每堂课教师都必须要为学生提示清晰的学习目标,并努力创设情境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随时进行反馈矫正教学,就可以提高参与式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因为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所以教师在备课环节中,必须要多思考“学什么?”“怎么学?”等问题,长期坚持就可使教学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被动为主动,化枯燥为生动,化沉闷为愉悦。例如在学习“如何鉴赏诗歌形象”时,教师备课时,就必须要思考:这节课要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还是景物形象?如何才能准确地鉴赏形象?等问题。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让学生知道这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怎么样才能学有所得,达到什么程度就是学有所获。只有这样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才能提高,新课程教学才能走向健康之路。

四、耳聪目明,高屋建瓴,有张有弛

新课程改革后,尤其是开展参与式教学活动后,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机会多了,但是我们的教学进度却越来越慢,课堂效率越来越低。表面上看起来每个人的课堂都是热热闹闹、红红火火,尤其是小组合作探究时整个教室人声鼎沸,仿佛置身于闹市。但一旦展示交流结果时往往会出现所有学生都低头不语,沉默寡言的现象,甚至提问某些人时也答不出个所以然来。究其原因,就是在这些环节中,闲聊、玩耍的学生很多,他们常常借讨论的幌子谈个人的话题,从而导致课堂学习的效率很低。所以教师不应被这些美丽的假象所迷惑,而应该仔细观察学生是否在外显地学习,例如倾听、做作业、围绕问题讨论发言等等,或者来回走动、认真倾听随时了解交流的进程或直接参与到某些小组的活动中。同时还要及时引导学生的探究重心,不能偏离课堂教学中心。其实,语文教师生动的语言、清晰的提示、艺术的设计、灵活的引导、广角的观察与强烈的任务意识,则是促进参与式语文课堂学习高效率开展的根本保证。

总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以学生为本,处处为学生着想,组织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自我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热情高涨地自己动手、动脑、动口,学习知识,巩固知识,拓展知识,学生才能不断独立,不断自主地学习新知,课堂教学效率才会不断提高。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我深信,只有能够去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作为新时期的教师就应深刻体会这一点,既要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更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运用各种教育手段,使出浑身解数,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文字的神奇,语言的魅力,文本的奥秘,产生情感的共鸣。

(顾萍 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第一高级中学 737200)endprint

猜你喜欢
新课程教学质量效率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跟踪导练(一)2
“钱”、“事”脱节效率低
提高讲解示范效率的几点感受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