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文言文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2014-03-20 00:24王克风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14年2期
关键词:道德素质孟子心理素质

文言文在中学语文教育中一直占有一席之地,可以说是经久不衰。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我们又该怎样教文言文,笔者参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特点,从素质教育所涉及的多个方面及中学语文教学所涉及的文言文内容来看文言文与中学生素质教育的关系。

“文言文在我国历史之悠久是白话文无法比拟的,它所承载的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也是我们无法逃避的。文言文本身所具有的言简易赅的特点也有其无法超越的优势。”[1]中学生阅读、学习文言文,一方面可以提高自身语文素养,另一方面还能培养自己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甚至是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文言文是民族文化的精华,学习它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化气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培养爱国主义精神。中学文言文最终的目的是要求学生能了解传统文化,探求每篇精选出来的古文所包含的深层次的意义。

许多教育专家指出了当今中学生素质和能力的缺陷,大致概括为:1.缺乏独立能力。他们不知道如何去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独立创新、独立劳动和独立生活。当然,这与现在的中学生普遍是独生子女,很多事情都被人准备好了,很少有机会自己独立去做有关系。2.心理承受能力差。许多中学生遇到挫折或是不如意的事,往往不知所措,灰心丧气,怨天尤人,甚至走极端。

中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是人的各方面发展、成型的关键时期。人的素质大致分为为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再细分可分为思想道德素质、身体素质等。文言文的“有用之处”就在于潜移默化的影响着素质教育。

加强素质教育,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很重要。道德是不成文的法律,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古人早就为中华民族赢得“礼仪之邦”的盛誉。古人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作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他们对个人的思想道德非常重视并且要求严格。如明朝黄绍在《明道篇》中说,为了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他经常“悔恨发愤,闭户书室,以至终夜不寐,终日不食,罚跪自击,无所不至”。还“以绳系于臂,又为木牌,书当戒之言藏袖中,常检之以自警”,“如此数年仅免过咎,亦不能无错心之萌。由此盖知习气移人之易,人心克己之难――今不觉白首,数十年,犹未足以纯道明德,其可惧如哉”。[2]古人的思想主要是强调集体的精神和社会、民族甚至是国家的爱国主义思想。如“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孟子。滕王公下》)的思想;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仁爱”的原则及人际关系和谐,如“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十五》),倡导人伦的价值。重视个人在人伦关系中应该尽的道德责任,重视道德的实践,孟子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强调修养的重要性……这些思想拿到现在仍然实用。

素质教育当然也离不开心理素质教育。尤其是现在,心理素质教育越来越受重视。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的文言文多是思想内容纯正的作品,它们表达了古人对真善美的执著追求,浸润其中,涵泳体味,会使人无形中受到熏陶、感染,形成健全的人格。其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就是一篇鼓励人勇敢面对挫折的心理教育名篇。它使中学生能够知道“故天将降大任于使任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任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文章的最后总结出“然后知生于忧虑,而死于安乐也”的至理名言。[3]中学时期是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如果不能针对学生所困惑的心理问题给出好的指引,很可能会影响人的一生。然而引用经典文言文来告诉中学生比用现代白话文更有效,让中学生知道:自古以来人们就会遇到这样的问题。而不是自己唯一的不幸、与众不同。

人的各方面素质不是孤立存在的,他们也互相制约、相互依存。如健康、积极、高尚的审美情趣,有助于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心理素质影响思想道德素质;身体和心理不可分割,所以心理素质教育一方面可以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另一方面也促进着身体素质的发展和提高,使身心和谐发展……有些影响更是潜移默化的。各方面素质协调发展,互相促进。由此各方面素质都得道了提高。

至此,我们通过对中学语文教材中文言文篇目的分析和中学生素质教育各方面内容的分析,清楚地看出文言文对中学生素质教育具有推动作用!有人说,掌握祖国的语言好比得到了一把打开本国文化的钥匙。那么,就让我们教师,帮助孩子们打开一扇窗户、铺开一条通道,让他们能穿越时空,去阅读、去思考、去吸取,与两千年前的大师直接对话!让我们祖先的文化活在孩子们的心中,融化在他们的血液里!

参考文献:

[1]黄谨.初中语文课程目标中文言文教学目标发展分析[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黄绍.明道篇[M].中华书局,1959.

[3]孟轲.孟子[M].远方出版社,2006.

(王克风 江苏省苏州外国语学校 215000)endprint

猜你喜欢
道德素质孟子心理素质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
浅析新闻记者的道德素质与责任
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心理素质
浅谈中学生道德素质
论新闻记者的心理素质与写作思维
《弟子规》与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开展“解烦恼”活动提高青少年心理素质
学习毛泽东的作战指导心理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