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地生融入班级日常生活的思考

2014-03-21 17:26张立新
中国德育 2014年5期
关键词:外地融合班级

摘 要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融入当地教育是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难点。融入需从班级层面入手,基于学生的日常生活,扩展学生的关系世界,提高班级日常活动质量,丰富学生的生命体验。班级日常生活的融合,必须坚持多元化、无痕化、阶段性原则。

关 键 词 外地生;融合;班级日常生活

作者简介 张立新,浙江省宁波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高级教师,博士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下简称“外地生”)融入当地教育,是教育现代化进程中一个重大的实践问题。各地出台了不少政策,探索了很多教学模式,以便推进教育公平,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但是,在现实中,外地生的融入依然困难重重。

班级是学生在学校生活的最基本单元,它既是学生整体生活具体展开的实践场景,也是学生实现整体“人”的发展的最基础单位,所以只有深入到班级日常生活层面,才能找到破解外地生融入难的钥匙。

一、班级生活中阻碍外地生融入的因素

与本地生相比,外地生存在四项显著差距。这些差距阻碍了外地生的有效融入。

1. 身份认知上的摇摆

一部分外地生远离家乡来到异地,虽然生活在城市中,但并未真正融入城市,真正接受城市的生活方式,面对城市的孩子,他们显出自卑、胆小和不自信;还有一部分外地生是城里出生、城里长大的,尽管他们非常熟悉城市生活,但是他们没有在乡下生活的任何经验和经历,进入城里学校以后,他们的农村身份在很多场合被激活,他们内省自己外地生身份,消解业已固化的城市身份认同,从而产生漂泊、被遗弃甚至被歧视之感。

2. 家庭环境的重负

大多数外地生家境并不富裕,“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外地生更能深切体会到父母的不容易,对城乡差异产生更为具体的感受。另外,外地生来到城市后,其思想、心理等方面会发生一些变化,与父母产生沟通问题,有时甚至生出一定的怨恨情绪,如同样是新生入学,本地生“装备”焕然一新,而有的外地生父母却连一个新书包都没有准备,这会使孩子心理上对父母、对城市甚至对生活产生误解。

3. 学业水平的落后

大多数外地生对学习方法了解不多,学习信心不足,学习习惯比较差。在课外,他们往往得不到父母在学业方面的督促和帮助,作业认真程度、按时完成情况等方面都存在严重问题。另外,有些外地生在乡下没学过英语,来到城市后在英语学习上就遇到了较大的困难。由于学习基础差,这些学生往往听不懂老师的讲课内容,导致学习落后。

4. 文明程度的落差

外地生大多勤劳节俭,不过他们也有不足,表现在:缺乏必要的文明礼貌,经常口出脏话;没有良好的卫生习惯,东西随地扔;不遵守规章制度,上课说话,甚至打架斗殴……因为这些不文明行为,本地生经常会疏远外地生。

正是这些差距,给外地生带来了自卑、防卫甚至仇视等“心结”,形成了严重的心理落差,妨碍了他们和本地生相互靠近、相互理解的愿望和行动。

二、融入须在关系的建构中、

在具体的活动展开中完成

教育的使命在于唤醒人的理性、意识,形成人的自主发展动力。外地生的心理意识和精神发展有一个唤醒过程:最初是对现实生活状态的认命,对改变自己命运的等待和观望;然后会主动地反思现状,发现差异,寻找发展空间;最终产生改变生存状况的内在动力和强烈愿望,从而在活动中不断转换思维,发展能力,实现对自己的主动完善,融入现代城市文明。融入必须以班级为场景,在关系的建构中,在具体的活动展开中,在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中进行。

1. 丰富关系世界,培育外地生的“内生力”

必须以尊重为基础,让学生的关系世界不断明晰、丰富起来,在多重关系的处理中,增强对自我、对他人、对班级的认识,培育外地生的清晰的自我意识,生成“内生力”,也就是自主意识以及自强、自立、自信等内在的精神品性。

开展主题征文活动,能把孩子的目光引向自身、他人、社会,让他们去观察、体悟,建立起关系意识。可以开展以“我骄傲,我来自……”为题的征文比赛,让本地生和外地生都对家乡有正确的理解;开展以“我的小伙伴”为题的征文活动,让学生擦亮眼睛,寻找异乡同学的闪光之处,让孩子们在发现美与展现美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自我立场、自主意识。

2. 提升活动品质,加强人际融合的“亲和力”

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有效接纳和彼此认同,要靠提升实践活动的品质来实现。坚持以平等为基础,在活动中加强人际融合的“亲和力”,可以解决学生与自我、家庭、班级、社会的积极互动问题。人际融合的程度,会直接影响外地生与本地生交往的频率、交往中的心理感受以及他们将来的社会能力,影响大家的集体归属感。这就需要改变他们相互排斥的现状,让他们心平气和地接纳对方,并愿意与之平等、和睦地相处。

在班主任老师的指导下,可以由本班学生自行设计、自行排练、自行导演,开展各种特色班队活动。可以在每学期初,由一些家境优越的本地生购买学习和生活用品赠送给结对的贫困外地生,而受助的外地生则可以自己的一件作品作为交换礼物,两个孩子互相交换,互道“感谢”。这样,沉重的捐助活动就会演变成轻松的“互赠仪式”,“爱心捐款”就会成为“友情对对碰”。

针对外地生身份认知上的自卑,可以按照户籍所在地,在班级内成立“同乡会”,定期开展活动,在同乡同学的交流中寻找家乡的名人、名景、名小吃等。主动挖掘隐形的关系,可以让孩子获取一份身份认同和群体的归属感,从而增强自信。

在这些活动的组织与准备过程中,重要的是锻炼全体学生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全体学生的集体归属感。

3. 丰富生命体验,生成班级融合的“文化力”

持续丰富外地生在观念、行为、环境等方面的融入体验,生成班级融合的“文化力”,才能形成持续的内在融入力量。外地生的自我认知过程有其独特性,心理上极易反复,从形成集体归属感再到每个人都找到自信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只有不断丰富他们的生命体验,在文化层面形成一种内源性的教育力量,才能使融入落到实处。

让孩子们融入彼此的家庭生活,理解爱、懂得爱,让他们更多地看到彼此的优点,这样他们才能相互悦纳。可以由班级倡议,家长报名,自愿结对,开展“寻找另一个家”活动,即由本地生家庭和外地生家庭结对组成一个“大家庭”,双方子女定期到对方家中居住生活,并共同完成相应任务。

社会学家阿布德认为,对某一群体了解得越少,就越容易对其产生否定的认识。[1]只有对外地生有更多的接触和了解,本地生家长才会对他们形成更多的肯定性认识。可以举办家长学校,开家长会,请家长自由交流,让外地生家长了解本地生家长的家教理念;还可以邀请家长参加学校的主题班会课、学科观摩课,让本地生家长对外地生优秀的品质有直观的了解。

外地生在社区的融入程度会直接影响他在学校的融入程度,若外地生在社区遭到排斥、歧视,他就会把这种负面的心理带到学校,从而直接抵消学校融合教育的努力。可以在班级建立“社区辅导制”,将本班居住在同一社区的学生集中起来,组成“社区活动组”,邀请有能力的家长担任辅导员,带领孩子们开展社区活动。

三、班级日常生活融合的基本原则

班级的日常生活充满了复杂性,外地生融入过程充满了不确定性,无法将某一条法则套用在所有的活动上。因此,班级日常生活融合中坚持活动的内在逻辑远比照搬活动框架重要得多,坚持活动的实践原则远比总结活动规律重要得多。

班级日常生活的融合必须坚持一些基本原则。

1. 多元化原则

首先,要让多重关系浮出水面,让学生与不同背景的同学、教师乃至家长交往,让其体验有机的、生长着的班级生活;其次,在多重活动中,加强学生与外界沟通、交流、协作,充分发挥学生在其中的主动性、创造性;再次,多元文化的敞开、接纳和认同,家长、社区的介入,多重力量形成教育合力,会内生出融合的丰富资源。

2. 无痕化原则

如果教育过程中事先有意识地拉开城乡两类群体的差距,再通过一系列特别关照,体现对弱势群体的差别性对待和补偿,那么,这种痕迹太重的教育,效果往往会适得其反,容易强化外地生作为弱者的身份体认,使其产生自卑感。所以,必须尊重外地生的主体地位,遵循教育规律,避免痕迹过重的有意识关照和差别对待,这样才能实现自然融合。

3. 阶段性原则

外地生的融合,大致要经历受到尊重—获取平等—全面融合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同阶段工作应有不同的侧重点:“受到尊重”是起点,需要尊重他们的基础性人格,让他们感受到同样的生命尊严,旨在培育他们的“内生力”;“获取平等”是关键,需要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家长之间有效接纳和彼此认同,旨在加强人际融合的“亲和力”;“全面融合”是最终追求,需要加强持续性的内在融合力量,旨在生成和谐校园的“文化力”。

参考文献:

[1]湛卫清.农民工随迁子女融合教育的困惑与对策[J].教育发展研究,2008(10):58-61.

责任编辑/刘 烨

猜你喜欢
外地融合班级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班级“无课日”
刚柔并济
破次元
融椅
北京郊区外埠车猛增本地人高价买外地牌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
借伞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
以牙还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