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新闻“第二落点”

2014-03-21 19:41刘小岩
记者摇篮 2014年3期
关键词:落点校车网络媒体

刘小岩

随着网络媒体时代的到来,受众新闻消费的自然嬗变,使得网络媒体越来越多地挤占市场份额,即便是中央及省级等主流强势传媒也开始感到压力重重。而对于本身处于弱势的市级地方媒体,除了网络媒体的大军压境之外,同类各种媒体的激烈竞争,已经使它的生存和发展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尤其是各类新闻节目,在各种新闻信息资源的源头被各类媒介所共享的情况下,同行们在纷纷寻找“第一落点”共同享有下的竞争对策。于是有人提出了寻找新闻“第二落点”的观点。虽然这可能是一种老瓶子装新酒的说法,却无异对地方媒体的某类新闻节目有一定的引领作用。而我们在具体的实践中,也逐渐体验到做“第二落点”新闻给地方媒体新闻节目所带来的新的活力。

落点 焦点 观点

但是,在当今新闻传媒多样化、分众化,消费群体分流严重的新态势下,报道时效的竞争已经呈现出一些新特点:重大突发事件和独家新闻极不容易被一家或几家传媒完全垄断;在新闻资源和素材几乎完全共享的状态下,仅仅要求“打第一枪”已经显得过于小儿科了。面对“第一落点”共有的常态,如何推陈出新,别出心裁,吸引受众,成了各大媒体,尤其是竞争力比较弱势的地方媒体所要探寻的首要问题。

对新闻的“第二落点”,网络的名词解释:“在新闻第一时间发布之后,寻找、挖掘新闻的更多内涵和外延。”

这也可以理解为,在新闻事件的“第一落点”完全共享的情况下,各媒体可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在寻找和挖掘更多的事件背后的新闻上下功夫,这样由第一落点延伸的新闻差异化,就会在各媒体立足各自需求和受众关注点而进行的挖掘中显现出来。而这种差异化,较量和考量的就是新闻创作者的聚焦能力和媒体观点的呈现力。于是这就涉及到了新闻节目中的新闻评论意识。

以电视新闻节目为例,其实传统意义上的新闻评论本身是与地方台节目的地域性特征及受众消费新闻的要求是相互矛盾的,地方台的受众从其基本诉求上看,对新闻的消费依然停留在第一落点,所以第二落点的表现形态以及内容需要就格外具有吸引力。

广度 深度 角度

地方电视台的新闻节目不外乎时政新闻和民生新闻两种,而能够展现新闻第二落点的,要数民生新闻最具优势。如果新闻的第二落点把握得好,可以使第一落点的新闻事件更加丰满,并增加可视性,增加信息量,更容易吸引观众。例如:本溪广播电视台《本溪新闻》(以时政新闻为主的栏目)和《新世界》(以民生短新闻为主的栏目)都曾经报道过溪湖区歪头山镇侯屯村的孩子们因为没有校车接送,上学非常辛苦,他们非常盼望能有一辆接送他们上学的校车。节目播出后并没有相关主管部门出面协调解决这一问题,反而是与主管部门不太相关的交警部门,将村民们好不容易为孩子雇的一辆出租车以非法营运的名义给处罚了。如果新闻事件仅仅停留在此,那也就仅仅是找到了第一落点,与其他的新闻事件没有什么差异。

《盼望校车的日子》以一个由七十多岁的奶奶抚养的孩子的视角,在每天上下学的途中感受着自己和同学们归家的艰难,自己的奶奶和其他同学的父母为此所付出的艰辛,辍学的同伴在守望他们归来的瞬间内心里期望的艰苦……作品以平民化、故事化的视角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直击人心,同时更为节目中主持人可以进行的新闻评论提供了前提条件。节目播出后社会反响极强,市纪委协调相关主管部门进行专题研究,主管部门当场拿出解决方案,孩子们终于告别了没有校车的日子。之所以这次报道有了圆满的结果,就是因为它找到了新闻的第二落点,实现了新闻的差异化,有了与众不同的效果。

归结起来,寻找第二落点以实现新闻的差异化,首先要拓展新闻的广度,增加原创成分,综合和发散新闻价值;其次要挖掘新闻的深度,展示新闻细节,关注各个层面的新闻态度,使新闻事件的背后层面得以完全展示;第三,要利用独特视角,在人文关怀中,寻找报道的闪光点,即使是深挖旧的新闻,也要让它焕发出从未有过的新意。寻找新闻的第二落点,则对地方电视台的记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需要善于观察,善于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件发展的趋势,善于总结事件的走向,善于探寻事实的本质真实。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日益激烈的媒体竞争新格局。

(作者单位:本溪广播电视台)

猜你喜欢
落点校车网络媒体
基于空间分层组合设计的火箭落点实时计算模型
网络媒体记者走进山西农谷
未来的校车
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新闻互动传播探索
美火星轨道器拍到欧洲着陆器落点图像
拼抢第二落点新闻打好新闻竞争战
探访江苏地方立法:百姓关切成立法落点
网络媒体在舆论管理中的作用及应用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网络媒体新闻宣传工作
The School Bus校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