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高职院校校企联合办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

2014-03-21 11:48董玉泉杨志丽隋旭波
卫生职业教育 2014年20期
关键词:用人单位毕业生办学

董玉泉,杨志丽,隋旭波

(潍坊护理职业学院,山东 青州 262500)

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引导下,各类职业院校普遍开展了不同形式的校企合作,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何实现校企联合办学,是值得深入探讨的一个问题。我校自2002年先后与60多家企业(医院)开展了“实习就业一体化”、“顶岗实习”、“订单式培养”、“冠名班”等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逐步形成了一套成熟的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校企联合办学模式。

1 方法与实践

1.1 指导思想

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为指导,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为目标,实行校企联合办学人才培养模式。

1.2 组织机构

成立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主要职责为:(1)协调学校与企业(医院)的合作关系;(2)负责重大校企合作项目的运作及管理;(3)负责校企合作项目的合同签订;(4)负责校企合作中的其他日常事务管理。我院分管教学副院长担任指导委员会主任,学校学生管理部门、教学部门和办公室以及企业(医院)内负责人力资源管理、生产管理、行政管理的部门共同参加。

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主要职责为:负责专业发展规划,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根据行业发展实际进行课程改革;组织师资力量,完成授课计划。由学校的各系院负责人、专业带头人以及行业专家组成。

1.3 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要从实际需要出发,把学历教育、职业要求、行业准入以及受教育者的可持续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企业(医院)充分发挥行业优势,提供详尽的行业发展趋势、人才需求、岗位技能知识分析报告,学校和企业(医院)专家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共同讨论、制订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

1.4 课程开发

课程开发要克服学生反映的“学校学的知识没用,需到企业(医院)重新学习”的问题,摒弃以往课程开发模式中教师为单一开发主体的弊端。把优秀的企业(医院)专家吸收到课程开发队伍中来,把他们的工作经验和工作知识融入职业教育课程中去,让高职教师和企业(医院)专家一起构建以工作过程导向为特征的新型课程体系,并根据行业发展需要、最新的岗位技术标准和技术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建设完整的、更新及时的、能够真正培养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和满足实际需求的专业课程。可充分利用企业(医院)丰富的实践资源和学校的教学经验,组织学校优秀专业教师与医院(企业)专家共同计划、编著、出版具有针对性、实用性、特色鲜明的专业教材。目前,我校与联合办学的企业(医院)联合开发的教材已达30余册。

1.5 教学过程

我校采取“1+1+1”校企联合办学模式,即第一年在校内完成基础理论学习,第二年在企业(医院)完成专业知识、技能培训和见习,第三年进行顶岗实习。教学过程中,学校、企业(医院)双方互派师资,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学校主要负责学生公共科目、专业理论基础和部分实训的教学及考核。学生在企业(医院)实习期间,企业(医院)主要负责专业知识讲解、实训实践教学及考核。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和考核由学校和企业(医院)各派一名教师共同指导。建立企业(医院)员工到学校进修和学校教师到企业(医院)实践制度,校企双方共同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并在职称晋升、工资待遇和评优等方面给予鼓励。

1.6 学生管理

企业(医院)设立驻校代表,参与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及时了解学校理论教学与企业(医院)人才培养的需要是否吻合,并对发现的问题积极向企业(医院)反馈并与学校交流;向学生讲授企业(医院)文化和未来岗位需求,增强学生的就业意识,为学生进入企业(医院)学习、实习和就业奠定基础。学校设立驻企代表,参与学生在企业(医院)实习期间的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

1.7 评价机制

学生在校第一年学习结束后,企业(医院)参与阶段考核,未能达到要求者,需在校继续补习,直到考核通过;在企业(医院)学习、见习、实习期间,学校派专任教师督导检查教学情况和学生技能操作掌握情况,并对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进行跟踪回访,以学生在用人单位的工作情况、生活情况、工资待遇、岗位变动、持续发展和用人单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专业知识、技能操作、敬业精神、职业道德、协作能力、适应能力、创新能力、自学能力、心理素质、诚信度等方面)为依据,及时调整学校的教育教学和培养机制,更有效地促进校企合作。

2 结果

对67家用人单位和1 688名毕业生进行了调查,了解毕业生对学校、用人单位对毕业生以及毕业生对自我的评价。用EpiData3.0软件建立数据库,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满意度的比较用Wileoxon秩和检验。

2.1 毕业生对学校的评价(见表1)

表1 毕业生对学校的评价(%)

通过调查发现,毕业生普遍认为学校社会声誉较高,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合理,师资队伍素质、教学水平高,教学管理较严格,但教学设施比较陈旧,学校应进一步改善实验室硬件条件;在学生管理方面,学校应多开展一些符合当代大学生需求的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同时应尽快提高学校后勤服务水平,为在校生提供多层次的、优良的后勤服务。毕业生对母校的反馈意见为学校今后在人才培养方面和科学规范管理方面指明了方向。

2.2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见表2)

表2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

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总体素质满意度较高,在专业技能、敬业精神、诚信度等方面也给予了充分肯定,但协作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吃苦耐劳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加强。通过调查发现,用人单位普遍对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技能、敬业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这3项非常重视。由于新一代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不仅需要具备很好的专业能力,更需要具备较强的合作精神,学会与人相处,学会团结协作,才能更受欢迎。

2.3 毕业生自我评价(见表3)

表3 毕业生自我评价(%)

从总体上看,毕业生对自己拥有的综合素质和各种能力都有一个比较客观正确的评价和认识。自我感觉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适应和满足工作岗位的需求,并对现状比较满意,说明学校的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是相适应的。从数据上看,毕业生要加强人文素质培养,个人意志、社交能力、领导能力的不足限制了他们自身的发展,学校应多开设一些人文选修课让学生培养这方面的能力,使得他们到用人单位后能尽早地适应岗位,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

3 讨论

医学类高职院校培养的对象是直接参与救死扶伤的医务工作者或从事相关医疗工作的技术人员,因职业准入和服务对象的特殊性,要求从业人员不仅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还应具备崇高的敬业精神、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以及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协调能力,能够正确处理好医护关系、医患关系等各种人际关系。同时,由于医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应用型学科,因此学生必须参加大量的临床实践才能满足岗位要求[1]。

采取“1+1+1”校企联合办学模式,对于学生来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学生毕业后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促进学生就业,实现从毕业到就业的零距离对接;对于学校来说,有利于学校办学的准确定位并丰富学校的教育资源,同时也有利于学校合理设置专业和课程,促进教学改革及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节省办学成本,提高社会知名度;对于企业(医院)来说,通过参与人才培养过程,能够招聘到所需人才,且不用再对新员工进行二次培训,减少了员工岗位培训的时间和费用,降低了企业(医院)用工风险,提高了竞争力,使企业(医院)在获得利润的同时也解决了人力资源问题,并提高了社会影响力;从国家和社会的角度来说,有利于为国家培养优秀的实践技能型人才,解决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促进社会稳定和谐,促进国家职业教育健康持续发展。

在目前已形成的校企合作中,大多是学校为求生存、求发展和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主动与企业(医院)联系,而主动来寻求与学校合作办学的企业(医院)少之又少,多数企业(医院)给予学校的资助只停留在捐助教学设备、提供实习基地、进行员工培训等方面。这种合作离真正意义的校企合作目标——建立起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校企合作的良性循环机制,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组合,将高职教育资源的势能转化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实现办学的整体效益相去甚远。

学校是教育部门,企业(医院)是经济部门,学校和企业(医院)的追求目标、运作机制、文化背景等都存在着很大差异,校企合作中学校和企业(医院)属于不同的利益相关方,如何处理好校企之间的利益关系,实现校企共赢,并建立长期稳固、深层次的合作关系,是一个制约校企联合办学,并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很多的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主要依靠企业的“奉献精神”和校企领导的人情关系来维持,缺乏专门的监督机构和有效的制裁措施,当出现纠纷时,由于缺乏法律依据,使问题变得难以解决。从国外校企合作发展的历程来看,目前急需政府的强势介入。政府对职业教育进行干预,主要通过立法、财政资助和搭建平台来实现[2]。通过立法使校企合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明确职业院校、企业(医院)和政府部门职责,使校企合作进一步细化,具有可操作性。同时,政府通过加大财政资助和制定相关利好政策鼓励企业(医院)参与学校教育。政府可以依据企业(医院)参与校企合作的贡献大小,对其进行相应的税收倾斜和政策照顾,这是刺激企业(医院)参与校企合作的一个有效手段,也是帮助学校打破校企合作瓶颈的得力措施。教育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共同组建校企合作协调机构,全面负责校企合作的领导、统筹、协调、监督和考核工作。政府发挥积极的主导作用,是推动校企联合办学持续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

[1]顾鸣敏,胡涵锦.21 世纪初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改革的探索与研究[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

[2]秦立春,胡红卫.发达国家政府重视校企合作发展高职教育的启示[J].理论前沿,2006(13):32-34.■

猜你喜欢
用人单位毕业生办学
用人单位应避免七个认知误区、切实保障职工年休假的合法权益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性骚扰的用人单位法律责任研究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餐厅经营模式多样 事先分清用人单位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