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狱民警教育培训创新路径研究

2014-03-21 07:13卞万根邹清平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监狱民警培训

卞万根,邹清平

(江苏省未成年犯管教所,江苏 镇江 212407)

监狱民警教育培训创新路径研究

卞万根,邹清平

(江苏省未成年犯管教所,江苏 镇江 212407)

监狱民警教育培训具有思想导向性、内涵先进性等基本特征,是促进监狱民警队伍建设的重要载体。目前,监狱整个系统与监狱单位条块分割,缺乏系统构建,传承创新不足,存在着形式与内容割裂、认识与实践偏离以及投入与效果不对称等问题。监狱单位民警教育培训工作必须注重思想引领,整合社会资源,突出监狱加速发展的特色需求,构建职业精神建设为龙头,实战实训为基础,社区健身娱乐、社团活动为补充的多元培训机制。

监狱民警培训;创新路径;研究

社会转型期间各种矛盾叠加,其利益关系复杂化、发展需要多样化、主体意识本位化、公众监督常态化、舆论导向多元化[1],监狱民警在工作中身体透支多、晋升空间小、工作环境闭塞,承载着高负荷的生理和心理压力,自觉调适自己的社会角色的难度较大。加强教育培训,是提升民警队伍综合素质的重要载体,习近平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强调:“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 做好教育培训始终是一项紧迫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创新。

一、对教育培训基本特征的认识

(一)时间的持续性

教育培训是贯穿监狱发展全过程的实践活动。《庄子·养生主》说:“吾生有涯,而知无涯”,意思是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学习知识和掌握真理是无限的。在日新月异的知识更新时代,民警综合素养来自于深入持久的教育培训。监狱作为“国家的刑罚执行机关”,本质是惩罚罪犯和预防犯罪,因此,提高改造质量,让罪犯顺利回归社会应该是监狱工作的主要目标,监狱无论从民警的职业身份还是从工作性质、范围而言都要从目标、职能等角色定位出发,持续抓好民警的教育培训工作。

(二)手段的宽泛性

当前,我国监狱民警教育培训种类主要有学历教育、岗前培训、晋升培训、专业培训和更新知识的培训。实施途径主要有三方面:一是系统内部的教育培训,二是跨系统的院校培训,还有一种是在职培训。教育培训不是单打一的工作,手段比较宽泛,主要表现为,一是“交融”,教育培训之中有工作部署,工作部署之中有教育培训;二是“互动”, 学习促进工作,工作促进学习,两者互为因果;三是“转化”,从学历教育、课程培训为核心向改善知识结构、咨询、服务实战的一体化转变。

(三)思想的导向性

监狱是国家暴力机器,具有阶级属性,思想建设是体现阶级属性的重要手段,脱离思想性谈教育培训是空洞、无力的。当今社会已进入知识积累与变迁日益加快的信息时代,人们生存与发展必需的知识范围被急剧扩大了。2013年10月,习近平在APEC峰会上说:“创新驱动是大势所趋、机会稍纵即逝,抓住了就是机遇,抓不住就是挑战”。从这一点上看,监狱如何发展?如何创新?民警教育培训的思想性显然具有不可替代性,致力于从思想上影响和改变每一位民警的态度和行为,唱响主旋律,是监狱机关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是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亲和力和感染力的一种有效手段,也是提高监狱队伍整体素质的必然途径。

(四)内涵的先进性

教育培训不仅仅是陶冶身心、释放压力,而更是加油、充电和鼓劲。监狱民警工作对象的复杂性、岗位的特殊性、任务的双重性,要求他们不仅要有较高的政策、理论、法律水平,而且要有科学文化知识、生产管理知识和组织指挥能力,甚至本身就需要有一定的生活阅历与积淀才能胜任。教育培训的核心是培育职业精神,是对监狱民警共同遵循的道德规范、纪律作风、执法程序、管理制度等诸多内容加以提炼,培育积极、健康、向上的品格,体现先进性是教育培训的生命力所在。

二、教育培训的现状与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认识与实践的偏差问题

民警教育培训工作关系队伍现代化建设高度,需要时间和精力投入,相较监管安全的显性工作成绩,教育培训有偏移现象。

1.职能定位不明确。世界上许多国家警察教育培训都借助警察学校力量完成。法国警察教育培训任务主要由各级警察院校承担,大致分为岗前、晋升和专业提高三类。警察学校以实施警察养成教育、在职警察训练、警察晋升训练、警察精神训练为主要任务。[2]我国在职民警的教育培训还比较零散,有的省监狱管理局在条件好的单位投资建立了一定规模的培训基地,但条块分割现象严重,职能交叉,缺乏有针对性的定位,随意性较强,甚至逐渐成为隐蔽的“疗养院”、“招待所”,使得单位开展的培训活动影响力低,得不到民警认同。

2.学与用脱节。在传统监狱体制下,没有把监狱民警作为持续使用的第一资源来看待,重使用轻培训,少部分民警片面认为工作还不错,对本领危机缺乏忧患意识;有的基层民警几年都没有参加培训,基本上靠原来的“家底”过日子,凭经验干工作,使一些曾经受过良好教育的民警,知识得不到更新,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我们在基层调研时,强烈地感觉到广大民警对教育培训的渴求与热望,但现实中繁忙的工作压力使他们常年处于一种‘连轴转’的工作状态,没有时间或很少有时间进行脱产培训。”[3]司法部“568”工程实施以来,监狱警察学历层次有较大提高,但文凭的“水分”较多,相当一部分民警为学历文凭而学习,学历提高了,但水平没有相应提高。

3.忽视和回避倾向明显。社会关注犯罪现象多,对监狱安全寄予了较高希望,对安全事故近乎“零容忍”,监狱在处理工训关系上倾向于完成硬指标,在如何拉长民警“能力短板”上着力不够,有的监狱领导片面地认为教育培训是一种务虚工作,是一种“摆式”,对其重要性缺乏必要的认识;有的则认为,教育培训是通过漫长的工作实践点滴汇成的,认为这项工作不只是我们这一届党委所能完成的,因而缺乏紧迫感;还有的则认为教育培训是上级领导机关和少数人的事情,与己无关,对监狱机关开展的教育培训活动缺乏应有的责任感。

(二)形式与内容的割裂问题

由于形式主义思想的存在,监狱民警教育培训中,形式化和表面化的现象侵蚀了培训效果。

1.培训内容没有吸引力。部分监狱在新形势下创新培训内容比较滞后,课程设置缺乏吸引力,教学多沿用“我讲你听、照本宣科”的简单模式,事先没有摸清民警素质现状和所需所求,与监狱工作实际结合不紧。有的单位邀请的培训师资,考虑人情因素多,大多是应景出席,多年讲一个内容,甚至课件都一样,不能区分层次和教育培训的重点,许多参训的民警心生烦恼,甚至反感,背离了教育培训的真正目的。

2.缺乏长远规划,泛泛培训较多。长期以来,监狱民警的教育培训工作没有一个总体设计和科学体系。上级教育培训主管部门与警察学院、监狱职能部门的纵向联系不甚密切,缺少制度性规定,监狱等着上级安排部署,靠着上级来指导,向上级强调客观困难的多,积极主动想办法,为上级出谋划策的少。有的监狱机关为了达标或应付上级检查,以会代训,热衷于做宣传,集中一下拍个照,发个文件了事。

3.师资不足,等同文体活动。当前,部分单位民警教育培训的师资队伍建设还存在很多问题,难以满足时代发展对教育培训工作的新需求,许多基层监狱机关缺乏师资人才,只能简单地组织讲座、看一些电影,打打球赛。民警居住城市化后,监狱建设的警体训练中心少有人问津;没有充分用好地方社区组织的棋牌协会、书画协会等社团力量,休闲时间松散管理也衍生出了新问题。

(三)投入与效果的距离问题

如何使有限的经费投入产生最大的效果,基层监狱机关往往缺乏科学评估。

1.资源投入欠科学,影响效果。“长期形成的以自我为中心、相对封闭的管理系统,相互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或只注重形式,或少之又少,耗费大量的土地资源和财政资金,带来资源配置效率上的损失。”[4]一是监狱用于精神消费的文化设施匮乏。没有社团活动,监狱民警阅读的报刊、杂志、图书等购置量严重不足。二是贪大求全,统一要求农村监狱与城市监狱都建设警体训练中心,搞达标创建活动,虽然拥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设施,却没有加以充分利用,仅仅是“摆样子,充门面”,浪费有限的人力物力。三是缺少管理力量,培训设施浪费严重,资金投入没有发挥应有的正向作用。

2.考评考核不完善,难出效果。在我们的教育培训工作中经常可以看到,平时各类学习培训多,但真正落实到考核考评的却少。即使有考核考评也多是走过场。民警参加教育训练的成绩、效果与经济利益、晋职晋级、绩效考评不能直接挂钩,尽管教育培训中,都有考核不合格诸如要取消年终评先评优的资格等规定,可最终都没有抓好落实,成了一纸空文,导致许多民警在参加教育训练时,出工不出力,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学与不学一个样,练好练坏一个样”的现象,学风不正,影响了教育培训工作的实效,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3.追求政绩名气,虚化效果。教育培训工作涉及年终考核,由于评估体系缺陷和以统计数字为导向的政绩观,导致一些监狱领导更愿意抓显性的、在短期内能够见效的事情,如监狱物质环境建设、标语口号宣传等,而真正在提高民警素质和执法能力方面下的功夫却很少。加强监狱民警教育培训应本着循序渐进、量力而行、长远规划的原则,多做些基础的、能产生实效的工作。现在有的监狱抓教育培训,“听着‘雷声轰轰’,看着‘花里胡哨’,但实际上是‘无病呻吟’;只管‘漫天撒种’,不管‘落地生根’,成本与效益不成正比,没有实际意义。”[5]

三、创新民警教育培训的基本路径

(一)坚持思想引领,“以警为本”

在做好教育培训的诸要素中,民警思想政治建设应始终居于首要地位。要树立向教育培训要综合素质、要警力的思想,培育职业精神。

1.更多地关注民警需求。民警每天从事繁忙的事务,下班后即希望尽快享受休息生活,参加各类活动的意愿很低,同时,他们又极渴望参加各类培训,而且对培训的期望值较高,希望有个性化的培训方案,有理论水平较高,并有实践经验的名师名家授课;能够有一段脱产培训时间。监狱应克服“惰政思维”,在解决好“热点”、“难点”问题上多展现领导支持行为,做民警职工贴心人,善于通过各种活动媒介和载体把一些民警的注意力吸引进来,培育出植根于内心深处的优良警风、警德。

2.更多地注重政治育警。加强民警队伍政治教育是坚持政治育警的根本。在信息社会,罪犯思想复杂,改造难度越来越大。“党和人民对监狱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改造罪犯的任务越来越重,没有坚定的政治性作支撑和保障,是不能很好完成任务的。”[6]监狱机关要通过组织民警学习十八大精神,开展中共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组织观看革命历史电影如《周恩来的四昼夜》等,培育核心价值理念,坚定理想信念;通过宣传先进典型和榜样,加强职业道德修炼,弘扬正气,增强责任心。

3.更多地贴近社会生活。在某种程度上,监狱民警教育培训问题是客观存在的社会问题。多数监狱在建监之始就地处偏僻之地,民警工作范围狭窄,几乎与社会没有接触,监狱留不住精英人才。近几年,随着经济发展和保障水平提高,监狱系统推进民警住房城市化,空间距离变短,民警工作环境有所改善,但社会拜金主义也会引发部分民警心态浮躁甚至心理失衡。民警早出晚归,也仅仅是生活的城市化,认识和感知社会的能力仍然较弱。监狱民警教育培训急需与社会接轨,走近社会大讲堂。

(二)完善制度建设,“系统运行”

制度建设是教育培训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保障。制度引导行为,通过制度来规范各种关系和程序,保证教育培训工作有序、健康地推开。

1.加强组织领导,提供组织保障。工作的成效与监狱领导的思想认识、观念变革成正比。只有“一把手”思想解放,克服“一阵风”的临时观念,才能在教育培训上结出硕果。要成立“一把手”负责的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单位和部门的“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班子成员共同抓,一级抓一级,做到同训练、同实践、同学习,当好组织者和参与者,有效地激发民警苦练基本功的热情。

2.注重规划协调,提供机制保障。一种比较稳定、带有鲜明个性的教育培训品牌,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期规划、苦心经营。构建以职业精神建设为龙头,实战实训为基础,社区健身娱乐为补充的多元培训机制,从教育培训工作本身考虑,制定出台有关教育培训工作规定、规划等规章制度,明确开展教育培训的措施、规划和工作要求、经费保障、激励办法等,使教育培训在实际工作中更具操作性和规范化;同时,针对基层监区、机关科室特点,对应知应会的专业知识和训练科目进行细化和量化,分期分批组织民警开展战训结合培训,做到时间、人员、内容、经费和硬件设施的“五落实”,使集中训练与优化警力配置结合起来、与创建现代警务运行机制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机制保障的作用。

3.加强考核考评,提供监督保障。教育培训工作创新要克服容易空、容易走过场的问题,用项目化、工程化的方式推动工作落实。教育训练期间,要对参训民警进行严格的考试、考核和考勤。考试、考核成绩纳入民警个人绩效考核,作为晋升和奖惩的重要依据之一。考试不及格的民警,一律参加补考,直至合格。年度教育训练考核、考试不及格,取消所在单位和主要负责人评先评优资格。在日常教育训练工作中,采取日记载、周小结、月考评的方式,每月对民警的综合表现进行量化打分,结果纳入民警当月目标管理考核与工资挂钩,年底与民警政治待遇挂钩,以考促练,充分激发民警苦练基本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找准形式载体,“特色经营”

特色经营是企业制胜法宝,能增强企业在同行业中的竞争力。培训工作没有特色,同样会缺乏生机,质量不高,不能与监狱发展大势同频共振。

1.紧扣中心任务,做强实战实训。在不同的时期和阶段,因为警情和犯情的变化,监狱工作会有侧重,如司法部组织开展的“基层基础建设年”、“教育改造质量年”等活动,这些都是一个时期或一个阶段的中心工作。教育培训必须把其内容融入到当前监狱中心工作中去,把监狱中心工作的阵地作为教育培训的课堂,要在完成中心任务中推进教育培训,要在教育训练的实践中促进监狱工作。同时教育培训要善于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他们的模范行为是民警心目中有形的精神支柱,是一种“低投入、高产出”的教育资源。

2.改善知识结构,做活专题培训。向教育要素质,必须拓宽民警眼界和视野,改善知识结构。联合国第一届预防犯罪和罪犯待遇大会上通过的 《关于狱政人员招收和培训的建议》就对狱政人员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狱政人员在任职前,应接受以社会问题为主要内容的一般性培训和专业训练,并要经过理论和实践考核。[7]目前,监狱系统要充分认识教育培训对严把职业准入、强化职业意识、提高职业技能的重要意义,把教育培训作为监狱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同时,要注重培养民警有益的兴趣爱好,广泛开展民警职工专题文艺晚会,演讲比赛,摄影、美术、书法展览,警察运动会等多层次、多形式的文艺活动,陶冶和启迪人生。

3.善于传承出新,做实在职教育培训。在职教育即不脱产培训,它的最大特点是可兼顾日常工作,其费用也比较低廉,因而比较适合处于监管一线又很难脱离工作岗位的广大基层民警选用。各级监狱机关应积极搭建学习培训课堂,大力提倡和鼓励基层一线的中青年民警参加自学、函授等学习,妥善处理工学矛盾,尽快实现其自身的发展和完善。同时,创新传帮带的教育训练模式。采取以老带新、以师带徒等形式,最大限度地整合内部警力资源,在工作中优势互补,达到工作经验与理论知识以及老、中、青民警作用的完美融合。

(四)注重投入效益,“整合资源”

教育培训工作要围绕主旋律,处理好成本、质量和效益的关系。合理分配资金、时间和精力,增强教育培训效果。

1.挖掘内部资源,完善基础设施。一要学会“切蛋糕”。要根据单位实际情况,让人人享有出彩机会,分层分类开展教育培训。二要提前规划,做好经费保障。聘请师资、开展集中培训、购置设备、更新设施等教育培训经费实现专款专用。三要化小教育培训单元,把实战训练搬进课堂,把理论教学搬到训练场。

2.用好社会资源,增强培训效果。积极利用社会教育资源,一要切实改变监狱办社会和“小而全”的传统思维模式。二要办好警察培训学校。借鉴发达国家警察教育培训的经验,建议司法部、省监狱管理局办好警察培训学校,切实改变条块分割的培训模式,着力做好专业技能培训。三要充分用好1小时生活圈的便利交通条件,寻求监狱周边高等院校的支持和帮助,经常组织民警到高校参与适宜的培训活动,如听取形势政策、国学传统、励志等讲座。

3.建好网络平台,优化培训载体。一是依托监狱先行建成的电子政务平台体系,建立“民警网络教育培训平台”。二是开发实用简便、操作快捷的课件,上传精品优质电子图书等资源,为民警提供满足个性化、差别化的学习资料。三是选择“菜单式”学习目录要求,自主开展在线学习、网上考试考核等,赋予岗位练兵鲜活的生命力。

[1]俞杰.领导干部要有好的文化形象[J].领导文萃,2013(10):5-6.

[2]海南.比较教育学视野下的我国司法警官教育培训机制建构[J].中国监狱学刊,2011(4):16-17.

[3][7]郭建安,鲁兰.中国监狱行刑实践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91-195.

[4]国务院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课题组.当前我国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存在的问题[N],中国经济时报,2013-10-24(AA01).

[5]陈新中.基层领导抓落实的想法和办法[J].领导科学(上),2013(3):17-18.

[6]缪晓明.尊重教育规律与提高教育质量[J].犯罪与改造研究,2013(7):8-9.

Innovation Research on Education and Training of Prison Police

Bian Wangen,Zou Qingping
(Juvenile Correctional Facilities of Jiangsu Province,Zhenjiang Jiangsu 212407)

Education and training of prison police is regarded as an important carrier of police team construction and bears the features of thought orientation and advanced connotation.Currently,due to the fragmentation of the entire prison system and prison units,problems exist such as lacking in systematic construction and innovation, form and content separation,understanding and practice deviation,investment and effect asymmetry.Education and training of prison police must focus on leading ideas,the integration of social resources and highlighting the specific needs of prison accelerate development to construct a diverse training mechanism based on practical combat training with professionalism building as the leading factor,community fitness and recreation and community activities as supplements.

education and training of prison police;innovation;research

DF87,DF815

A

1671-5101(2014)04-0102-05

(责任编辑:王泓)

2014-01-18

卞万根(1968-),男,江苏江都人,江苏省未成年犯管教所办公室主任,法律硕士。研究方向:刑事诉讼学。邹清平(1976-),男,江苏灌云人,江苏省未成年犯管教所监区长。

猜你喜欢
监狱民警培训
监狱选美
民警轩哥说案
民警轩哥说案
培训通知
民警轩哥说案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论监狱企业立法
民警轩哥说案
诞生在监狱中的牙刷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