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謇企业伦理思想的现代启示

2014-03-21 09:00
安顺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张謇市场经济企业家

刘 杰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2)

张謇企业伦理思想的现代启示

刘 杰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2)

张謇的企业伦理思想始终把国家和民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实业救国”是他创办企业的宗旨,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他勇于创新,坚守诚信,履行着极大的社会责任,这些宝贵的企业伦理思想对我们现代企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然,其中我们要吸取的就是在企业与社会公益之间,要统筹协调,均衡发展。

张謇;企业责任;创新;诚信

与一般商人不同,张謇是在考取清末的状元后才走上创办企业之路,即先 “儒”后 “商”,是一个真正的 “儒商”,“言商乃向儒”是他从事实业活动的伦理诉求。黄炎培先生在张謇去世的挽联中写道:“物则棉铁,地则江淮,盖其自任天下之重如此;着眼远处,着手近处,凡在后生,宜知勉矣!早岁文章,壮岁经济,所谓不作第二人想非耶;孰弗我有,孰是我有,晚而大觉,尚何憾乎?”研究和承继中国近代 “儒商”代表张謇的企业伦理思想,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发展经济要关注国计民生

“实业救国”是张謇创办企业的根本,为救国图强,他冲破当时思想的藩篱不惜 “舍身喂虎”投身实业,他的经济思想具有明确的意图和目的:经济发展首先是为了强国,然后是为了富民,而国家和民众又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张謇以国家的强盛为目标,以国民的富裕为基础,从宏观上确立了兴办实业发展经济的企业伦理导向,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了强国利民的企业伦理内核以及其他企业伦理思想。

首先,创办企业必须以国家为重,实业强国是企业发展的前提要求。“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必须以国家的独立和强大为基础和保障,国家为企业、个人和社会提供安全稳定的环境,建设各种便利设施为各种不同的主体提供服务,是广大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因而企业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为国家的发展和强大作出自己的贡献是必不可少的应有之意,也是经济伦理的必然主张。张謇在其经营活动践行 “以德治企”、“言商乃向儒”的宗旨,注重协调国家利益与企业利益的关系,始终以国家利益为上。

我国建设的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也是道德经济。可是,在现行的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凭借着自己所处的某种地位或所具有的某种特权大肆谋取私利的行为不是少数,经济上徇私舞弊、贪污腐败现象是当前经济发展中最不道德的行为。另外,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经济建设虽然已经是全球经济一体化过程中一个很有分量的成员,但国内许多地方还是在搞经济上的地方保护:如默许本地企业超标准排污,致使污染严重,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保护本地企业的制假售假,致使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使消费者防不胜防,深受其害;有些地方行政部门强行摊派各种行政性费用,乱收费现象十分严重,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和社会正常经济建设;有些工程招投标暗箱操作,甚或有官员亲属参与其中,层层转包,严重的危害了社会和国家的利益等等,这些不道德现象严重影响我国市场经济的平稳健康和可持续发展。这些道德缺失,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过于重视市场经济发展,而没有重视市场经济中的道德建设有关。改革开放的相当一段时期,有部分人提出 “见着红灯绕着走”,钻法律的空子,一段时期甚至被认为是先进经验,其实这里所谓的“红灯”就是国家的相关法律,就是经济发展的伦理要求,结果就是国家利益遭受极大的破坏。

其次,创办企业必须造福于民,这是企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也就是说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要做到既利国又利民,通过利民而达到强国的宗旨。张謇的利民是要 “安民命”,就是让老百姓的生的欲望得到满足,让老百姓能过上安定快乐的日子。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历来鄙视个人的私欲,认为那是小人之心。所以人们一直以来倾向于忽视、排斥甚至否定个人利益,按照这一惯性思维,自私自利当然是见不得阳光的东西,因而个人的正当利益实际上仍然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在某种程度上打消了人们的积极性。因此,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应注重通过物质和精神两种手段奖优罚劣、奖勤罚懒,充分肯定追求个人正当利益的合理性,只要它不违背道德、法律;国家也应该为利民而努力,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追求利民,在利民的过程中发展国民经济。真正要利民,就得站在老百姓的角度、代表老百姓说话,真正的为老百姓做点实事,充分考虑老百姓的切身利益,这样的经济发展才是合乎伦理的。

二、企业要自觉承担企业责任

在研究张謇企业伦理思想的时候,我们很容易感受到一股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一种救国富民的神圣使命感。张謇的这种责任意识渗透到其经济运行的整个链条,他要求大力发展社会生产,是为了抵御外国资本的入侵,是为了国家的富强,是为了解决百姓的 “民命”。张謇所处的时代,中国正遭受帝国主义列强的武装侵略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国之不国,国家的经济命脉掌握在外国人的手中,民众流离失所,惨不聊生。为了挽救中华民族,振兴祖国大业,一些有识人士提出了 “实业救国”思想。忧国忧民的张謇就是 “实业救国”的杰出代表,尽管身为状元却决然 “捐弃所恃,舍身喂虎”,历尽艰辛,在南通创办起以大生纱厂为龙头的大生集团,甘愿 “为中国大计而贬,不为个人私利而贬”[1]。身为当今时代的企业家,首要的就是要具有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和民众的富裕幸福作出最大努力的品质。尽管企业是以追求利润为目的,但是,怎样处理企业利益与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企业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是企业家必须面对的问题。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改变了经济发展的方式,但改变不了经济发展的实质,即满足人生活的需要、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满足国家富强的需要。因此,经济发展的社会责任意识是企业在经济运行中永远不能弃置的。

令人遗憾的是在现实经济活动中,我们经常发现为了追求自身经济利益而罔顾社会责任的现象,如生产和销售各种伪劣假冒产品,偷税漏税,为追逐企业利益而不顾环境污染,隐瞒排污,破坏生态环境,还有各种商业欺诈等等。其中也有一些企业家在企业发展起来有了一定效益过后就开始追求物质享受,生活奢华,不记得自己财富的取向,把企业的社会责任放在一边,使自己堕落为一个庸俗的逐利者。我们都知道,企业发展的快慢、企业效益的好坏当然与企业家的经营得法和辛勤劳动密不可分,但是更离不开企业员工的智慧和汗水,离不开其他社会相关者的协作和贡献,离不开国家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必须充分照顾其利益相关方,履行其企业合理的社会责任。更重要的是,社会责任感是企业家必须具备的道德修养,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德力西集团董事局主席胡成中曾说:“没有社会责任感,企业家不是真正企业家。追求利润最大化不是企业家的唯一目的,否则只能是资本家而不是企业家。”[2]

如何加强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教育,如何使我们的“经济人”同时成为 “道德人”,成为符合经济伦理规范要求的人,恐怕还真得向古人学习。在这方面,张謇的企业伦理思想显得尤其有价值。

三、企业家要勇于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同时也是企业家精神的本质。张謇以救国利民为企业文化之精要,在明晰企业产权关系;通过股份公司制兴建以大生纱厂为龙头的上下游企业集团,实现生产资料的循环利用,既节约了成本加速了资金的周转又减少了大量的浪费;通过 《厂约》和 《章程》建立起以人为本、公正公开、奖惩分明的企业管理制度;确立起 “土产土销”、产运销相结合一体化经营策略;实施 “为事务求人才”,重视人才的使用、开发与培养等系列制度方面进行了创新,形成了享誉全国的 “大生”模式,为后来的近代中国企业家树立了榜样。

企业家要有创新精神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时代发展的客观需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国的企业尤其是民营发展迅速,满足了人民群众各种不同的需要,既创造了大量就业减轻了国家负担,又增加了国家税收和人民群众的物质财富,对于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民营企业家爱国,敬业,诚信,守法,赢得了国家的认可、鼓励和支持,获得了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赞誉。但是,我们也看到少数企业家在企业走上正常的发展轨道以后就开始出现按部就班、知足常乐的状况,缺乏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事实上,企业的发展要想永葆活力长盛不衰,必须在其生产经营过程中居安思危勇于创新,把脚踏实地和管理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有机结合。随着国家改革开放进一步的深化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民营企业必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学习张謇的企业伦理思想,把创新进取精神与务实精神相结合,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办实业要诚信为本,守法经营

张謇一生接受儒家思想的熏陶和浸染,笃信诚信是立身之本、成仁之道,并躬自笃行。在大生集团的生产经营中,他十分注重诚实经营,注意维护企业的信用。“中国商人之道德,素不讲求,信用堕落,鼻窦丛生,破产停业,层见叠出。非有优美之道德,不足以恢弘信用,扩张营业,守法宜坚,不可假借;营业宜敏,极忌呆钝,如履行契约,所有条件,稍有欺诈,则信用难以保持,何以招徕主顾?便宜不过一时,损失终无尽期。”[3]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时间不长,市场发育不够完善,政府对市场的监管措施、监管能力有待加强,各项规章制度还不够完备,一些企业信用缺失,为了自己的短期利益坑蒙拐骗制假售假以次充好,严重的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侵害了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阻碍了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如:“毒奶粉”、“地沟油”、“苏丹红”等。在这样一种情况下,经济领域中的诚信建设就成了推动当前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任务。

信用是一个国家文明发展的标志,是衡量一个社会道德水平高低的重要尺度,也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内在因子。事实上,信誉本身就是企业走向成功的资本,是企业巨大的无形资产。从一定意义上说企业的诚信品质决定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决定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效率。没有诚信的企业不仅严重的伤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而且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毒瘤破坏了市场经济的秩序。这样的企业或许骗得了一时,但绝不会长久,注定是短命的。据有关企业家的一项调查显示,企业的盈利多少与企业的信用是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虽然张謇勇于 “舍身喂虎”,但是,正如任何一个时代风云英雄人物一样,都无法摆脱自身时代的历史局限性的。这种局限性在其企业伦理问题上主要表现为:

五、没有分清企业与社会公益的关系

张謇一贯以 “儒者”自居,“言商乃向儒”,他以天下为己任。他办实业的目的与一般企业家不一样,他不是为了单纯追求利润而办实业,他办企业的目的之一,是为他所热衷的社会、教育、慈善等事业筹措资金,是 “为开风气保利权”、“为通州民生计,亦为中国利源计”,是 “使入资人享优厚之利,因渐以开投资合群之风气”。

因此,一方面在大生纱厂获取利润后,在高额利润的刺激和大量社会资本的催动下,张謇以大生纱厂为根基,不断对外扩张,投资规模极大的超过了企业自身实力,导致企业只能通过大量借贷维持资金流转,经营基础十分脆弱,隐藏严重的信用风险。而 “大生”股东奉行 “得利全分”原则,“公积金”、“折旧”和 “自保险”提存为数甚少,自有积累资金不足。

另一方面,实业被张謇当做一台提款机,大量的资金被用到社会事业之中。大生集团哺育了南通大量的公益事业,包括二百四十多所小学、六所专科学校、一座博物馆、一座图书馆、一个气象台、十六家慈善机构等,俨然取代了政府的角色,企业办社会,过多地负担社会责任,这对于发展中的企业来说无异于釜底抽薪。没有将企业作为可持续成长型实体进行维护,过多地将企业作为替社会谋利益的工具,这是张謇办企业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也是大生集团必然走向衰落的重要原因。

由此,对我们当今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与企业的自身发展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借鉴:一个方面必须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厘清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做好政府该做的事情,切实减轻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各种负担,不要让企业办社会,为企业的更好发展提供强大的后盾和服务。另一方面,企业也是社会中的企业,离开社会也就没有企业,更谈不上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所以,企业与社会是相辅相成共存共荣的,企业必须承担适度合理的社会责任,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但是,如何摆正企业与社会公益的关系,做到二者的科学均衡,的确是值得人们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毫无疑问,企业的首要任务是搞好生产经营和服务,不断地进行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努力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为社会提供更多的优质产品和服务,更好地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在现在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像张謇那样办企业是为办社会、办教育、办慈善而筹措资金的几乎没有,一些企业往往走向另一个极端不愿去履行或极少去履行社会责任,什么保护环境、慈善、公益等等统统与他无关,彻底地忘记了企业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企业的任何收益都取之于社会,当然也就应该用之于社会。企业在获取经济效益的同时,除了满足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适度合理的履行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做些力所能及的环境保护和其他的公益、慈善、捐助活动,做到企业生产与社会公益统筹协调,均衡发展,以促进社会的和谐。

[1]张謇·张謇全集[M].卷三,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115.

[2]郑伟建·没有责任就没有未来——民营企业家社会责任研讨会综述[J].中国工商,2001(12):62-63.

[3]张謇·张謇全集[M].卷四,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110.

Modern Enlightenment of Zhang Jian’s Economic Ethics Theory

Liu Jie
(Anhui Technical Institute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Wuhu Anhui241002)

Business ethics theory of ZhangJian always put the interests of the state and nation in the first place.In the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of enterprises he dared to innovate,stick to integrity,to fulfill the great social responsibility.These valuable business ethics had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our modern enterprises.Between the enterprise and the social public interest,becoordinated,balanced development.

Zhang Jian;corporte responsibility;innovation;integrity

王德红)

K203

A

1673-9507(2014)02-0096-03

2014-03-04

刘杰 (1968.7~),男,安徽望江人,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高级教师,伦理学硕士。研究方向:伦理学。

猜你喜欢
张謇市场经济企业家
状元实业家张謇与其兄张詧
张謇家训一则(书法作品)
基于张謇文创产品开发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与探索
市场经济下工程项目的招投标管理
财政税收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市场经济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关于对市场经济的认识
闽籍女企业家共话“转折” :善良、坚持、灵动
联墨双馨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