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社会稳定的途径

2014-03-21 09:00周彰波
安顺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保护环境少数民族贵州

周彰波

(安顺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 安顺 561000)

保持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社会稳定的途径

周彰波

(安顺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 安顺 561000)

保持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社会稳定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试图从保护生态环境、加强少数民族地区法制建设、搞好民族工作、做好宗教管理工作等几个方面来探讨保持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社会稳定的有效途径。

少数民族;社会稳定;和谐;新农村;途径

邓小平同志曾指出:“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住在农村,中国稳定不稳定首先要看这百分之八十稳定不稳定,城市搞得再漂亮,没有农村这一稳定的基础是不行的。”[1]中国历来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农村社会的稳定关系到我国整个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近年来,我国在大力推进和谐新农村建设工作,而保持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社会的稳定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这个宏伟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没有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社会的稳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宏伟目标就无法全面实现。我们认为,如果农村社会达到了一种稳定、有序和发展的状态,就代表着农村社会的和谐。“天人合一”代表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最佳和谐,这成为了农村伦理哲学永恒的主题,也是千百年来人们不懈的价值追求。保持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社会的稳定,努力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就显得更为重要和紧迫。

一、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总体而言,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得比较好,如黔东南地区等。但许多少数民族居住地区生态也十分脆弱,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和土地石漠化非常严重,如安顺地区等。许多人没有保护环境的意识,他们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滥伐、偷伐森林;盗采珍稀植物;盗猎珍稀动物等掠夺生态资源的事件屡禁不止。为此,如何保护好当地的生态环境,便成为少数民族地区各级政府的工作重点之一。一直以来,一些人认为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是一个矛盾,认为要发展经济就必然会破换环境。其实,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是相辅相成的。只要我们规划得当、宣传到位、措施得力、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就会良性循环,就会使地方经济得到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也得到更好的保护。近年来,我省提出了 “工业强省”的战略,这就要求我们在发展工业的同时必须保护好我们的青山绿水。如何发展工业?如何保护环境?在主题为 “建设生态文明:绿色变革与转型——绿色产业、绿色城镇和绿色消费引领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3年年会,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为我们提供了许多积极的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速度也在加快,保护环境已经刻不容缓。近年来,国家和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工作,人们的环保意识也在逐渐增强。许多地方也已经从法律法规、政策、资金等多方面加大了对少数民族地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投入力度。为此,我们必须积极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广泛动员、深入宣传、认真部署,大力营造保护环境,建设美好生态家园的良好氛围,树立起“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生态建设人人出力”的意识。要使广大人民群众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和家园,就是保护我们的子孙后代和明天。各级政府要通过各种切实有效的方式严厉打击和惩罚那些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尤其要严厉处罚那些对环境污染和破坏严重的团体、企业等。同时,我们要大力奖励那些积极进行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建设的行为。当然,在打击的过程中我们要重在教育引导,特别是对于那些破坏环境的农民,需要用一些将功补过的方式方法 (如植树造林等)来代替处罚,还要考虑到当地村民的实际困难,引导和帮助他们在保护环境的同时找到更好的谋生和发展之路。

二、加强少数民族地区法制建设,促进人与法和谐相容

在贵州少数民族地区,一些村民的法律意识非常淡薄,有时候既容易违反或触犯法律,又不会运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就使得加强少数民族地区法制建设尤为紧迫。

在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是宪法规定的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法律,是保障少数民族自治权利,实现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的重要保障。要在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就必须加强对 《民族区域自治法》以及与人们关系密切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学习和贯彻落实。在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各级政府工作者,尤其是乡镇、村这些基层的工作者,首先要加强学习和普及法律知识,增强法制观念,提高自身的法律素质。要树立依法工作的理念,形成依法办事和依法治国的氛围。特别是各级政府在制定和执行政策法规时,要重视农村政策、法规的公平性、道德性和可操作性。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政府工作者在依法办事的同时,还必须要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风俗、禁忌、古训以及 《村规民约》等,许多时候民族风俗、禁忌、古训以及 《村规民约》等发挥的作用甚至比法律法规还要大。因此,在少数民族地区加强法制建设,只有从法律上和实践中切实尊重和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才能使农民学法、懂法、守法和用法。

三、搞好民族工作,促进各民族团结和谐相处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国各少数民族逐步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的特点。在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建设和谐新农村的过程中,要掌握和灵活运用好党的民族政策,努力建立起和谐的民族关系。首先,要处理好民族地区中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如今,“中华一个大家庭、民族团结一家亲”的理念广泛深入人心。各民族之间联系日益密切,民族关系发展良好。但有些地区依然存在着大汉族主义,有些少数民族地区也存在着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想,这些现象严重影响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稳定,十分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建设,必须加紧解决。其次,要处理好各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由于历史等方面的原因,各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政治、教育和文化发展水平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容易使少数民族之间出现仇视、对立和矛盾等现象。如果处理不当,不但影响地区社会稳定,甚至会引发民族问题。再次,要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只有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取得积极、明显和长期的成效,才能更有力地促进各少数民族的团结和谐与共同繁荣。

四、做好宗教管理工作,促进农村社会与宗教和谐繁荣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期过程中,宗教对民族文化、民族观念、民族风俗乃至社会生活等许多方面的影响比较深刻。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宗教神灵有着比较广泛的群众基础,一些人把宗教作为精神寄托。在贵州少数民族地区,许多村民有信奉本民族原始宗教的习惯,如苗族信奉 “撒玛教”等。因此,做好宗教管理工作,正确处理宗教问题,是少数民族地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重要工作。当前,在贵州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个别邪教组织宣扬和传播邪教的现象有所抬头,使一些群众误入歧途。因此,大力发挥宗教的积极功能,减小和消除宗教的负面影响,使宗教在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便成为当前的重要任务。

结语

综上所述,能否保持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是关系整个贵州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建设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方面,是贵州各级政府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举措,也是我们党和国家大力扶持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全国各族人民同步小康的伟大事业。为此,少数民族地区的各级政府和各族人民群众需要同心同德、团结一致,发扬 “实干兴邦”的优良传统,认真贯彻落实科学的发展观,积极落实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积极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人与法和谐相容、各民族和谐相处、农村社会与宗教和谐繁荣定的环境,进而确保少数民族地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建设获得全面发展和取得最大胜利。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第65页。

Moral Reasoning on Keeping the Rural Social Stability of the Minority Areas in Guizhou

Zhou Zhangbo
(College of Marxism,Anshun University,Anshun56100,Guizhou,China)

keeping the rural social stability of the minority area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alist new countryside,on the basis of several aspects,such as,the protection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strengthening legal construction on national minority area,doing well in minority affairs management and the management of religion.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discuss an effective means of keeping the rural social stability of the minority areas in Guizhou province.

minority areas;social stability;harmonious;new countryside;approach

王德红)

G912.82

A

1673-9507(2014)02-0109-02

2014-02-15

周彰波 (1980.09~),男,侗族,贵州天柱人,安顺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宗教伦理学。

猜你喜欢
保护环境少数民族贵州
保护环境
保护环境
贵州,有多美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沉醉贵州
多彩的贵州 多彩的茶
我与贵州茶一起
保护环境
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