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建设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实践

2014-03-24 20:52张成艳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4年19期
关键词:计算机科学创新能力教学内容

张成艳

(内蒙古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系,内蒙古 赤峰024005)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属于计算机专业的一个分支,在生活和工作中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由于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内容更新缓慢,难以符合当前新的要求。因此,必须加强该课程的建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按照当前社会所需设置相适应的课程和内容。

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存在的问题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需求,计算机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完善,相关专业为此提出了新的要求,学生不能再被束缚于陈旧的理论中,而应跟紧时代步伐,根据时代所需,积极创新,主动学习,培养实际应用能力,以满足社会需求。从当前状况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主要存在以下3个问题。

1.1 教学内容更新过慢,缺乏实践能力

在当前信息化时代,一切都在飞速发展,尤其是计算机行业,理论和技术更新速度很快。许多高校在设置计算机专业课程时,几乎会遇到同样的问题,即教学内容滞后,跟不上当前的更新速度,学的都是陈旧的知识,知识结构比较落后,而用人单位走在科技的最前沿,需要具备新计算机知识的人才。同时计算机理论比较复杂枯燥,往往花大量时间用于理论教学,而与实际应用联系较少,往往只是通过一些验证性实验作为实践训练,使得学生动手能力极其匮乏,难以符合用人单位的需求。缺乏创新和实践能力是当前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

1.2 培养目标过于宽泛,定位不够明确

计算机专业内容繁杂,分类众多,涉及范围非常之广,不少高校在设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时,常涉及到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基本应用、多媒体的应用技术、数据库维护管理等多个分支领域,由于目标过于宽泛,难以突出重点,导致学生对每一方面都有所了解,却都不深入。另外,高校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使其素质得到全面提升,而招生规模越来越大,用同一个目标去束缚全体学生,严重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定位不够明确,很难提高教学质量。

1.3 计划特色难以突出,岗位适应力差

许多高校制定的教学计划内容颇多,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除了专业课、基础课,还开设有理论课、实践课、公共课等,课程众多,而学时几乎是固定的,形成了多课程的教学计划,教育特色具多样化,造成学生选择艰难,不利于学生的专业素质培养,该方面也是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之一。进入工作岗位后,需要花费一段时间才能融入到企业环境中去,若对人际关系把握不好,缺乏与外界的沟通能力,才华很难施展。

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建设的创新途径

2.1 建立一套合理可行的课程体系

根据社会需求,结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特点,在其课程建设中,可横向分为3个模块:①专业核心课程,该模块注重的是对理论的掌握,主要涉及该专业的基础内容,包括本学科知识体系相对稳定的基本原理和思想方法,学生需要掌握每一个层次;②专业方向课程,该模块重视强化应用,主要是各个专业的发展方向,学生的能力、知识结构和兴趣爱好都有差异,选择的专业方向也不尽相同,所以该课程可培养出多种类型的人才;③专业拓展课程,该模块重视能力的突出,是对专业的进一步研究学习,将范围细化,能够体现出课程的特色,同时也能体现出与相关专业相结合产生的新技术。

2.2 积极探索多种实践途径

教学方法极为重要,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和效果。课程建设创新应重点培训创新能力和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具体教学中应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如采取案例教学,结合实际情况及时更新方法,开设网络教育,或借助网络进行教学辅导。多媒体的应用,以一种更直观形象的方式使得课堂效果大大提升。课堂上时间有限,可利用课下时间加强彼此间的交流,如通过网上留言或发送电子邮件如实反映学习情况,也可开办一些交流会或座谈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前做好预习工作,课后及时进行巩固。总之,探索多种实践途径,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3 构建相应的教学平台,强化实践动手能力

实践创新人才必须具备良好的分析设计能力、综合运用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为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有必要建立起集能力、知识、素质于一体的创新实践基地,构建相应的教学实践平台。在此平台中,可进行理论实践教学,也能进行实践锻炼,学生能够借助该平台开展创新型课题研究,了解本专业的前沿技术。

3 教学内容改革与实践

3.1 研究思路

①要对以往的教材进行深入研究,充分了解其优点和不足之处,对可取内容加以利用,结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特点,编写一套与改革方案要求相符的教材。②该专业中有许多基础必修课,如计算机导论、高等数学、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以及数据库原理等课程,需要加强对基础课程的重视,以便学生能够拓展专业深度。具体的内容则需要根据社会发展需求不断更新,增强学生的应用能力,同时提升其实践技能。③针对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应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如压缩课堂理论学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重点培养其创造性和动手能力。

3.2 教学内容的具体改革

1)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加以改进,实行新模式,将教与学放到同等位置,按照新课改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随着教育事业的进步,只有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才能为教学质量提供良好的保障。鉴于教学内容和方法整体改革有一定的难度,可分段执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学生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得某种能力,这就需要对课程的内容进行改革,从 “注重知识”向 “培养能力”转变。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改革中,应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有效地对课程加以整合,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为核心,制定一套能够反映专业特色的教材。

3)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可采取分层分类教学法,因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结构和兴趣、方法等都会有很大不同,教师应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考虑到每位学生的状况,使其潜能得到充分挖掘,长处得以表现。通过适当的良性竞争,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各种类型的人才。

4)教学科研应当有机结合,教学是教师的首要工作,除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教师还应积极开展相应的科研工作,并将科研成果引入到实际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开发设计软件的机会,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4 结语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许多高校也开设有相应的课程,但由于课程设置不合理等原因,使得学生在就业时仍面临着很大困难,为此必须加强课程建设,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改革,进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1]石甜甜,李晓娟,吴晓峰,等 .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建设及教学内容改革与实践 [J].中国信息化,2013,22(8):218-219.

[2]高翔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建设创新的认识与实践 [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7,21(6):143-144.

[3]曾湘黔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技术方向)课程体系改革探讨 [J].读写算,2012,24(28):167-168.

[4]杨宪泽 .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探讨 [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32(6):209-210.

[5]胡成娟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创新能力的培养 [J].企业导报,2011,24(1):139-140.

[6]海小娟,高寅生,梁宏倩 .构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 [J].科技信息,2011,21(7):150-151.

猜你喜欢
计算机科学创新能力教学内容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Privacy Preserving Solution for the Asynchronous Localization of Underwater Sensor Networks
探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跨越式发展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浅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现代化运用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中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高效教学方法浅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